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新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的实证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凤娇

  摘 要: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特化系数对中新双边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产业内分工、相似需求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内互补成为中新两国贸易关系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新加坡;贸易结合度;显性比较优势;产业内互补
  中国分类号:F11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6)03―0032―04
  
  
  
  
  
  
  
  对于中国与新加坡产业内互补主导的贸易现象,本文根 据以下理由对其加以初步解释:
  第一,消费需求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首先,Linder(1961 年)和Balassa(1986年)等西方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国的 人均GDP越发展,该国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需求就越大。近 年来,中国与新加坡人均GDP的不断增长,必然推动两国产 品向差异化的方向发展,进而促进两国间产业内贸易和产业 内互补的发展。其次,中国与新加坡地缘优势明显,相似的文 化背景和消费习惯对双方的产业内贸易和产业内互补具有重 要的影响。
  第二,中国与新加坡的产业内分工。技术经济的理论认 为,工业化水平越高,产业分工就越密切,经济联系就越紧密c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与新加坡的产业内分工不 断细化,异质产品的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从而促进了两国在工 业制成品方面的产业内贸易和产业内互补。
  第三,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和 新加坡都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热点地区,尤其是跨国公司 的直接投资。跨国公司本着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将产品生产 的不同环节分布到具有不同生产要素比例和生产要素使用效 率的中国与新加坡之间,从而导致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和产 业内互补。如MOTOROLA在新加坡生产半成品,接着把半 成品出口到中国并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将其加工成最终产 品,最后再返销到新加坡以及欧美等国。
  第四,新加坡自身对小国的直接投资。近年来,新加坡政 府积极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向海外投资。截至 2004年底,新加坡对华实际投资金额累计达255.4亿美元, 重要投资合作项目有苏州工业园、无锡工业园等。由于新加 坡对华投资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零部件加工业,中新合作 项目大都按照中国从新加坡进口零部件或中间品,在工业区 内加工再出口至新加坡的流程进行。这种投资产业结构和合 作模式也导致两国间产生产业内贸易与产业内互补。
  
  四、结论和启示
  
  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中新双边贸易的发展趋势、比较 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第一,未来中新双边贸易规模将进一步扩 大,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第二,中国在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 型制成品上具有竞争力,初步实现了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 第三,基于产业内分工、相似需求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内互 补成为中新贸易关系的主要特征。通过中新双边贸易水平和 结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启示:首先,新加坡之所以能够成为 中国在东盟内最大的贸易伙伴,超过经济总量规模较大的印 度尼西亚和泰国,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新双边贸易的互补 不仅包括产业间互补,更重要是包括以制成品为主的产业内 互补。与产业间互补相比,产业内互补更能促进中新双边贸 易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内互补的物质基础是产业内分工。中 新产业内分工的主导格局使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同一产 业内流动,从而使流动后的生产要素更容易适应新环境,调整 成本更低,有利于两国之间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产业联系机制,构建更为紧密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基础。另 外,产业内互补导致贸易商品在国家之间的双向流动,因此, 长期以来中新之间的贸易差额较小,双边贸易关系和谐友好。 如果中国能与更多国家发展以产业内互补为主的贸易关系, 从长远来看将有助于改善我国外部贸易环境,保证商品出口 的可持续性。其次,中国应注重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和产业内 互补的互动效应来带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 置。外国直接投资对产业内互补具有促进作用,反过来产业 内互补的发展对外国直接投资也具有反馈作用。随着中新双 边贸易往来的加强,以产业内互补为导向的深层次区域经济 合作将推动两国互相直接投资形成产业集群,中国产业链的 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得以加深,从而实现区域贸易合作的 动态收益。最后,中新之间虽然已经形成了以制成品为主的 产业内分工和互补机制,但中国出口结构仍以劳动密集型和 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如在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的双边贸易 中,中国主要从新加坡进口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对新加坡出口 加工后的最终产品。所以,两国之间的产业内分工属于垂直 型的产业内分工,中国仍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低端环节。 因此,今后中国应主动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实施动态 比较优势战略,除了要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 外,还要为未来比较优势的进一步转移作超前的准备,增加对 高技术产业的投入和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力争在 未来有更多的产业及其产品逐步加入到较高层次的国际分工 中。
  
  ①根据新加坡贸易发展局统计:2004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 新加坡第四大贸易伙伴,位于马来西亚、美国和欧盟之后。
  ②Blomqvist,Hans C.,"ExplainingTrade Folws ofsmgapore", Asian Economic Journal,V01.18,No.1,2004.
  
  参考文献:
  [1]汪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导论――一个一般理论 及其对中国的应用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人民出 版社,2001.
  [2]于津平.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比较优势与 贸易互补性[J].世界经济,2003.(5),
  [3]陈建军,肖晨明.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贸易互补性比较 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4,(8).
  [4]张华宾,任兆璋.新加坡对外商品贸易分析[J].华南理 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
  [5]郑昭阳,陈漓高.东亚国家外贸关系竞争与合作的比较 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3,(2).
  [6]柳岸林.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研究[J].经 济前沿,2004,(6).
  [7]Balassa,Bela 1965,“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ManchesterSchool Of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33,99―124.
  [8]Blomqvist,Hans C.“Explaining Trade Flows of Singa- pore”,Asian Economic Journal,V01.18,NO.1,2004.
  (编校:薛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06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