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加强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方法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考核标准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不再能够满足高素质学生的教育培养要求。本文从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的提出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指出在加强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自我管理,必须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学习能力,以便加深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结合教学管理工作实践,围绕合理进行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方法进行讨论。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管理工作;创新模式
  前言
  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是学校内部管理的重点。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不管是哪一种学习,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充分的认识,并且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才可以较好的把所要学习的东西真正学习到手。教师的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学生对自己所要学习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并且在了解的基础上加以认识理解,才可以真正的学习到课本知识的内涵。
  在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过程中,适当的引导学生正确自觉的学习,对课本内容进行联想与想象,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印象。想象力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想象更好的对课本知识进行理解与认识。教师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较好的通过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想象转化成为对知识的兴趣。可以说培养学生对课本的兴趣与想象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
  一、传统高职院校内部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传统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实践中,太过重视教师的作用。在实际的学生管理中,总是把教师的位置看得太重,认为学生管理大部分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所以学生一直都处在被动的机械管理的层面上。尽管学校一直都在不遗余力的加强所谓的被动式管理,不断加强校纪校规的“完善”,可往往总是事与愿违,制度越细越严,可不同程度的问题却越是频发,有增无减,严重地影响了高职院校的社会声誉,使得不少学生、家长谈及色变,望而却步,不惜花费数万甚至几十万去挤进普中或是所谓的民办高校,流失了大量的可塑性生源,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高职院校的长足发展。
  二、高职院校内部学生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内部学生管理,应该包括教学管理、学生人格培养管理以及社会交往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不难看出,这里面的主体自然应该也必须是学生。究其这一现象的根源自然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高职院校管理主体的被动性
  高职院校是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的教育样式,很多的问题都还处于摸索探究阶段,教育管理者也还有个学习、实践的过程。传统的单一教育模式根深蒂固,领导者的办学理念严重滞后等原因也就自然导致了高职院校管理主体的被动性。
  主要体现在一是绝大部分的所谓加强管理的“校纪校规”着眼点都是对学生的“霸道”要求和限制,并没有真正考虑到社会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二是处理问题的简单化、被动化,注重惩处违纪学生,而忽略其间的前因后果已经人文的关怀,并没有能从根本上把握问题的症疾所在,也就自然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反而会引发强化学生的逆反心理。只能是疲于应付,事倍而功半。
  这样,在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过程中,学生作为学校管理的主体,并无法充分的认识到自我约束管理的重要性,学生对于高职院校生活学习缺乏一定的自我约束力,所以学生也并很难在原有的自我管理学习水平中,有更大提高。再则对于初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也就无法自我完成原先中学那种“圈养”式的封闭管理到现如今高职院校的“放养”式的自主管理模式的转变。
  2、教师主体的功利性
  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结构组成参差不齐,尤其是技术职业专业课程的老师普遍缺乏,他们除了专业知识的欠缺外在对学生的管理方面也还有待提升。可现行教育评估政策的滞后又给教师们无形的增加了许多压力。如此种种并滋生了教师群体(尤其是年轻教师)的功利性,盲动性。教学中,或要求太高,急功近利;或你行你素,放任自流。缺乏起码的教学科学性,结果则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教育中又多简单粗暴,情绪化倾向明显,缺乏起码的人文关怀和引导沟通。
  作为对学生影响最大、关系最为密切的教师也就无法起到学校内部管理过程中的应有的引导、示范、沟通等重要作用。学生也就失去了他们作为人生中的导师、兄长、朋友和知音。他们的旅途也就自然多了许多的崎岖和坎坷,问题的频出并在所难免。
  单就学习而言,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较好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在高职院校知识的学习中,应该有效的培养学生对课本知识的鉴赏能力,只有让学生准确的认识到了课本知识的内涵与实质,还有知识本身深层的意境。清晰的认识到自己适宜的学习方法、具有对课本知识丰富的想象力、可以把抽象的知识转化成为具体生动、趣味、才能够真正的掌握高职院校知识的内涵。
  由于上述所言,高职院校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自然会是对立的。而处于这样的状态下,要能完成相应的教育教学任务那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高职院校学生自觉性管理创新性的策略选择
  1、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学生学习方法的创新,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创新精神,离不开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想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把学生仅仅是当作自己的学子,还要把学生放到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把学生当成朋友,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不断的帮助学生、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帮助学生进行一些开拓性思维的训练,指导学生进行发散思想、逆向思维,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集体的讨论与思考;在和学生进行问题的交流与沟通上,可以大大的激发出学生思维与想象,解决学生的被动思考的现象。同时,与学生进行问题的交流启发学生的想象,营造出一种非常和谐轻松的教育教学氛围,让学生的心情得到有效的放松,使其主动性得到加强,从而全方面的解放他们的思维,以致让学生潜能的激发达到极至,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培养出学生知识的联想与想象力,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创新能力。
  2、加强教授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
  在高职院校的学习过程中,只是靠学生非常被动的接受教师对知识的技巧与方法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学生再努力,也很难达到学习所预期的效果。所以在高职院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的学习地位之外,还必须注意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融洽和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是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因素,作为一个学习者如果对所要学习的东西没有一点想法和认识,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的进行学习,学生的思维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应付接收状态,这样的学习状态是非常可怕的,长久以往下去,会让学习者对所要学习的东西失去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上,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也必须时刻记住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对于所要学习的知识应该比教师更加具有想法,只有对一切的未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与不断探索的精神,才可以在求知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牢固的把握和灵活的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技能。
  可见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则需要与时俱进,变传统的消极的被动管制为积极的诱导和学生的自主约束管理。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在实际的学生管理过程中,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放于学生自身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的有效养成上。营造良好的高职院校学习和管理氛围。通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模式,进一步有效的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提高现代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朱现平.改革开放30年与我国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A].改革开放与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8.
  [2]周远清.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中国高等教育30年的回顾与展望[A].改革开放与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8.
  [3]张德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A].改革开放与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8.
  [4]张伟江.坚持发展提升,建设高教强国[A].改革开放与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503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