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最早铜佛惊现丰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编辑 陈 陆
  
  为配合三峡水利工程建设,自2001年10月28日至2002年1月10日,重庆市博物馆、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在丰都县文管所的协助下,对槽房沟墓群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勘探发掘。
  墓群位于重庆市丰都县镇江镇观石滩(梁家湾)村东北约700米处的长江北岸小山梁上,南距长江200米。丰都至镇江公路从其南端经过,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29°54′50″,东经107°44′18″,海拔高度155米,面积24000平方米,时代为汉代――六朝。
  经考古勘探,共发现并清理了墓葬12座,其形制有“刀”把形墓、“凸”字形洞室砖墓和“中”字形洞室砖墓三种。
  这次最大的收获是9号墓出土的纪年题刻摇钱树底座、铜佛像的发现。该墓位于墓群Ⅱ区4、6号探方内。
  墓葬为平面呈刀把形的砖砌洞室墓,墓向东南。墓葬被压在扰土层下,距现地表约1.5米。墓葬早期即遭破坏,全墓由甬道、墓室两部分组成,甬道的前部与墓顶已不存在,但据墓室两侧墓砖至近顶处逐渐向内收分的情形判断,墓顶应为拱形券顶。墓底距现地表4.0米。
  甬道平面呈长方形,建在墓室前部偏左一侧,甬道左壁(东北壁)与墓室左壁连成一线。甬道内长2.80米,内宽1.5米,残高1.4米。用平行错缝砖砌封门,封门残高1.10米。
  墓顶早年塌陷,上部已被破坏,洞室内填满五花色土,含有大量的残砖块、河卵石等杂物。近洞室底部有一层厚约80厘米的细淤泥砂质土,大量遗物残片均出土于淤泥砂质土内。砖室长3.10米、宽2.10米,墓室后壁残高2.50米,墓室前端残存高度2.15米。
  甬道、墓室两侧壁以长方形菱形n何边纹花砖错封平铺叠砌而成,墓砖花纹朝向墓室内侧,墓砖的上下两面均饰有绳纹。
  甬道、墓室底部铺砖虽绝大部分不存在,但从残存铺砖看甬道、墓室底部均铺成“人”字形底砖,墓室底部高出甬道底部一砖。墓圹自生土下挖成长方形竖穴土坑,坑壁经过拍打、修整,距墓室砖壁各宽约0.40米,砖室建成后,壁外回填五花土夯打。
  9号墓早年被盗扰,随葬品大多数被打碎移位,其原安放位置已无从考。由于墓底潮湿,土质粘性太大,当时在工地无法仔细清理,我们尽可能把所有东西编号带回驻地。
  28日我们在室内进行了清理。在清理中发现一个陶马,陶马右后腿上意外发现了文字,经仔细辨认为“巴郡平都蔡真骑马”8字,这―发现令大家兴奋不已。此马为泥质红陶,作站立状,昂首,翘尾,尾尖打结。火候较低。长66厘米,宽20厘米,高65厘米。槽房沟墓地出土器物一般为模制,唯独该马为手工雕刻。
  常言道福无双至,但我们却很幸运,紧接着又有重要发现。在清理一件器座时,又发现一行非常清楚的隶书纪年题刻。该器座为泥质灰陶,呈覆斗形,底大顶小,正方形顶部有孔,一斜侧面刻有“延光四年五月十日作”纪年。
  该器座高7.2厘米,上边长6.4厘米,下边长14.4厘米,孔径1.8厘米,深3.2厘米。由于在该器附近发现了摇钱树残件,可推断这可能是摇钱树的底座。
  连连的“意外”发现,赶走了一个多月来野外考古的疲劳'大家情绪高涨。第二天,天气异常晴朗,这在初冬的三峡库区是极少见的。
  中午辛怡华又激动地告诉我一个惊人的消息:摇钱树树上的图案好像是铜佛形象,我一看也惊呆了,真像一尊佛像,但又觉得不太像,主要是发饰怪异,似火焰状。现在看来也许不能称其为发饰,而应将其视做背光对待。唯一觉得是佛像的是肩披架裟,右手施无畏印等特征。为了稳妥,我们俩一致认为暂定为“可能是佛像”。
  铜佛形象,为摇钱树的一部分。已残。当时出土时是一块铜锈块,长大约5厘米,根本想不到它的价值。但高度的责任心使我们每一个考古工作者,从不忽视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迹象,从不放弃每一块残片,
  9号墓出土器物经整理有51件(组),其中铜器3件、钱币1种、陶器47件。种类有各种人物俑、动物俑、家禽家畜(马)、陶塘、陶井、房屋、乐器、生活用品及钱币等。
  11月30日,我队工作人员王力军(当时负责高镇大湾墓群的发掘)从大湾工地来到槽房沟,看到9号墓出土的佛像、题刻,也是激动不已。12月2日,王力军在重庆将这一重大发现向三峡文物保护地下项目办公室的邹后曦作了汇报,他当即肯定这确实是一个重大发现,并推荐申报2001年度三峡库区十大考古发现的评比。
  2002年3月槽房沟墓群发现的汉代佛像被重庆市评选为“三峡工程重庆库区2001年十项重要考古发现”之一。
  已知长江中游地区发现最早有确切纪年的早期佛像,是出自武汉莲溪寺东吴永安五年(公元262年)墓的鎏金铜片上镂刻的佛像,相比之下槽房沟出土的铜佛形象应该是更早,而且时代最准确。9号墓的年代为东汉安帝延光四年即公元125年,比永安五年佛像早137年。学者认为,槽房沟佛像的年代还早于文献有关佛像铸造的最早年代记载。
  丰都古属巴国,原称平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分枳县置平都县,属益州巴郡。从“巴郡平都蔡寞骑马”题刻可知,9号墓墓主人为蔡寞。
  摇钱树底座上刻铭“延光四年”中的“延光”为东汉安帝年号,“延光四年”为公元125年。从当时历史分析,在公元125年,墓葬所处的地域,隶属巴郡。因此,该墓摇钱树座、陶马上的纪年、题刻是可靠的,其出土器物在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具有断代上的绝对标尺作用。
  槽房沟9号墓是峡江地区第一座纪年明确到年月日的汉代墓葬,是峡江地区第一座有明确行政区划及墓主人姓名的东汉墓葬。也是峡江地区乃至全国第一座出土最早的铜佛像的汉代纪年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34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