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当代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及防范方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石 茜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审计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审计风险已成为单位内部审计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文章拟从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表现和防范控制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事业单位;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在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对各种预算执行和业务活动控制系统所进行的独立评价,它独立于被审部门,由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来完成,是检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项既定政策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目标是否达到的重要手段。同时,审计是一项需要依靠经验和专业知识判断的经济活动,无论审计人员如何努力,审计风险绝不会控制到零的程度。
  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概述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是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组织或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无意地对存在重大的错报或漏报的会计报表以及对具有重要影响的业务活动审计后发表不恰当的审计结论,造成审计对象和与之相关方面遭受损失或损害,并由此造成审计主体承担这种责任的风险。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
  第一,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欠缺。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不能有效保证审计机构和人员在组织上的独立性、在业务工作中的自主性和权威性,就不能保证审计质量和规避审计风险。
  第二,审计业务及内容的复杂化。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被审单位的会计信息资料也越来越多,会计核算业务已经远远超出传统的财务会计的内容,审计范围的扩大,差错和虚假的会计资料掺杂其中,为内部审计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使审计风险相应增加。
  第三,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分析判断能力、工作经验、审计职业道德等都对审计工作质量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内审人员总体素质偏低,内审人员普遍缺乏利用信息技术的审计技能,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将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具体表现
  第一,审计结果失实,妨碍单位人员积极性。作为事业单位,其经济活动相对企业较少,内部审计更多的是对单位各部门执行国家政策和干部任期经济责任进行评价,如果评价不实,就会伤害人,影响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决策失误,造成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暂时看来事业单位也许没有比较复杂的经济活动,其经济效益的好坏不会受到审计质量的影响;但内部审计还有其他的主要目的,即加强内部管理,强化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相应地提出建议或意见,为财务部门提供适当的决策方案,如果漏洞不能及时发现,或者决策失误,会给事业单位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第三,不能及时查处错弊,而是包庇其行为。如果重大错弊不能通过审计被及时地发现,久而久之,这种情况就会被个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从而不知不觉地成为其实现私利的保护伞。
  第四,审计效果不尽人意,影响审计权威及后续实施。审计质量低下主要表现为审计报告失实、重大错弊未能有效发现、提出的审计建议无法实施或实施后造成巨大损失等。审计质量低下会使单位内部人员对审计的认识降低,影响内部审计的威信和权威,也会影响其自身的进步。
  三、事业单位内部风险的防范方式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单位领导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内部审计人员应不断创新审计模式,争取给单位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使领导及时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以及其改善管理及提高经济效益的特殊功能,从而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并在人员和自主性上提供有力的帮助,从而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全方位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素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心,具备扎实的会计、审计理论和审计技能,熟悉经营管理知识、财政经济法规等。因此,各内部审计部门要制定长远的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内部审计人员,造就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审计工作队伍,从而达到主动控制风险的目的。
  第三,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革新审计方法。随着会计操作的网络化的逐渐深入,传统手工审计已经逐渐衰落,审计模式向计算机辅助审计转变,这就需要审计人员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跟踪性的在线实时审计的知识和能力。同时,随着无形资产如当代知识资源和信息等比重的不断增长,应该有针对性地扩大对这部分资产的抽样范围,以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第四,构建有效地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逐步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建立良好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为控制审计风险的提供有力保证。在综合考虑业务范围、业务形式、分支机构以及区域设置、成本与效益、人员素质及等其他对控制政策具有一定影响的基础上,各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可能出现的风险水平。
  第五,加强法制建设,审计人员做到依法审计。加强相关法律和内部审计准则建设,使内部审计有法可依。因此,要制定有效的内部审计法规以及内部审计业务准则,使内部审计执业规范统一化、合理化。审计人员只有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以及法定的工作程序,按照规定的审计程序开展审计工作,才能有效避免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林仕玉.浅谈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2).
  2、吴志彪.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防范财务风险[J].金融经济,2008(14).
  3、张欣,袁安东.浅谈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及风险控制[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4、王光远.现代内部审计十大理念[J].审计研究,2007(11).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审计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78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