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呼应

  摘要:我国农村经济落后于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农村金融的供给滞后于农村金融需求。农村小额信贷在缓解农村资金的供求矛盾、拓宽资金的运用渠道、优化农村金融结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文章着重对农村探讨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而从载体、资金来源、利率、风险防范和政策环境等方面提出促进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农村小额信贷;持续发展;制约因素;路径
  一、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信贷载体不足
  我国专业小额信贷组织目前发育仍较落后,小额信贷主要由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提供。只有一部分小额信贷非政府组织作为实验项目获得了人民银行的批准,很多组织是作为社团法人,并未获得经营贷款业务的许可。虽然2005年以来,部分省市的县及县以下地区试点设立了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四类机构,对于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一些农村地区仍只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网点,一些偏远地区落后地区在金融服务上甚至还是空白。信贷载体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
  (二)资金来源较单一
  目前我国小额贷款机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储蓄、个人和非盈利组织的捐助;政府补贴贷款;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贷款方式提供的批量资金;股东缴纳的资本金等。从表面看,资金来源多样,但国家对不同类型的小额信贷机构的资金来源渠道有不同的限制。例如,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的资金总额不得超过其资本净额的50%,由于小额贷款公司的自有资金相对较少,且融入资金时又面临自身定位不清、实力弱风险大、总量受限等诸多制约,即使其向银行提出了申请,也很难获得及时、足额的资金援助,小额贷款公司自身不得吸收存款,这就导致其可以运用的资金总量有限。当小额贷款公司面对所服务客户旺盛的贷款需求时,必然会产生巨大的资金缺口,无法满足客户的要求。村镇银行由于起步较晚,信誉度不高,大量吸收社会存款难度较大。
  (三)利率管制较严格
  目前我国小额信贷主要采取三种方法确定贷款利率:以国家商业银行的基准利率为基础,并在一定幅度内波动;以通货膨胀率为贷款率;以国家扶贫贴息贷款的利率为基础。在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向农户收取的利率(年利率为10%-16%)都比较低,与国际上成功的小额信贷项目实际利率(见表1)有很大差距,项目剔除外来补贴或援助通常难以维持下去。例:吉林东丰诚信村镇银行曾测算,如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达到7:3,存款利息成本为2.3%;贷款平均利率为7%,贷存比保持在70%,贷款只有发放到4000万元才能保持基本赢利,而要做到这一点,则需吸收存款6000万元,这在目前条件下基本上是不可能达到的。
  小额信贷机构一般通过分期还款,适当加收管理费等方式间接提高利率,多数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实际收取的利率已高于中央银行确定的基准利率。从表面上看,利率政策似乎并没有制约非政府组织专业性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但是所有小额信贷机构的这些内部调整并未获得中央银行的政策支持,明显缺乏政策保障。
  (四)风险大
  小额信贷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多种潜在的风险,主要表现如表2所示。
  二、促进农村小额信贷持续发展的路径
  农村小额信贷的持续发展既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也需要其自身加强管理与创新。
  (一)建立多层次的小额信贷载体
  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多层次的政策性和商业性小额信贷运作体系。通过一定的政策支持,吸引国内外资金,大力发展专业小额信贷组织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业务。一是继续促进现有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二是对现有各类小额信贷机构,视具体情况,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经过调整或改造完善,符合条件的,允许合法存在,并给予金融支持;不符合条件的,做好退出工作。三是促进商业银行的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四是对小额信贷业务开展较好的农村信用社,专设小额信贷部门,针对微小型企业的特殊财务、经营状况,制定特殊的规则和操作程序,享受一定的政策扶持。逐步推进小额信贷试点工作,争取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小额信贷业务。
  (二)建立多元化的小额信贷资金融资机制
  小额信贷的资金最终要以市场化运营来解决,即通过一定的政策支持,吸引国内外的社会资金投入到小额信贷中来。一是对于国际组织在华小额信贷机构和业务,国家政策挟持应侧重于其机构的可持续性,积极为其创造发展环境。二是鼓励外资以及民间资本投入,允许其开展吸收存款业务。三是提高小额贷款机构从其他金融机构借入资金占自身净资本的比例,目前的上限为净资本的50%。因为传统的股权结构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债务的成本,因此目前的限制大大增加了小额信贷公司的借贷成本。四是借鉴国际经验尽快建立资金回流机制。通过立法硬性规定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吸收存款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比例,对低于这个比例的金融机构要处以重罚。对于向农民贷款超过一定比例的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存款准备金规模等方面给予相应优惠待遇。
  (三)创新灵活的利率定价机制
  农村小额信贷的对象是资金匮乏的农村微型企业和农户,所以小额信贷应创新灵活的利率定价机制。按照收益覆盖成本和风险的原则,在贷款项目、行业性质、可持续发展能力、金融联保结构等方面对借款人进行市场细分,通过综合测算,在现行利率政策允许范围内实施差别化定价。帮助提高小额信贷主体的盈利能力和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是给予小额信贷机构充分的利率浮动权,以缓解贷款的高成本问题。国内外各种调查几乎一致显示,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能否借到钱,利率稍高一些仍是可以接受的。二是通过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对小额信贷给予减免营业税与所得税,来减少小额信贷的操作成本。三是除采用贷款贫困者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自治形式,既提高贷款的还贷率,又可以成功实现信贷经营机构的成本转移。商业化的金融机构向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贷款的积极性不高,其主要原因是金融制度中存在着对分散农户的融资壁垒现象,因为在市场选择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为了多赚利润,就必须降低交易成本。通过贫困者自治形式实现的成本转移,既可以充分发挥贷款贫困者参与金融信贷活动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又可以在降低运作成本,也使小额信贷机构在财务和经济上具有了经济合理性和持续性。
  (四)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1、完善内控制度。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内部控制制度,结合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状况建立和不断完善业务监督、财务管理、风险预测等各项内控制度,尤其加强对小额信用贷款质量的考核,既要明责自清,严加惩处,又要对小额信用贷款放得出、收得回的信贷人员给予鼓励和鞭策,明确各环节、各岗位的职责,避免工作开展中的不合规性。
  2、加强监管。首先,各级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小额信用贷款的监管,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加强与法院、公安、工商等执法部门的配合,加大力度打击对经济活动过程中违反信用原则、恶意逃废债的行为。其次,建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机制,强化审计稽核部门的监督功能,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稽核。
  3、改进管理。小额信贷应尽快解决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不衔接的问题,完善资产管理,创新机制。改进现有的支农管理方式,因地制宜,按照“限额管理、周转使用”的原则,灵活运用,做到常放常收,提高贷款使用效率,从而达到科学地、灵活地支农,根据当地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合理调整信贷投向,突出重点,适当提高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授信额度,扩大发放对象和用途,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4、畅通信息。着重解决小额信贷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是借助社会力量考察、评估农户的信息,使之标准化、具有可比性。二是建立农户与农村信用社公平交易的“平台”,克服“一对一”谈判造成的高成本。三是按照现代金融理念,整合农户贷款需求分散特性,实现自动交易,并引入对“交易”的社会监督,包括道德制约;四是充分依靠农村党支部、村委会和入股社员参与信用评估,解决农户经营和家政信息分散、隐蔽的矛盾,解决对农户贷款需求的信息公开问题,有利于对农户的信息加以分类,归集农户的信贷需求,使农村信用社从与农户的单一谈判中解脱出来,实现分层次分类的“交易”目标。
  5、加快金融法制建设。农村金融的法制建设,既可以为农村金融组织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又可以规范农村金融市场,为农村小额贷款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因此,尽快出台《农村合作金融法》等相关法律,对农村金融组织的产权组织形式、融资渠道、经营机制、管理模式、运营规则做出明确规定。此外,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在资金、利率、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农村金融组织以优惠政策,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范。
  参考文献:
  1、王兰芳,何国钦.农村小额信贷产品的发展机制与绩效评价[J].上海金融,2008(6).
  2、杜晓山.我国小额信贷发展报告[J].农村金融研究,2009(2).
  3、张猛.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7).
  4、陈一昊.中国小额信贷业务的特征与发展[J].浙江统计,2009(7).
  5、李夏.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09(14).
  6、徐立新.论中国小额信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及对策[J].社科纵横,2009(7).
  7、邹昱昙.浅析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与政策思考[J].中国农垦,2009(8).
  8、徐家庆.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12).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23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