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敏捷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构建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殷永生

  【摘要】敏捷供应链是当前形势下供应链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可以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并加快企业生产模式的优化转变,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敏捷供应链绩效评价是敏捷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供应链优化的基础,因而选取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以构建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关乎后续工作成功与否的首要工作。
  【关键词】敏捷供应链 绩效评价 指标量化
  
  一、敏捷供应链与供应链绩效评价
  
  “敏捷”是指一个组织对由产量和品种等变化造成的需求变化所做出快速响应的能力,也指根据顾客的个性需求开发设计或生产产品,并以合理的成本和高效率的物流活动满足顾客的需要。面对市场全球化的趋势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供应链系统本身应具有快速响应需求变化的敏捷性,敏捷供应链正是在为适应时间竞争、提高对市场反映速度的背景下产生的。敏捷供应链是一种在不确定性的、持续变化的环境下,为了在市场机会中获得价值最大化而形成的基于一体化动态联盟和协同运作的供应链。它以核心企业为中心,通过对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终端费者整合到一个统一的、联系程度较高的网络链条中,以形成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战略联盟。它区别于一般供应链系统的特点在于敏捷供应链可以根据动态联盟而形成或拆解,还可以快速地重构或调整。绩效评价是对某个组织或实体的运行效果进行衡量,并对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它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等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某一实体单位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或运作情况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价。
  综上所述,可以将供应链绩效评价定义为:从财务、内部业务流程等角度对整个供应链及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进行综合分析、测量和评定,以及对供应链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从而找出供应链自身的变化及差距,进而达到增强自身竞争力目标的过程。
  
  二、敏捷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构建
  
  1、构建原则
   供应链绩效评价不同于单个企业绩效评价,要考虑供应链上节点企业的相互影响,比如对于供应链上某一供应商来说,它提供的原材料价格很低,如果孤立地对这一供应商进行评价,就会认为该供应商的运行绩效较好,其下游节点企业若仅考虑原材料价格这一指标,而不考虑原材料的加工成本,就会选择该供应商所提供的原材料,若是这种原材料不能满足该节点企业生产工艺要求,这势必会增加生产成本,从而抵消低廉的价格优势甚至造成总成本的增加。因此,选取的供应链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不仅要能评价该节点企业的运营绩效,还要能对其上下游节点企业乃至整个供应链的影响进行评价。因此,选取能有效地评价供应链绩效的指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尽量采用实时性、动态性的指标。根据这种指标进行实时评价要比事后分析更有价值;第二,要采用反映供应商、制造商及客户之间关系的指标体系;第三,要采用能反应供应链业务流程的绩效指标体系;第四,评价体系除了能反映单个节点企业在供应链中的运营情况,还要能反映整条供应链运营情况;最后,应采用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相结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2、敏捷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及量化
   结合已有成果及大量文献资料,我们总结以下几类敏捷供应链的评价指标。
  (1)敏捷性指标。常见的能体现供应链敏捷性的典型指标有以下几个。产品柔性。该指标反映了生产需求变化后,供应链适应产品生产能力变化的能力,可用实际生产能力利用与涉及生产能力的比值来表示。数量柔性。该指标反映了能够由供应链满足的需求数量占顾客总需求数量的百分比。设顾客需求D服从均值为?滋、标准差为?啄的正态分布,即D~N(?滋,?啄2)。Qmax,Qmin分别为某一时间内的最大产量和最小产量,dt为时间t内的顾客需求量,N为要考虑的时间段数,则平均需求与需求d的方差S分别为: =d ,S= ∑(d -t) -1,这样产量柔性f1可定义为f1=P(Qmin≤d≤Qmax),即f =?椎 -?椎 。交货柔性。它反映敏捷供应链调整其计划交货期的能力,可以用交货期内的松弛时间占交货期的比例来表示,设t表示接受订单的时间,Lj为j(j=1,2,3,……,J)项任务最迟应该完成的时间,Ej为第j项任务最早可以完成的时间,则交货柔性可定义为f = 。
  (2)运营能力指标。运营能力指标可借鉴企业绩效水平评价中常使用的一些指标。净资产收益率。该指标是反映敏捷供应链盈利状况的最直接、最综合的关键指标,它反映企业自有资金的投资收益水平。净资产收益率= 。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等于产品销售数量与市场需求数量之比。总资产周转率。资金周转率反映了资金利用的效率,它是综合评价供应链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总资产收益率= 。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率在反映库存周转速度和库存占用水平的同时,也反映了供应链的运营状况。库存周转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运营总成本由人力资源成本、资产成本、信息成本等物流成本组成,产品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了供应链的盈利能力。成本费用利润率等于利润总额与运营成本总额之比。
  (3)客户满意度指标。产品合格率。可反映供应链产出产品的质量状况,是表现供应链综合管理水平以及供应链竞争力的重要方面,等于合格产品与总出产产品数之比。准时订单交货率。用以反映供应链的协作配合能力,即生产组织管理能否跟上供应链的运作节拍,等于一定时期内准时交货次数与该时期内总交货次数的比值。客户保持率:该指标是用户满意度的最终体现,用一定时间内老顾客数量与该段时间内总顾客数量之比表示。
  (4)供应链协调性指标。在供应链协调性方面主要考虑通过物流和信息流两个方面的指标综合反映敏捷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协调计划和生产的能力以及信息共享的程度。供应商准时供货率。该指标反映了供应链中物流的协调能力,等于供应商准时交货次数与总交货次数之比。供应商产品合格率。反映了供应链物流过程中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情况,等于供应的合格产品总量除以供应商的产品总量。节点企业间的产需率。反映供应链中供应商与节点企业间的供需协调关系,等于供应商企业生产产品数量与下游企业对该产品需求量之比。信息及时率。反映供应链上下节点企业之间共享信息的及时性,等于及时信息量与总信息量的比值。信息传递准确率。反映供应链上节点企业之间共享信息的准确性,等于准确信息量与总信息量的比值。信息共享比率。共享信息的比率,是指供应链的成员企业之间共享信息的数据量占数据总量的比值。
  (5)创新能力指标。专利保有度。它反映了供应链在整个行业中的整体技术水平,是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的表现,等于供应链专利技术拥有量与行业专利技术拥有量之比。新产品开发率。反映供应链整体产品创新能力和响应市场的能力,是供应链生命力的体现。新产品开发率等于开发成功的产品数量与拟开发总量之比。R&D投入比率:指的是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研发费用占总销售额的比率,反映了对研究开发的投入程度。R&D投入比率等于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率。
  
  三、敏捷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方法
  
  1、基于优化仿真的绩效评价方法
   基于优化仿真的方法可用于分析全面的敏捷供应链模型,同时考虑策略性和作业性因素。在敏捷供应链模型比较简单时,用代数、微积分、概率论等数学方法获取问题的准确信息是完全可能的,这也称为分析法。然而大多数实际系统十分复杂,无法建立精确的实际模型,必须借助仿真的方法对模型进行分析,获取所需数据以评价模型运行绩效。仿真方法也可用于组织决策问题的研究,利用敏捷供应链建模与仿真可以达到不同的目的。例如可以研究在存在需求放大效应时敏捷供应链中各种战略决策的效果,也可以研究与供应商处理共享信息的效果,以及测试供应链重构后的性能。在优化仿真方法中,评估信息共享和协调所产生的影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物理实体不变时,各实体分享信息的方式和协作问题求解的方法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会对供应链产生不同的影响。对此,可借助多agent理论研究供应链上各个实体协调和合作。建立在多agent结构基础上的敏捷供应链仿真系统的不断涌现,也为敏捷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数理分析方法
   数理分析方法的主要思路在于使用和创造更新的数理评价方法,拓展评价分析的适用范围和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些方法,如网络分析法,完成了定性向定量转变的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分析评价方法,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以凸分析和数学规划为工具开创的DEA-C2R模型,即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目前研究的焦点在于多要素,多层次复杂指标的有效整合。
  
  四、敏捷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意义
  
  敏捷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是敏捷供应链管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单个的供应链节点到整条供应链,从基于功能的业务执行到基于流程的业务协调,敏捷供应链绩效评价问题存在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敏捷供应链的实施到底能给敏捷供应链上的企业群体带来怎样的效益,就需要对其运行状况进行必要的度量,并根据度量结果对供应链运行绩效进行评价。因此,敏捷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评价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供应链的竞争优势和竞争能力;其次,评价可以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参照标准,同时也是建立标杆活动、标杆节点企业和标杆供应链体系的基准;再次,对企业所属的供应链进行评价,能够发现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另外,作为敏捷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的评价指标,能够发现并剔除绩效不佳的结点企业。
  
  五、结论
  
  有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只是完成了敏捷供应链评价的基础工作,评价的实施还需要健全的绩效评价组织来执行。这个组织是选择敏捷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择评价方法、设定评价标准的组织。由于敏捷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的地位是对等的,没有一个组织有权限领导建立敏捷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因此,针对敏捷供应链自身的绩效评价,可以由供应链核心企业作为发起者,邀请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共同参与,协商建立敏捷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并在评价系统中综合反映所有伙伴的利益。另外,上述评价指标还谈不上全面一说,随着敏捷供应链管理理论、技术的创新发展,某些指标势必会被淘汰,新的更加科学、简单易行的指标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刘坤: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敏捷供应链的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2] 李愈: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
  [3] 刘家国:敏捷供应链绩效多级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5.
  [4] 戎维莉: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79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