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西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西羌历史文化概况
  羌族现状
  羌族自称“尔玛”或“日玛”,今主要分布在四川阿坝州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和甘孜州的丹巴、绵阳市的北川等地区,人口10余万。羌族的“羌”字,在汉文献中记载释意为牧羊人,所以字型也是“羊”与“人”的结合。羌人就是从事畜牧并以养羊为特色的民族,羌族人的文化也有很浓郁的农牧民族的特色。羌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单口传的各种寓言、神话、歌谣等都很丰富。古老而悠远的羌戈大战传说和数次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大迁徙, 这都引起人们对羌历史与羌文化无限的遐想。羌碉建筑也作为羌民族特有文化的产物而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
  西羌历史
   西羌是羌族的分支属于三苗族,后来长期居住在河西、赐支河和湟河之间。
   公元前206年西汉王朝建立。此时进入中原的羌人已基本上融合于汉族之中,未进入中原的羌人除部分生活在陇西以外,大都散布于长城以西,主要是河湟地带。西羌部落分部很多,大部分是依照动物为名,如白马、牦牛、参狼、黄羝、黄羊等,这种方式和图腾崇拜有密切关系。有一些以地名为名。当时强大的先零族、烧当羌则以父号为名,表现了父系氏族的联名制。诸羌之中,最初是先零族最强大,居住在大榆谷(今青海贵德县、尖扎县之间),环境优美、水草丰富、适宜居住。后来被各联盟击败,烧当羌便日趋强大起来,同时钟羌也很强大。汉朝兴盛时期,羌族部落大部分都臣服匈奴。,到汉武帝时期对匈奴进行军事行动,羌人也受到很大的打击,后来零散的羌人部落有和匈奴人联合攻击汉边关,又被汉军平定,汉武帝为强华对羌人的管理设置了护羌校尉。从此,青海东部开始成为我国行政管理区域。
  西羌建筑
  建筑类型
  西羌建筑各种类型依据不同的功能大都聚集形成寨子,早在《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就有记载,羌族先民“皆依山而居,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主要类型由五大类组成,分别是碉楼、石砌房、索挢、栈道和水利筑堰。
  (二)建筑营造西羌建筑以其独特而精湛的建筑技艺著称于世,羌寨的建设既是其建筑技术的具体表现,又作为羌族物质文化的典型代表。大小不一的寨房坐落在山坡上,各个建筑物通过上下山的道路相互串联在一起,越往上建筑五规模也越大,建筑装饰也越复杂,建筑紧密集中且在马道两侧布置有序, 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的同时, 也使得每幢建筑都有良好的采光条件。马道大多采用尽端式设置, 通向各户碉楼前的休息平台。这样的道路布局使得使用空间与交通空间明确分离, 各户群间的交通空间互不穿叉干扰, 在保证寨民间必要联系的同时, 也使住房相对独立和安静, 避免了交通及噪声干扰。
  一般整体布局看,碉楼分布合理,从上而下居住等级分明,以建筑物分明等级制度。山寨整体依山而建,整体带状区域内呈斑块状分布,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建筑群落,山寨王居住在最顶层的寨房,视线贯穿整个寨子,一览无余,充分体现了他至高无上的威严和权利。在下一层是中寨房,是头领及其亲属和贵族居住。最下一层是下寨房,是山寨老百姓的住处。等级制度使得顶层和底层人差距很大,不允许最顶层和最底层人通婚等严格的规定。
  寨子大都处于河边的半山坡上,依山傍水,以山上碎石块作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但是离水源又远了点,取水极为不便, 尤其是历史比较悠久的老寨,宁可取水不便,也大多选择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之地建寨,有着明显的军事防御的功能。这一点可能与古羌人是迁徙而来,经常处于战乱状态之中,生活秩序不太稳定有关。每个村寨都有一座高高耸立的碉楼也可证明这一点。也有一些山寨的生
  活用水主要利用地表径流和泉眼, 用石砌水渠引用山间溪流和用石板储存从泉眼中渗出的山泉作为生产生活用水是行之有效的做法。古羌人在营建寨楼前, 大多对山地进行过加固,以防止山体滑坡、塌方等常见山地灾害, 通常将山地划分成若干阶梯状台地, 每一台地都由较厚的片石平行于等高线砌成挡土墙基, 保证建筑基础的稳定。
  羌语称碉楼为“邓笼”。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因碉楼的使用性质与建筑材料力学性能的约束, 碉楼侧壁只能开少量窗口, 最底层基本不开窗或者开窗很小,这种设计不能满足室内采光要求, 但符合建筑防御功能, 屋内人可以通过这种结构的窗口观察屋外各个方位上的动静, 甚至可以架枪直接与外面的侵敌对抗, 而屋外人则很难看清屋内情况更不可能由此入内。石碉楼,方形,底大上小,高达数丈。羌碉以功能分有战碉、哨碉、界碉、风水碉、官寨碉,以形状分有四角、五角、六角、八角碉等,以质材分有石碉、夯土碉、木碉。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修建时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建筑物整体结构稳定,可靠度强。
  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的平顶房,呈方形,多数为3层,每层高3米余。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树丫或竹枝,再压盖黄土和鸡粪夯实,厚约035米,有洞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凉。房顶平台是脱粒、晒粮、做针线活及孩子老人游戏休歇的场地。有些楼间修有过街楼(骑楼),以便往来。住房均就地取材,用石块、泥砌成,擅长砌石墙,住房多呈方形或长方形,二至三层,底为畜黄圈,中间住人,顶为晒场,以独木截成锯形楼梯上下。住房中心为“锅庄”,即火塘之上置一铁或铜、石质的三足架,用于炊爨。火种终年不息,有“万年火”之称。锅庄上方是供奉祖先的神位,平时全家聚会、饮食、接待客人、节日歌舞以及祭祀祖先等都在锅庄的旁边进行。一般聚族而居,三五十家聚集成为村落。寨中建有石砌楼房利用地形而建,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宛如城堡,蔚为壮观。羌族地区山高水险,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创造了索挢(绳挢)。索桥是在桥的两岸砌石为桥洞门,用几根或十余根竹绳并列,绳头固定于两岸石础或木柱上,竹索上铺有木板以方便人们通过;栈道有木栈与石栈两。木栈建于密林,铺木为路,杂以土石;石栈施于绝壁悬崖,绿岩凿孔,插木为挢。溜索是一种古老原始的渡河方法,即用一根竹缆横跨河川两岸,利用倾斜之势,人悬于溜筒上,从此岸滑向彼岸。
  除此之外西羌建筑技术其他成就有掘井、陶滩、治水、筑堰等,距今已有200O多年历史举世闻名的都江堰,仍然在造福着那里的老百姓。
  总结
  西羌建筑的成果都是羌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西羌民族生活的环境使得他们的精神文化中一直保留着纯朴和厚重的根基,这些伟大的建筑中凝聚古代羌人太多的血汗和智慧。 他们用汗水和智慧留给了后人这么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加强保护措施、并且积极的去研究和学习古人的精神和勤奋。
  
  
  参考文献:
  [ 1]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 ] . 北
  京: 科学出版社, 1990.
  [ 2] 彭一刚. 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二版) [M ]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1998.
  [ 3] 四川大禹研究会. 禹羌文化研讨文集[ R ]. 2002.
  [ 4]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1008- 1933( 2006) 06- 0205- 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8060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