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等院校加强预算管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凤涓

  摘 要:高等院校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财务管理体制的确立,使学校内部各类产业越来越多,对高等院校的财务预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算管理是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如何做好预算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当前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分析高等院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就如何加强预算管理工作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高等院校;预算管理;精细化;绩效考评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197-02
  收稿日期:2013-06-19
  作者简介:孙凤涓(196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会计师,从事高校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
  高校预算管理是根据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在高校日常经营决策和未来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对高校的规范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是学校组织收入和控制支出的依据。预算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高校的财务状况和持续发展能力。
  一、当前中国高等院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预算编制仅仅是财务制度的要求而已,编好编坏对资金的实际使用影响不大;院直机关的预算由财务部门直接编制,各职能部门基本不参与,或者只是提供一些简单的部门经费支出计划;系级预算也只是由系行政直接编制提供,没有教职工的全员参与。
  2.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缺乏全局性与前瞻性。目前高校参与预算编制的人员大多不是专职预算管理人员,编制者对高校复杂的业务活动了解有限,难以对预算编制提出切实可靠的依据,仅是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当年的财务收支计划,不能对学校内外部影响预算因素进行广泛的搜集和分析整理,缺乏缜密的科学论证。没有针对高校的特点或不同的开支性质进行合理科学的测算,难以对学校预算管理提出细致可靠的依据,不能将预算管理与事业发展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致使高校部门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高校年度预算与事业发展规划不相适应,不同期间的预算缺乏有效衔接,预算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功能受到约束,对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支持力度不够,甚至与事业发展规划发生冲突。
  3.预算管理理念缺乏自主性和管理上的独创性。依附型预算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上报性预算管理”,其管理理念缺乏自主性,只是按照财政部门的管理要求进行编制,无法真正按照服务于高校自身发展和战略规划的要求编制和执行预算,更无法开展管理创新,校长们的管理才能无法得到充分有效发挥。
  4.预算下达时间滞后、随意追加,对执行情况监控不力。高校内部预算一般要到3月或4月份下达,致使年初预算执行带有盲目性。一些经费项目不按规定使用,挪用、占用、串用经费等现象时有发生,财务核算缺乏科学可靠的支出标准,财会人员只能凭经验核定支出,一旦发生经费短缺,就向学校申请追加经费,影响了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一些高校在预算下达后,没能相应实施监控、跟踪管理和指标考核。对下属各学院或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财务部门心中无数。一些部门超计划用款时常发生,使部门经费执行偏离预算轨道。
  5.经费预算与经费项目管理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未建立经费项目绩效考评制度。高校经费一般实行项目管理,经费预算与经费项目设置工作属于联系紧密的两个工作步骤。目前,许多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分工和操作权限不明确,缺乏足够的信息沟通,信息传递程序不规范,出现脱节现象。年度预算执行完成后,对经费项目执行结果缺少考核,没有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合理开支经费和节约使用经费的单位没有进行必要的奖励,以调动其合理使用经费的积极性;对违规使用经费和造成事故的责任人没有给予必要的经济和行政处罚;校属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制形同虚设。
  二、高等院校加强预算管理对策
  1.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是预算管理的基础。预算编制可以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预算编制原则以及各校核算管理的需要综合采用零基预算、综合预算、定员定额标准法和绩效评价法等方法进行。实行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新年度预算时,以“零”为基数,从整体出发,重新考察确定每一项事业计划的预算数;实行综合预算,指将科研事业费和基本建设的收支预算纳入预算编制范围内;实行定员定额标准法,比较适合于实行部门预算管理体制的高等学校;实行绩效评价法,指对项目预算本着实事求是、厉行节约的原则进行追踪问效,不仅仅关注项目经费总额,同时关注如何提高项目绩效,突出投入与产出的理财观念。要通过科学的编制方法,力求做到人员经费按人数,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项目来确定。
  2.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政府对高等教育投人实行绩效评价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国家。瑞典、加拿大、英国等国家通过建立规范的绩效评价制度,推行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制度,全面、完整地反映预算信息和支出成本,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实行绩效评价制度是政府财政部门按某种规则和绩效目标指标,对高等教育财政资金的拨付进行管理,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绩效指标体系成为绩效评价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
  3.促进预算编制内容精细化。预算编制应尽可能细化到各个部门、基层单位和具体项目。促进预算编制内容的精细化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鼓励各部门将相关收入统一纳入学校预算管理。高校应逐步建立起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促进预算管理精细化。精细化的预算究竟包括了什么内容,以下通过三点来说明。(1)预算项目的细化。首先,细化预算项目必须先对预算内容进行科学分类,利用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把预算项目尽量细化。其次,对预算项目要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排序,优先安排急需可行的项目。最后,确定预算项目的各级次,做到预算项目的层次分明,结构合理。例如支出预算项目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项目是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第二级项目为第一级项目下的明细项目,如人员经费项目可细分为工资总额及五金、绩效工资、福利费。第三级项目为第二级项目下的明细项目。以此类推,将预算项目进行细化,使得各个部门的每个收支项目都能在预算中得到反映。(2)预算定额的细化。《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中指出,进一步推进基本支出预算编制实行定员定额管理,项目支出预算实行项目库管理,推进项目支出预算滚动管理。预算定额的细化,首先要了解高校各类财务基础数据,建立各类财务基础数据库。其次,根据有关规定,按基本支出的内容,合理测算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定额。逐渐做到人员经费按人数,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项目来确定。人员经费支出,应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标准及编制人数等计算编列;公用经费支出中有定额的,按定额计算编列,没有支出定额的,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测算编列。最后,预算定额在实际运行中需要相关归口管理部门加以监管,以切实做到专款专用,实现预算定额管理的精细化。(3)适当延长预算编制时间。由于预算编制时间的仓促,高校往往难以保证预算编制做到全面细致、科学合理。只有提前编制预算,适当延长预算编制时间,才有可能细化预算,提高高校预算管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一般可以提早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来准备,适当延长预算编制时间,制定未来三到五年的长期预算,使各项资源的配置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和前瞻性。(4)建立适用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为精细化预算提供量化标准。精细化的预算管理必须借助于成本效益分析来实现。成本效益分析法是通过比较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来评估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成本—效益分析作为一种经济决策方法,将成本费用分析法运用于高校的各种计划决策之中,以寻求在决策上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简单说来,一方面是“开源”,另一方面是“节流”。当然,高校办学注重的是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虽然许多的成本和效益无法清晰地计量,但只要有投入和产出,高校的管理就蕴藏着成本效益管理的丰富内涵。比如说以生均成本、生均收入作为核算和比较的基础,就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成本效益管理是高校的一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基础上的精细化管理能够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效率。
  4.加强责任预算的执行与管理。高校在编制学校财务预算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和测算,又将学校财务预算按责任单位分解为责任预算,至此,各责任单位的预算为目级科目责任预算,如果以此作为各责任单位预算执行的依据,则难以体现出各责任单位的特殊性和理财自主性。通常情况下,为了调动和尊重各责任单位理财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财务部门应将分解的目级科目责任预算按责任单位进行汇总,并将汇总的责任预算总额分别向各责任单位下达,如条件不成熟也可将人员支出责任预算和公用支出责任预算分别进行下达。然后要求各责任单位根据本单位事业发展计划,在学校下达的责任经费控制额度内按照教育事业支出财务预算指标体系,编制学院(系、部)级财务预算并上报学校财务部门予以审核,学校财务部门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经过论证审核批复后,方可作为该单位预算执行的依据。学校财务部门根据批复后的各单位的二级财务预算进行建账立项,并组织相应的会计核算和预算管理工作以及向各责任单位提供相关的财务信息查询等服务工作。
  5.建立预算执行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预算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高校应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预算执行绩效评价体系,将绩效评价作为全年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系统地对高校预算执行情况,资金的使用效率、效益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实现绩效考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另外,高校还应建立预算执行评比激励机制,将考核结果与经济责任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对预算工作管理好、执行好的系、部门及个人给予奖励,对不严格执行预算,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任人,追究其应承担的行政、经济、法律责任。真正确立预算管理在高校的核心地位,调动全校教职工参加预算管理的积极性,树立节约意识、责任意识和效益意识,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使高校的预算管理工作得到和谐、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善庆.高校财务预算精细化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3,(23).
  [责任编辑 吴 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571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