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林生

   摘 要: 领导干部作风是指领导干部在处理人和事的过程中,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和风格,是其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素质的外在反映;而领导干部作风问题,既是关系企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也是员工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群众监督
  中图分类号: D2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5-0111-01
  
   “千里大堤,溃于蚁穴”。因为个别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不适合或一些不良的作风,从而削弱了领导干部队伍的战斗力,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影响了施工生产等工作,也影响了领导干部自身的成长。因此,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紧迫,也更加艰巨和繁重。公司党委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开展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年”主题教育,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认为目前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风方面。一是学习主动性不强,过分依赖公司安排的集中学习,缺乏自学意识;二是学习存在形式主义,只限于肤浅的了解知道,不深入思考问题,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和精神;三是对新知识、新理论、新思维掌握不及时,学习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四是没有将理论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活学活用,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实际工作,存在学用脱节现象;五是断章取义,片面理解,对自己有利的就学,没利的就不学。
   2.思想作风方面。一是不能正确对待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二是对待工作不够积极认真,缺乏对工作的长远打算。三是对文件政策不学习、不研究,只满足于一知半解,或照搬照套,工作缺乏创造性。四是在好处面前争先恐后,出了问题就退避三舍,缺乏一种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和推功揽过的品质;五是面对困难畏首畏尾,取得成绩又容易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在工作中稍有成就,就伸手要照顾,不达目的便消极怠工。
   3.工作作风方面。一是工作创新不够,按部就班多;二是日常管理不严,基础工作不扎实;三是工作标准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四是缺乏求真务实的作风,工作流于形式;五是主观臆断,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六是工作原则性不强,处理问题优柔寡断;五是是执行力不佳,存在敷衍了事或打折扣现象。
   4.领导作风方面。一是缺乏民主,漠视员工的呼声与意见,不善于做细致的思想工作;二是交流沟通少,团队意识、集体观念薄弱,工作协调性差;三是民主集中制落实不到位,存在老好人意思;四是领导水平、领导方法欠佳,缺乏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5.生活作风方面。一是主人翁意识不强,不能做到视企如家;二是找理由进行超标准、超范围宴请接待,用公家的钱办私人的事;三是以应酬多、工作忙为由,不参加公司组织的集体活动;四是利用手中职权,搞权钱交易,谋取私利;五是没有正确认识与合作伙伴的关系,情趣低下,交友不慎,沉溺于灯红酒绿之中。
   那么如何促进和转变领导干部作风,笔者认为应着力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加强自身建设,促使领导干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精神状态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首要标志,是影响领导干部作风好坏的重要因素。但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绝不是简单、孤立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的个体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我们必须联系公司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地不断改进和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防范和剔除不良作风的侵蚀,逐步形成“脚踏实地、勤勉敬业、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就是要通过切实有力的措施,把作风建设抓好抓实,从而形成“解决问题不过夜、雷厉风行抓落实、深入现场重调研、求真务实严管理”的工作作风,以及“盯问题、抓落实、严考核、精管理”的工作方法和“站高一层想问题、跨前一步干工作、立足岗位抓落实”的工作风格;进而形成“不畏艰难、敢打善拼、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性格和“事业为先、使命为责、实干为本、奉献为荣、创新为魂”的优良作风。
   2.树立责任意识,帮助领导干部解决作风不实等问题。
   领导干部作风的不良表现,究其原因还是责任意识不强、工作态度不端正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不负责任。若想转变领导干部的作风,就必需解决好责任心的问题,就是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岗位责任意识,做到“四个必须”,即:必须深刻认识岗位的重要性,认真对待、尽职尽责、不辜负职工群众的信赖;必须切实履行好岗位职责,解放思想、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必须做到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必须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我们的每名领导干部都肩负着公司的发展大计,都承担着上级组织的信任和重托,凝聚着各级领导和职工群众的期望。所以,领导干部责任心的强弱,能力的大小,绝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公司的事,是一个单位兴衰成败的事,是自己所负责部门的平安和发展的事。因此,转变领导干部作风就是要解决责任心的问题,就是要帮助大家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
   3.发挥教育与管理的作用,促进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
   没有教育的管理是冷漠的,而没有管理的教育是乏力的。教育是作风建设的基础,有了扎实的教育才会有良好的作风。因此,我们要通过立党为公的宗旨教育,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教育,廉洁自律的人生习惯教育来促进领导干部作风的根本好转。在抓好作风教育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强化作风建设的管理,增强作风教育的实效。在管理方面,关键是要抓规范,抓落实,要把作风教育渗透到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建立和完善必要的制度和机制。我们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党政会签、述职述廉、诫勉谈话、民主生活会等党内监督制度,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进一步完善实施逐级负责制、岗位责任制,以及各项工作的落实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现在我们的制度可以说不为不全,不为不细,关键是能不能严格按程序和标准进行落实,通过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氛围,促进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
   4.加强群众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监督是一种职务行为,而不是个人行为,监督更是一种爱护,而不是挑剔。领导干部作风的好坏,职工群众最了解,最有发言权。但现实生活中,往往是领导干部不愿意接受监督,而职工群众不愿意或不敢进行监督。所以,我们要帮助领导干部形成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帮助职工群众树立依法、依规、客观公正和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意识;要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等很好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要进一步扩大监督的视野和范围,切实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将领导干部的一切行为都置于法律、制度和道德的监督约束之下。要通过加强群众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要通过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完善落实好领导干部任前公示、民主评议、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等各项制度,使职工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评议成为推动作风根本好转的有力杠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52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