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农村规划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欧阳红玉 陈必锋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本文以湖北省新农村规划实践为例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介绍了相关实践经验,以供参考。
  【关键词】 新农村 新农村规划 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会议中明确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新农村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新农村建设规划体现了在新的形势下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改变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满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有重要的意义。合理地进行新农村规划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变农村人居环境。”
  一、新农村规划的特点及不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执行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调动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笔者积极投入到新农村规划建设中。从2007年至2013年从事新农村规划实践有六年,涉及到155个新农村规划。
  1、新农村规划特点
  (1)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新农村规划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进行规划实施,深受基层地方政府的重视和老百姓的支持,为规划设计初期的现场测量和调研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条件。
  (2)在设计质量的要求上也较高,程序也相对规范。前期调研工作中多次深入现场到各村收集基础资料并与村民讨论交流意见,按照现场收集资料、方案交流、听取市镇村领导和村民代表的意见,组织地级市专家评审,后交市政府审批的流程。可见其操控性之强、科学性之严谨。
  2、新农村规划的不足
  (1)新农村规划从图纸到实施执行过程中成活率低。主要体现在两个现实问题上:一是目前我国农村村民经济结构组成上,不依赖于原有的种植为支柱产业,在远离镇区的农村基本上有30%~50%的人口都以外出打工经济为主。这种经济模式带来的经济效益比种植营生带来的利润要高许多。而经济的积累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大部分村民选择去市内、镇区购房。原有村辖人口在不断减少,在原村落建房的村民数量下降。二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面貌有大幅度的提高,但相对建房的成本而言还存在一定差距。大部分居民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在规定的中心湾选址上建房的可实施性不强。
  (2)新农村规划对国家实施村村通的浪费。这几年国家为我国农村建设采取了很多好的举措,村村通更是最直接的解决乡道与村的衔接问题。但在规划的农村一般选址较集中,新的村庄人口较多,那些拆迁的村庄原本应是退宅还田,但原址的拆迁和拆迁后的建筑垃圾处理都是遗留问题。目前调研的结果大多是原址荒闲,而新址又大多占用农田,耕地减少,与新农村建设的目的相驳。其次原村村通的道路将随着村庄的搬迁而遗弃,是建设投资的浪费。
  (3)新农村规划定位上求新求异。以特色为主是设计的精华,但定位的准确性直接关系着规划的科学性。笔者在从事的农村规划实践中发现许多乡镇都没有进行乡镇总体规划或规划修编。对镇域各村庄都缺乏体系规划,村庄性质和人口规模更谈不上科学的定位。在没有上位规划的指导下从事村庄规划与整治,其科学性何在。
  (4)新农村规划的投入不够。由于规划设计费投入不够,导致在地形测量过程中对地貌的测量不够精细。由于对地形起伏变化表达不精确,在从事规划设计时对地处丘陵地带的乡镇来说,道路体系规划和竖向设计缺乏有力的依据,在后续实践过程中会带来很多的阻力或者重复投资。
  另外,当前湖北农村住房建设存在四个突出问题:一是缺少规划指导,住房选址不当,村落布局分散;二是缺乏质量监控体制,住房建设质量粗糙,存在安全隐患;三是缺乏配套资金,公用配套设施不全,人居环境改善的力度不大;四是土地的集约化程度较低,存在土地浪费和侵占耕地现象。还有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供水安全,垃圾处理等等。科学发展观指出,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缩小城乡基础设施的差距。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战略布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新农村建设实践经验
  从上述的不足中可以看出目前新农村规划中普遍存在的弊端,要改变那种“规划纸上画画,领导夸夸”的不良影响。笔者在近几年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总结出如下几条经验值得探讨和借鉴。
  第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原则和依据,补充上位规划的分析,加强城乡统筹的研究。应从镇域、县市域甚至更大范围分析发展乡镇建设的有利条件,村庄的选址和规模应进一步论证,充分考虑村民生产建设活动的合理半径。以上位规划为先导,在镇域体系规划中对各村庄人口、性质、用地规模、发展方向予以明确定位。以镇区为中心,形成各组团,改变每个村独立发展的格局,这也是农村逐渐向机械化发展所需,更为将来村庄发展节省规划投入、建设投资的强有力的举措。
  第二,完善基础资料,征求土地、水利、交通等相关部门的意见,规划应符合行业规范和地方政策。大力提倡民间集资开发或民间私企投资经营。但要提高建筑质量、控制外观形式和施工现场管理,在环境设计上、空间特色的形成上要尊重地域文化特色和设计者的见解。
  第三,在规划平面布局上引导镇村和村民破除沿路平行布置建筑的规划设想,明确道路控制安全距离。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基本理念,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满足人的合理需求。结合地域条件,考虑方便居民生产生活,集中布局。一方面,协调好人与环境间的关系,创造一个人性化的人居环境;另一方面,处理好人与人间的关系,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四,坚持结合现状和自然条件,结合本村民风民俗、农民的生活习惯,体现村庄的特色风貌。设计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有特色的新农村规划建设之路。关注新农村建设中对传统乡土建筑遗产和景观的保护和继承,对农村现存的生态环境及生态安全的关注。要为农民创建适用、舒适、卫生的生活环境,合理安排给水、排水工程,利用能源,搞好村庄绿化,建设具有浓厚现代气息的新农村。
  第五,坚持尊重群众意愿原则。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解决村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尊重村民意愿、维护村民利益。设计中以人为先,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第六,以集约利用土地为宗旨,细化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加强对水源选择、管线布局、经济论证等内容的分析,校核有关技术指标。规范图纸和说明书的表达方式,增强规划在实施中的可操作性。
  三、结论
  在新农村规划设计中应本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以城乡一体化理论为指导,充分考虑当地地域与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充分利用现有景观生态条件与旅游资源,结合当地地形地貌、物理气候状况,创造性地展现与传承地方民族传统、民风民俗和人文历史,积极探索出适应当地的规划模式。新农村建设应力求在促进产业发展、集约利用土地、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村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延续地域人文特色等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在规划实施措施上加强规划执法管理工作,健全规划管理机构,以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强调总体规划、建设的法律、标准和准则以及相应规划的严肃性,严格执行规划,照章进行建设项目的管理,明确规划、建设的审批和修改的办法、程序,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认真做好规划的宣传、解释工作,树立“城镇意识”,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规划意识,把城镇建设和管理提高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建立公众参与规划编制和监督实施的制度,使人人为城镇的发展出力、献策。
  在湖北省新农村建设中应实行农业立镇、富民强镇、科教兴镇的战略方针,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生产改变传统种植模式,生产基地化,经营企业化,管理集约化,逐步向市场农业、效益农业迈进,形成以枣、蔬菜、养殖等加工三大支柱产业,走特色农业之路。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繁荣第三产业,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扩大内引外联,发展规模经济,增强市场竞争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镇现代化。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镇区规划发展时结合地形地貌,强调生态化、人性化理念,保持水土和原始植被,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利用各镇的历史文化,在整体的城镇建设上体现镇域特色。围绕“品牌、规模、效益”,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强化管理,营造优美的环境,提供完善的硬件设施和一流的服务。利用镇区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等,创建新品牌效应,树立特色农业新形象。面向新世纪,以现代化高标准为目标规划和建设城镇,把各城镇建成为有合理的城镇体系和城镇布局结构,有便捷的道路交通网络和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有良好的生态和景观环境的城镇。通过城镇建设和城镇功能的逐步完善,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力求城镇布局合理,功能多元化,环境优美宜人和城镇设施高效完善。使各镇成为繁荣、富裕、文明、开放的现代化新城镇。
  【参考文献】
  [1] 骆中钊:新农村规划、整治与管理[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 张建: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覃永晖:新农村建设整治规划原理[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241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