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地下车库的排水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用地的紧张,向地下寻找空间已成为当下建筑发展的主要趋势,其中地下车库的建设已十分常见,这样既节约了城市土地资源,又解决了建筑外部停车难的问题。但由于地下车库地面标高低于室外道路标高,其排水系统的设计便是一个难题。本文分析了地下车库水的来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的策略,最后着重分析了地下车库排水系统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地下车库;排水;设计;集水井;排水泵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urban tension, to search for underground space has become the main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uilding,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nderground garage has been very common, such already save the urban land resources, and solves the building exterior parking problem. But due to the underground garage ground level lower than outdoor road level, the drainage system design is a difficult probl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nderground garage water sourc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trol strategy, the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underground garage drainage system design points.
  Keywords: underground garage; Drainage; Design; Collecting well; Drainage pump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地下车库水的来源及防治
   (一)雨水
  由于地下汽车库有汽车进出口,其坡道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遮盖,必定有段露天部分,这些露天部分,除了投影平面有雨水外,还有侧壁包括上部建筑侧墙以及出入口的飘雨。另外还要防止暴雨时道路路面水的侵入,可以说雨水的排水是地下车库排水系统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针对雨水类型的排水设计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应抬高坡道起坡处,用事先准备好的砂袋或泥包,堆叠成厚实的挡水墙,遇水面蒙上一、两层塑料薄膜,并周边压实,看水势再逐渐加高,形成一道可靠的安全堤坝,与此同时设置第一道排水沟,以阻断室外地坪瞬时积水的侵入,收集的雨水直接排至室外雨水管道。
  其次在坡道最低处再设第二道排水沟,并设置集水坑和排水泵,积水由排水泵排出。如果坡道过长或者转弯车道需在中间或者转弯处增设一道排水沟。
  第三,地下车库地坪排水,不宜设明沟排水,而是直接利用地面坡度坡向地漏,在车库地坪上设一定数量的地漏,再通过排水直埋管汇集至集水井。根据车库的柱距,一般每两跨柱距设一地漏,如地漏设于车道与车位交界处,则可充分利用地面坡度。
   (二)车库冲洗废水
  为了保持地下车库内清洁,库内地面要经常用水冲洗,因此,地下车库必须设冲洗楼地面的给水和排水系统,并应及时排出。
  对于此类型的排水一般采取设置集水坑的办法,从投资和工程难度方面考虑,集水坑也不宜设得太多,一般相距40m左右为好,这样扫水的距离最远或最不利点(即对角线的中点)也不到30m,如果在适当位置设置一些地漏,并在底板中铺设一段通向集水坑的φ100塑料疏水管,这样则可省掉一些集水坑,以节省投资。
   (三)火灾消防水
  当地下车库发生火灾时,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淋系统启动所产生的消防废水应及时排出,否则会造成地下车库地面积水。如果积水超过一定高度,可能会造成设备用房内设备损坏或车库内车辆受淹。但当水深不大时,短时间对地面的浸泡不会对车库和设备用房造成损失。按一次火灾延续时间2 h 考虑,集水坑和排水泵的设置需保证积水量不至于对所停车辆及设备用房和配电室等造成损失。
   (四)水泵房的排水
  水泵房内可能由于机具不够严密,难免会有一些滴、冒、漏的现象,除在水泵四周设有浅沟,还需在泵房中适当位置设有排水沟和坑,使水及时排出,以保持地面无水流淌。当检修或事故发生时则有较多的水排出,为了防止危及变配电房等带电的房间或电气设备,往往需要降低水泵房地面或抬高电气房地面0.10m左右,或设置C20砼0.10m高的门坎等简易作法不使水蔓延。
  二、地下车库排水系统的设计要点
  (一)确定地下车库的排水量
   因为雨水汇水面积不大且已设置排水沟,倒灌入地下室的水量一般来说较小,车库冲洗水量也远小于消防系统灭火时消火栓系统及喷淋系统启动产生的水量,因此应以较大的消防水量来计算确定地下室集水坑容积及选择配套的潜水泵。
  决定地下车库积水是否会造成水淹损失的因素有两个: 一个是地下室的面积,另一个是设备用房门槛的高度或是设备基础的高度。地下室的面积越大所能容纳的积水量也就越大,也越不容易造成水淹损失。而地下车库内如果设置有设备用房,建筑设计一般会为设备用房设计门槛,防止一定水深的水进入。按设备用房门槛高度和设备基础的高度取低值,确定最大积水深度,只要积水深度不超过此数值,就不会对设备用房造成损失。
  确定了地下车库最大积水水深,再根据地下车库的面积,即可确定地下车库最大积水量。如果发生火灾时产生的消防废水量小于最大积水量,则不会对地下车库造成水淹损失。而如果消防废水量大于最大积水量,则超出的部分需要由排水泵在火灾发生时及时排出。由此可确定地下车库排水泵需排出的最小水量,即可估算出地下车库设置排水泵的最小排水量。
   (二)建筑地下室最大积水深度的确定
  一般来说,水泵机组的基础超出地下室地面150mm~200mm,空调冷冻机组的基础超出地下室地面200mm~300mm,变配电室地面高于地下车库地面150mm,其他设备用房也设置不低于150mm的门槛。从以上数据看,应可以确定一般设备的基础或设备用房的门槛都高出本层地面150mm,所以,对于地下车库来说,只要积水不超过150mm,就不会对地下车库的设备造成损坏。
   (三)地下车库集水井的设置
  对于日趋增多的地下二三层车库的排水,只需在各层地坪设地漏及排水管(PVC-U),排入最底层的地漏或集水井。集水井对于车库排水非常重要,设置时一般应根据车库的形状,合理布局。
  在设置集水井时,应尽量利用地下车库底板的混凝土厚度,安排排水埋地管。如地下车库的底板厚度通常为500mm~600mm,除去上下钢筋和保护层距离250mm,尚有205mm~350mm的空间,可使排水埋地管从中穿越。设计时应利用这一高度,将排水埋地管的坡度尽可能采用最小,排水埋地管采用最小设计坡度,是利用“水往低处流”的原理,以延长排水埋地管的长度,扩大集水井的汇水面积。其中要注意在有人防的地下车库,每个人防防护单元内应独立设置集水井,排水直埋管也不应穿越防护单元,且排水直埋管亦不能穿越人防区与非人防区。
   (四)集水井的设计深度
  集水井的平面尺寸,对地下车库而言,一般无太多的限制。只要能满足潜水排污泵的安装和土建施工时拆、装模板的操作需要。集水井的深度可分为三部份:
  1、淹没部分:即最低水位线以下。对于小功率潜水泵,其电机无水套冷却装置,而靠淹没在周围的污水冷却。这部分高度即为潜泵保护高度。这一数值一般在潜水排污泵说明书中针对每一型号均有规定。对于2.2kW左右的潜水泵,其高度约在300mm~400mm.
  2、调节部分:即有效高度。地下车库排水流量不稳定,为保证潜水排污泵不因频繁启停而损坏电机,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要求,这部分贮水容积不宜小于井内最大一台泵在自控状态下5min的出水量。同时这一高度将对集水井的设计深度起到决定的作用。设计中,在满足控制设备的灵敏要求下,通常尽量压缩这一高度,取500mm~600mm以减少集水井的总深度,以利于结构设计并适当降低造价。
   3、超高部分:一般取300mm~400mm,该部分要满足控制系统装置的要求及盖板的厚度。
   (五)采用地下树池排水
  排水量按顶板洞口面积的雨水量计算,若洞侧有建筑物侧墙,则附加其受水面积的1/2。有的树池的集雨量较大,采用单泵排水会导致集水井调节容积的增加,可考虑选用两台水泵,平时互为备用,最不利时双泵同时投入运行。集水井设于树池内,井盖板作为雨水口箅板,用卵石铺盖,既满足了排水,又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整个系统无预埋在底板下的管线,故较为安全实用。
   (六)潜水排污泵的设计
  根据总的流量,在潜水排污泵特性曲线高效区选泵。并注意选用潜水泵保护高度小者。潜水排污泵组多为一用一备,当多层地下车库或排水量较大时,宜采用多台泵并联方式(多用一备)。
  
  结语
   现代地下车库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加大,功能不断增强。针对地下车库的特殊情况,排水设计人员应当周全考虑,在满足日益复杂的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将地下车库的排水设计既经济合理,又美观实用。
  参考文献
  [1]赵渺然.现代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的给排水设计研究[J].建筑经济,2009.12.
  [2]曹世玮,南文秀,王郑.小区地下停车库的给排水设计探讨[J].江苏建筑,2006.1.
  [3]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9641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