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管理创新促进欠发达地区民企持续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彭 泽

  【摘要】 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以管理创新的方式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民营企业 管理创新 持续发展
  
  欠发达地区,是指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潜力,但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科技水平还不发达的区域。改革开放以来,欠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虽然有了较大进步,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近年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间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
  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指的是那些立足欠发达地区,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经济效益一般,核心竞争优势不明显,但对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和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一系列社会和民生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经济组织。例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华龙集团,是一家集茶叶生产与加工、星级酒店、旅游、商贸为一体的集团企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等作出了较大贡献。
  但是,“一花独放不是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大都面临生存与发展难题,尤其是全球范围蔓延的金融经济危机爆发以来,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很多企业管理观念落后,抗风险能力差,适应不了变化的形势;很多企业生产、经营设施设备落后,产品无法升级换代。这种现象导致企业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了谋生存、找出路上面。
  在现阶段经济转型期,中国的民营企业,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怎样尽快更新观念,与国际接轨,在管理上升级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怎样能尽快发现、分析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走出误区?怎样尽快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开发潜能、发挥合力和整合资源?本文拟就这一命题做一个初探。
  一、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家族式管理体制导致企业管理水平低下
  欠发达地区的许多民营企业都选择了家长式管理模式,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家族”和“亲缘化”特征,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经营者既是资产所有者,也是资产经营者。当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家长式管理由于决策层和执行层界限模糊,就会暴露出缺乏“纠偏”机制的弊端。民营企业家的局限性、随意性往往导致了企业的决策经营失误。例如恩施一家民营企业老板将企业交给其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儿子“管理”后,很快造成了经营不善的局面,从武汉、北京等地高薪聘请的经营管理人才纷纷外流,企业从此步入困境。
  2、任人唯亲的用人方式导致人才机制不灵活
  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但现实条件下大多数民营企业却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和信任危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家落后的“资本雇佣劳动力”观念,认为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只是劳动力的雇佣关系,很多民营企业家认为只要有高薪,市场上多的是优秀人才,而没有从思想意识上真正重视过人才和他们的人格尊严。加之民营企业任人唯亲的用人方式,使优秀人才难以真正融入民营企业,因此,他们通常持打工心态,只关心眼前利益,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和长期扎根的观念。
  3、管理者个人素质偏低导致盲目决策,风险经营
  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的发展初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这在一个曾经长期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是非常正常的,但却使一部分成功的经营者因此而淡化了风险意识。四面出击,盲目的多元化经营,过分的自信导致他们无法正确地评价自己,也无法正确地评价企业的成功。成功的经历强化了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也导致了决策的经验主义。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这批文化程度不高、管理理念落后的“企业家”管理的企业遭遇到重创,一些企业甚至倒闭。
  4、设备科技含量低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企业,这种生产模式注定了企业不可能拥有高科技含量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此同时,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由于地理位置偏差,经济落后,待遇偏低等原因,较低的员工素质也制约了企业技术更新的速度。笔者曾调查过几个民营茶厂,发现他们还在使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揉茶机,企业员工平均文化程度为初中水平,只有少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生产技术水平整整落后发达地区三十余年。
  5、产品研发能力低,企业产品滞销,出现生存危机
  改革开放之初,商品经济不发达,人们生活水平不高,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生产的产品还能基本满足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但在新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多功能产品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被笑话为“傻、大、黑、粗”,自然无人问津。
  二、以管理创新促进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
  企业成长理论研究表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模式转变,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的过程。因而,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改革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也要在管理创新中持续发展。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指出:“创新”就是突破一种僵化均衡进而寻找另一新均衡的过程,成功的管理创新实质上是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两方面创新的综合体现和必然结果。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迅速实施管理创新,尽快走出困境。
  1、更新管理观念,创新企业形象管理
  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下,必须在自己的领域里增强竞争力。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在管理观念上更应逐渐培养全球化眼光和思维方式,为自身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形象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国外的CI专家曾经概括出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公式:企业竞争力=商品力十销售力十形象力,所以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的形象战略同企业文化战略一样,都是一种差别化战略,要注重自己企业的形象设计与管理。例如地处武陵山区的恩施市巨鹿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更新观念,精心设计企业形象标志,一是主体色彩为绿色,突出“立足恩施、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生态文明,绿色营销、和谐富民”的发展理念与经营哲学;二是以“巨鹿”图案和“巨鹿”象形古文字标明企业的主体识别符号,形象、简洁、明快、充满活力、富于文化内涵;三是椭圆形或长方形均系规矩方圆之列,喻示企业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以多元化经营战略进入国际国内市场、谋求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愿望。此创意先声夺人,引起国内外客商的强烈反响,使产品的销量一路上扬。
  2、改革管理模式,推进管理制度创新
  中国的家族企业该如何走出“富不过三代”的沼泽?国内的学者认为,家族企业成长瓶颈的实质是信任资源约束,企业制度转型和管理模式创新。管理制度创新是为了实现管理目的,将企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分配方式、经营观念等列入规范化、制度化的创新活动,同时引导其他创新,这是管理创新实现的前提和保证。首先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家族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建立起“人本管理”、“知识管理”的现代模式,使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转变到科学管理、现代化管理的轨道上来。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在产品的生产、技术、财务、营销、企业文化、服务等方面,要紧紧跟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因人、因地、因行业制宜,“一企一策”,寻找创新的突破口,从而扩大市场空间,实现企业快速增长。在建立现代法人制度的前提下,还必须形成和完善与之相匹配的现代管理机制,构建现代管理的支持平台。进一步规范基础管理,健全专业管理制度,建立激励机制,改革企业用人和分配制度,通过各种渠道提高经营者的素质等,逐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3、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企业管理
  科学发展经济是时代的强音,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我国民营企业管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的管理者更须加强人本管理思想的修炼,重视职工民主参与管理,还要向员工输入人本思想,提高维护自身权益、主动参与企业管理的觉悟,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柔性管理。这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不依赖于固定的组织结构、稳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而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人的心中生出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
  4、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推进企业管理与技术创新
  民营企业信息化是实现管理创新的重要条件。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推广应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作为推动企业管理创新的有效工具。要将产品升级、设备更新作为企业的重要手段,建立研发部门,适时推出新产品。彻底改变产品“傻、大、黑、粗”的不良状况。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奠定信息化企业发展的基础。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在互联网上建立企业网页或网站,通过培训加强员工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实现网络营销。还可以利用高新技术进行管理,如信息技术带来的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等使管理具有更灵敏、快速的特点。与此同时在服务中注入柔性,大力推行管理者为员工服务,公司为社会、为客户服务的理念,建立起企业内部、社会和客户的“情感链”,打出自己的品牌,从而使产品增值。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合理开发与利用优势资源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5、弘扬优秀文化,推进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承载支撑企业成长的灵魂,管理理念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和实施者。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应注重感情投资,塑造企业文化,通过对企业的文化建设和组织价值观的形成,使得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的管理获得员工的理解和认同,从而使员工处在企业的文化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无形约束之中,产生自控意识,达到内在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我国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多在少数民族地区,应以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民族传统、民族文化为核心,适当借鉴国外先进成功经验,并结合企业具体情况进行企业文化创新,从而形成自身的经营特色和管理特色。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多种功能,培养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忠诚心和共同价值观,把“共同价值观”、“团体精神”、“制度文化”等企业管理要素转化成全体员工的正向行为,以此提高管理效率,确保欠发达地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泽起:现代企业管理[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2] 吕国荣:影响世界的100条管理名言[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3] 宋田桂:发展创新型经济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2010(3).
  [4] 辜胜祖等: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战略转型[J].宏观经济研究,2006(1).
  (责任编辑:李文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07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