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衰败的惯性解释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严家明 汪生才

  [摘 要] 本文从物理学惯性概念隐含的内在意义入手,指出惯性并非是自然界物体独有的特质,企业组织同样具有惯性属性,其发展在没有受到压力、威胁、危机与挫折等“外部力量”作用的前提下,也会保持稳定状态,按照原有的路径与模式 运行,进而从惯性的角度对企业衰败的根源给予解释。以此为前提,文章从组织结构、绩效考核、战略制定、文化创新 等多角度,提出以惯性管理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惯性;企业衰败;企业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7-0045-03
  [作者简介] 严家明,绍兴文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与发展、文化与企业发展;(浙江 绍兴 312000)
  汪生才,上海金融学院培训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上海 201209)
  
  一、企业发展的惯性特质
  
  惯性作为物理学最基本概念之一,曾经引导许多物理学家深入思考和探索。
  单从表面意义来看,惯性与惯性定律强调的是自然界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受力之间的关系,是物体运动特有的现象。但是,如果透过表面,从外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前提角度,就会看到惯性与惯性定律在本质上反应的是事物具有保持自身运动状态不变的内在驱使力,即事物具有内稳定性特征,对变化与自身变革具有抵制特性。那么,惯性与惯性定律就决非自然界物体所特有,社会、组织与人的发展运动同样具有惯性特质。
  事实上,企业在发展顺利或未受到阻碍的前提下,习惯于坚持以往运营模式的做法非常普遍。现实中,每一个企业都有保持发展运动范式不变的内在要求,对变革都有不同程度的抵制。正如彼得・德鲁克( Peter F.Drucker)所说,在历史上,每一个成功的大公司在面对“意料之外”的事情时,总是拒绝接受。
  组织生态学的主要奠基者迈克尔・汉南和克里斯托夫・弗里曼同样指出,面对环境变化,组织很少能够在战略和结构等方面成功地作出重大调整。皮特斯・T在其所著的《第六项修炼》的开篇写道:成功之后衰败;学习之后怠惰――此一模式长久以来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中。这不是美国、欧洲或亚洲所独有的现象,而是全球性的通病。
  结合人们对惯性本质的认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企业发展运动也具有惯性特性。模仿自然界物体运动所遵循的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可以归纳出企业发展的第一定律,即企业发展中的惯性定律:在没有感受到压力、威胁、危机与挫折等“外部力量”的前提下,企业发展会保持稳定状态,按照原有的路径与模式运行,或者说,压力、威胁、危机与挫折等“外部力量”是企业改变自身发展范式――企业变革的诱因。
  
  二、企业衰败的惯性解释
  
  从系统影响力的角度看,企业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其发展是同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虽然从长时间来看,企业的共同行为对环境改变具有一定的促进力,但在较短时间内,就单个企业在竞争性市场中的表现而言,这种促进作用非常渺小。正因如此,企业要取得长远发展,就必须保持对环境的适应性。
  基于以上前提,结合企业发展具有惯性的特点,我们认为企业衰败的原因从根本上可以归结为一条:企业运行范式与发展模式没能随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及时变革,最终与其所处的环境不相匹配。换句话说,简单地坚持惯性化发展是企业失败的根源。
  1.战略惯性迷失企业发展方向。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企业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自身的一些内在因素,更取决于它与环境保持协调性的能力。因此,企业要持久发展,就必须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对自身的行为进行适时的调整。
  实践中,受发展惯性决定的企业战略行为特性却与之相反。企业的战略制定更多依赖的是以往的发展经历,片面强调发展路径的稳定,而不是考虑未来发展中与环境的关系变化。以此为基础制定的企业战略只能在过去的环境特征下才能取得成功,在环境变化导致市场生存规律改变之后,企业战略不但不能为企业发展起到指明方向的作用,而且会将企业引入错误的航向。
  2.文化惯性僵化组织思想。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种亚文化,从内部来讲,它是企业行为的思想基础,在引导员工行为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将员工个人的追求和企业的目标紧紧联系在一起。从外部来讲,能树立整体的企业形象。
  虽然企业文化在创建之初经历了全方位的分析与塑造,与企业发展环境相适应,为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思想引导作用。但是,由于文化中的共同假定常常被视为真理而忽视反思与修正,文化中的价值观又具有较强的刚性,因此,企业文化的内容有着很强的稳定性。在环境发生变化之后,它逐步会变得教条,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反而会固化人们的思想,使企业在错误的指导思想下运作,市场形象受损。一句话,文化惯性使企业经营思想由积极走向僵化。
  3.结构与制度政策惯性加剧企业生命发展风险。企业生命发展具有阶段演化的周期特征已为人们所共识。由于各阶段特点与风险不尽相同,因此,企业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应随着内部规模扩张、外部环境变化以及面临发展问题性质的改变,不时地对结构、制度政策、规章与流程进行审查与调整,确保它们能与企业内外环境要求相适应。
  但是,在发展惯性的影响及企业成长中常常以保持稳定与连续性为借口,不愿对结构和制度政策进行变革,现实表现为管理模式滞后,制约企业的发展,甚至导致企业彻底走向衰败。正如罗伊・基尔伯特(Roy Gilbert)所指出,随着组织规模扩大,他们的规章也只会越积越多,越来越复杂,最终使管理者忘记了自己行为的根本目的。
  4.思维与行为惯性导致企业多元化扩张失败。在经营取得一定的成功后,绝大多数企业在拓展市场机会、分散经营风险思想的诱惑下,自然而然地走上多元化之路。
  就一个企业而言,多元化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并不在于市场上机会的多少,关键在于它对自身能力、优势、新市场成功开发所需条件等问题的思考是否充分。
  现实中企业在多元化决策前,受思维惯性的影响,经营者常常夸大企业所具有的能力,认为在一个领域中的成功就意味着在其他领域同样能取得成功。在多元化决策实施后,受行为惯性的制约,企业试图用一个模式指导所有领域的经营活动。
  由于内外环境变化是客观的必然,它不受企业经营者的主观意识左右,因此,实践中企业坚持对组织经历和成功模式的依赖,成为企业多元化危机甚至走向衰败的根源。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说:引起这些危机(指企业发展中出现的危机)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我们把事情弄糟了,也不是因为我们做了错事。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做的事是正确的,只是没有效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自相矛盾的情况?原因是时代改变了,组织一直赖以为基础的假设不再符合现实了。
  
  三、以惯性管理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如上分析,由于发展惯性的存在,企业有一种不管内外环境变化,力求保持结构与关系稳定的驱动力,抵制适应环境的变革发生,结果降低了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进化机会。因此,主动开展惯性管理工作,在利用惯性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惯性能保持企业发展的稳定)的同时,克服惯性对发展形成的桎梏,是企业能否实现持久发展的关键所在。
  1.惯性管理的概念。对企业发展中的惯性管理不是要消除发展惯性,而是在承认发展惯性存在、认识其根基与特点的基础上,遵循企业发展的惯性定律,通过对组织结构、制度、依赖的运行假设等的检视、审查,主动揭示企业发展模式与运行方式中隐含的“潜在威胁与危机”,或者将企业面临的发展机会“危机化”处理,激发“潜在威胁与危机”形成的压力,促成企业变革的发生和实现,调整惯性化发展节奏的过程。

  企业开展惯性管理的根本目的旨在促成变革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提高企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通过调整企业的惯性化发展节奏,打破自然顺应惯性定律所保持的“危机发生――伤害形成――被动变革”的发展循环范式。在积极应对惯性定律的前提下,转向“潜在危机――主动变革”的良性化发展。如同人类为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发展,从单纯依赖疾病发生后的介入治疗,转向疾病发生前的健康保健一样。
  2.强化惯性管理,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1)完善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为惯性管理提供结构保障。笔者认为,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除了考虑工作开展、任务完成,还必须将惯性管理作为一项基本职能融入其中,顺应环境变化对结构变革的要求。为此,对结构和运行支持系统的维护与改造功能独立设计将变得非常重要。
  具体地讲,企业可在现行的组织结构框架之外,特设一个“结构与制度审查部”,负责环境变动的分析、预测,及时进行环境变化预警;将企业决策中隐含的假设明晰化;对企业组织结构与运行支持系统开展审查,揭示其中隐含的危机,提出结构重组及运行支持系统修订的建议与对策。
  “结构与制度审查部”作为特设部门,为保障其运行的有效性,应将其直接归属企业最高决策层领导,担负企业惯性管理的职责,其人员组成除了部门负责人及必要的辅助人员为专职外,其余全部由分布在各个领域、熟悉系统运行情况的企业内外人员兼任。
  (2)实施结构与运行支持系统的会诊制度。企业在建立“结构与制度审查部”、落实惯性管理的职责基础上,实施企业结构与运行支持系统会诊制度。企业结构与运行支持系统会诊工作由“结构与制度审查部”负责组织实施,以定期召开讨论会的形式进行。在每次会议前,先根据外部环境及内部经营情况确定会诊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选择熟悉情况、经深入思考能提出见解的企业内部员工参会。当内部人员不足以对问题展开全方位的讨论时,也可邀请部分外部人员参加会议。会诊会议目的是在重新审视内外发展环境的前提下,检查企业现行的结构与运行系统,发现问题,揭示潜在危机,提出改正方案。
  (3)改进企业考核、激励体系,为惯性管理提供机制动力。现实中,企业对员工的工作评价与奖惩多以员工在过去一定时间内的工作表现和业绩为基础,缺乏对未来贡献的评定内容。工作效率高、表现好的员工就会受到肯定,奖励与晋升会随之而来。一旦在工作上出现了过错,那么等待员工的可能只有惩罚。这种体系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员工保持行为惯性起到了强化作用,因为只有这样,他们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经验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稳定、熟悉的环境下工作也能够减少错误的发生。
  笔者认为,要突破考核、激励体系对惯性行为的强化,转而使其有助于企业惯性管理工作的开展,为惯性管理提供机制动力。在制定企业的考核、评价、奖惩制度政策时,不仅要着眼于过去的业绩,而且应将员工对企业未来发展所作的贡献列入其中。
  具体地讲,企业一方面应修正对待工作过失的态度,根据过失的性质分别对待,避免简单的处罚机制导致员工为求稳而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自我保护措施;另一方面,在现行激励、考核体系内容之外,增加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创新指标(如问题的发现、变革的建议等),并把它们作为对员工实施奖励的重要依据。
  (4)采取滚动战略制定法,降低企业战略规划陷入僵化的风险。在企业失去对环境变化控制力、不确定性成为唯一可预测内容的环境状态下,企业必须保证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是一个随环境变动而变动的动态过程。一方面,在机制保障上,企业可利用设立的“结构与制度审查部”及运行会诊制度,对内外环境变化、战略规划依赖的前提、企业竞争优势等问题不断反思,激发对战略规划中隐含假设的认识与再思考,将潜在压力与危机现实化,促成企业战略规划能够依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实现主动变革。另一方面,在战略规划制定与执行方面,采用由“粗”到“细”、逐步完善的滚动推进方法,不再追求一步到位。具体地讲,企业战略规划可包括近期、中远期、远期三个组成部分,近期的规划内容较详实、具体,不仅包含企业使命、目标,还包括产业、市场、产品等方面的战略性定位与实施策略等内容,既可引导企业长远的发展方向,又可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开展提供直接的指导,中远期与远期内容较为粗略,以使命、目标等方向性内容为主,作用是指明企业发展努力的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根据近期战略规划实施结果,结合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判断,逐步充实规划内容。
  (5)培育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减弱企业发展惯性的强度。要做好企业发展的惯性管理,除了可运用以上一些手段外,还可以通过培育创新型的企业文化氛围,削弱企业发展惯性的强度,减小惯性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培育创新型企业文化,首先是观念的创新,在企业内塑造一种鼓励冒险、允许失败、激励创新的价值观念。其次,创新型文化塑造应从鼓励革新开始。同发明创造相比,革新不仅相对容易实现,而且因为它的频繁发生,可培养人的追新求变、追求卓越的心理与习惯,有助于在企业内形成一种倡导变革的文化氛围,提高企业对变革的接受程度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最后,培育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关键在于企业经营决策者的支持。R・帕斯卡尔和A・阿索斯指出:一个创新的企业确实需要在管理作风上表现出乐于接受新的观念,在人员政策上鼓励有新的创造发明,在制度上面向顾客并吸收他们的创新意见,在技能上将革新观念转化成行动。而这一切都必须依靠企业经营决策者的支持,在企业政策层面得到具体、实际的反映。
  
  参考文献:
  [1]莉啥・克纳普,著.季广茂,译.根除惯性――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形而上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特里萨・M・阿马布勒,等著.李维安,等译.突破惯性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John B.Best,著.黄希庭,译.认知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4]唐纳米・歇尔,卡罗尔・科尔,罗伯特・梅兹,著.赖国珍,译.破除企业管理定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皮特斯・T,著.凯歌,译.第六项修炼[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3.
  [6]Nancy Dixon,The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ycle,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94.
  [7]Geoffery M.Hodgson,Economics and Evolution:Brings life back to Economics,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7.
  [8]Beckhard,R.,& Harris,R.(1997),Organizational tran-sitions:Managing complex change.Reading,MA:Addision-Wes-ley.
  [9]Clayton M. Christensen,The Innovator′s Dilem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Boston,Massachusetts,1997.
  [10]C.K.Prahalad and Gary Harmel,Strategy as a Field of Study:Why Search for a New Paradigm ?Sty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15,p5~16(1994).
  [11]Tichy,N.M.,& Sherman,S.:Control your destiny or someone else will.New York:Doubleday,1994.
  [12]Cummings,T.,& Worley,C.: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change (6th ed.).St.Paul,MN:West Publishing Co.1997.
  [责任编辑:陈 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72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