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曾玉萍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力量之一。加快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民营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融资困境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首要问题。文章旨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融资
  
  民营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国有、国营而言的,是相对于政府的官办经济而言的经济形式。一般是指产权明确到自然人,由民间来经营的经济形式,它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港、澳、台企业)和由城乡居民控股的股份制经济,目前我国大量的中小企业都是民营企业。按照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队课题组的观点,民营企业是指民间私人投资、民间私人经营、民间私人享受投资收益、民间私人承担经营风险的法人经济实体。一个企业是不是民营企业,应该看其主成分或第一大股东是不是民间私人资本,若是就应归入民营企业的范畴。
  
  一、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其实质就是对资金这一稀缺资源的配置过程。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一般通过两种方式获取资金: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是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留存盈利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外源融资是企业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闲置资金,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投资的过程。一般来说,企业外源融资是通过金融媒介机制的作用,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形式实现的。
  (一)民营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现状
  企业创办人的自有资金、家族成员和亲属的资金,不仅是企业初创时期的主要资金来源,而且是企业实现发展的主要资金支撑。随着企业和市场的发展,中小企业将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市场发展导致竞争加剧,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企业要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就必须尽可能地扩大融资,而民营中小企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平均利润水平不高,内源融资受到企业自身资本积累能力的制约,所以仅仅依靠内源融资(留存盈利)作为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是远远不能满足企业投资发展的需要的。因而外源融资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民营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现状
  我国绝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仍然不具备从银行取得贷款的能力。从银行取得贷款对民营中小企业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这也由此出现了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贷款偏小的局面。有研究表明:1998~2002年,我国民营企业银行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额不到7%。而从国际上看,不仅德国、日本这些银行主导型的国家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很高,如德国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在企业债务融资中占57.4%,而且在英、美等以证券市场为主导的国家,中小企业也主要是依靠商业银行获得外部资金,英、美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在企业债务融资中的比例分别占61.4%、40.9%。民营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现状来看,民营中小企业进入股票市场的难度很大、民营中小企业通过债券融资基本上不可行。民营中小企业要在主板市场上市还是比较困难的,即使上市也要付出比一般国有企业高得多的成本。
  在外部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一些民营中小企业为了解决资金上的燃眉之急不得不通过黑市融资。2003年国家统计局对2434家民营企业的融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近4%的民营企业的流动资金部分来自高利贷,其中有近1%的企业的流动资金中25%以上是靠高利贷筹措的,有1.73%的企业的流动资金中5-25%是靠高利贷筹集的,有0.86%的企业的流动资金中5%以下是靠高利贷筹措的。这大大增加了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民营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隐蔽性的特征,许多民营中小企业通过“戴帽发展”来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更为主要的是,我国许多民营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健全、企业治理随机性较大,为了少纳税,不少企业也倾向于隐瞒真实的财务信这更加剧了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再加上信息披露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成本太高,因而民营中小企业通常没有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其盈利能力很难预因而中小企业往往存在严重的信息不透明的情况,银行很难从公开渠道获得民营小企业的信息,无法了解民营中小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风险。这样由信息渠道的不畅通,在金融机构和民营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风险”使得金融机构在给民营中小企业贷款时非常谨慎,出现了金融机构对民营小企业的“惜贷”或“拒贷”现象。
  (二)一些民营中小企业信用或资信度不佳
  近年来,受需求不足的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不景气,为摆脱困境企业掀起了一股改制风潮。但一些中小企业改制动机不纯,特别是在一些地方行政干预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下,通过不规范的资产评估、资产剥离和切块改制等方式来变相逃废银行债务,导致大量银行债权被悬空。这样就使得金融机构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整体信誉感到担忧,从而不敢对它们放贷款。
  (三)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抵押难
  民营中小企业的现状是资金少、知名度低,难以找到合适的第三者担保。并且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抵押难的问题,一方面,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抵押品,很难通过抵押贷款来弱化信息不对称对自己的不利影响。尽管在理论上,许多资产符合抵押条件,但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下,不动产是最常见甚至是唯一的能被接受的抵押物,而民营中小企业通常缺乏房地产等固定资产。
  (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严重不足,中小企业借贷无门
  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存在很多突出问题:数量少,限制多,除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外,其他金融机构甚少,特别是缺少专为民营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与规模庞大的民营中小企业数量相比,现有的中小金融机构远远不能适应民营中小企业的需求。同时,由于政府及金融主管部门对民营金融机构谈虎色变,限制其发展,导致许多民间资金违规运作。这样就制约了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另外是资金来源(负债)少。
  
  三、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建议
  
  (一)发展民营中小银行
  发展民营中小银行,可以打破我国目前金融市场上国有商业银行(大银行)的垄断局面,降低国有商业银行对市场的控制力,从而迫使国有商业银行有动力和机制去寻找效益良好的民营中小企业进行投资,而不是一味地只关注大型企业。除此之外,民营中小银行在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的程度、降低银行贷款成本以及银行机构设置等方面具有国有商业银行(大银行)所没有的优势,因而可以缓解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二)提高民营中小企业自身的素质
  高素质的民营中小企业是获取金融支持的前提,目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在前面已经分析过有多方面的原因,如银企信息不对称,缺乏担保、抵押,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来自于企业自身,民营中小企业自身的素质不高,效益较差。一方面使民营中小企业缺乏自我积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缺乏外源融资的基础,民营中小企业应该从多方面提高企业自身的素质,增强企业的实力。
  (三)政府要转变职能,转换为民营中小企业的服务者
  对中小金融机构,各级政府要减少不恰当的干预。政府要做的只是制定各种政策法规,来规范中小金融机构的运作,而不是干涉它们的具体运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政府应该逐步降低民营中小企业进入一些行业的“门槛”,这样可以提高民营中小企业的获利水平,降低企业融资的难度。另外政府应该成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管理等方面服务的财务管理中心、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并且要出台一些具体的措施和政策,帮助民营中小企业解决在贷款过程中的遇到的房地产抵押多头登记、多次收费和重复评估等实际问题。
  (四)信用担保是为化解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一种信用中介活动
  在信用担保中,债权人对债务人能否履约缺乏足够的信息,但对担保人(信用担保机构)履约的能力是十分放心的。因此有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金融机构将增加放贷的数量。目前在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仍旧占垄断地位的信贷机构体系下,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经熟悉民营中小企业状况的担保机构担保,信贷机构可以减轻对中小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还贷困难的担心,从而增加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有助于缓解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程度。
  
  参考文献:
  1、王召.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解析与对策[J].经济学动态,2005(2).
  2、苏晏.刍议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5).
  3、丁瑞玲.我国中小企业板块的设立对民营企业融资的影响[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2).
  4、木志荣.私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经济问题,2004(2).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公路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66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