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会计诚信体系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雪霞

  【摘要】 会计诚信的现状使会计诚信陷入“危机”,这个问题己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从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出发,提出构建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体系,以期对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会计诚信 信息不对称 独立性
  一、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及危害
  (一)会计诚信的含义
  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就是忠诚于自己所承担的会计事业,热诚勤勉地做好会计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信”就是讲究信用,树立会计信誉,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屈从和迎合任何压力与不合理要求,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不以职务之便谋取一己私利,提高会计的公信力。正如我国现代会计学之父潘序伦先生所言:“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
  在2001年的证券市场上,银广夏、麦科特、ST黎明等一系列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曝光。据我国财政部1999年抽查100家国有企业会计报表时,有81家虚列资产37.61亿元,89家虚列利润27.47亿元;而在2000年度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中,在被抽查的159家企业中,资产不实的147户,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利润不实157户,虚增利润14.72亿元,虚减利润19.43亿元。昔日被称为“铁算盘”的会计人员,成为“过街老鼠”,会计的信誉已受到了严重损害。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1)会计诚信缺失危害了市场经济秩序。如果市场经济主体采取不诚信的手段,大量的会计资料不真实,不仅直接影响国家税收,而且造成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影响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有效控制,从而危害市场经济秩序,产生严重的不公平竞争,损害国家及社会公众利益,加剧信用危急。(2)会计诚信缺失危害了投资者。会计资料的质量,不单纯是单位的内部事务,也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者及时知悉、充分了解、有效利用会计资料的合法权益。对中小投资者而言,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经审计后公布的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失真,将直接导致投资者利益得不到保障,从而失去他们对会计报表的可信度。(3)会计诚信缺失危害了会计人员自身。会计人员不诚信,轻者违背职业道德,不得再从事会计工作,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解决会计诚信缺失对策
  1.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会计人员是经济信息的加工者,其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因此,需要会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掌握符合经济发展形势的会计理论,并结合国家相关会计新准则、新规定的出台,加强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力度,促进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应把好会计人员队伍的入门关,切实提高会计执业准入的门槛,使一批具备较高政治素质、较强业务技能和工作能力的优秀的年轻骨干充实到会计队伍中,自觉抵制和监督会计不诚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要进一步在立法上完善制度建设,切实加大对会计人员的保护力度,使会计人员能挺直腰干,坚决抵制会计不诚信行为,坚持对做假账说“不”,保持良好的会计职业操守,真正做到以“诚信”为安身立命之本,以“不做假账”为道德准绳。
  2.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作用。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素质,用法制手段规范社会审计监督。所有财务报告在报出前都要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注册会计师作为维护经济秩序、公正鉴定财务报告的“经济警察”,理应成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力量。这就需要通过各种培训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的业务素质,更需要通过法律手段严厉打击那些违反职业道德、与企业勾结在一起提供虚假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保证这个行业的公正性,从而规范社会审计监督。要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作用,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让注册会计师独立于公司管理当局,从而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2)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3)要强化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职业责任感;(4)要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和职业规范、程序实施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违反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及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的经济业务事项,应当按照规定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反映。
  3.实施诚信工程,强化诚信教育。法律和信誉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两个条件,与法律相比,信誉机制是一种成本更低的维持交易秩序的机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诚信工程:(1)着力打造信用政府。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地方保护,提高政府的信用度。杜绝“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浮夸风,把诚信作为一个地区、部门考核的政绩指标。(2)建立信用档案。目前,信用档案还是空白,我国应借鉴国外的做法,对违反诚信的单位与个人要记录在案,便于公民随时查询,从而增强单位及个人的诚信意识。(3)加强诚信教育。所有会计人员要真正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4.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加大处罚力度。张维迎教授在谈到诚信时认为,法律是维护市场有序运行的条件,所以会计法制建设要加强。在目前立法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应尽快制定和补充与会计诚信有关的管理法规和制度,修改有关涉及会计诚信行为的法律规定。对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必须从立法、执法等方面对造假单位及责任负责人进行经济处罚或刑事处罚。同时应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稽查力度和稽查面,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的成本,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会计造假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势头。在“安然”事件发生了一个月后,纽约证交所正式取消安然股票的相关交易,并取消其上市资格。因此,我国要尽快构建有效的退出机制,如对会计造假上市公司要立刻退市,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要进行取缔,对会计造假的单位责任人、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不允许继续从事相关职业。
  5.发挥政府对会计的监管责任。进一步明确政府管理部门、会计中介服务机构、企业、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具体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以便于实际操作和依法治信。而执法方面,要加强力度规范执法特别是会计信息的提供、披露企业信用和单位负责人以及会计人员的诚信要重点监督管理,出现会计诚信缺失问题决不能手软,必须依法惩处。同时,也要注意依法保护企业、会计中介服务机构、会计人员的合法利益,既要提高执法的透明度,又要注意保护商业秘密和信用好的企业、会计中介服务机构和会计人员。同时还要着力打造信用政府,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地方保护,提高政府的信用度,杜绝“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浮夸风,把诚信作为一个地区、部门考核的政绩指标。
  6.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制度安排,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切实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股东等财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动机和能力,这包括健全董事会、建立审计委员会、建立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强力约束、建立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基于合约的委托代理关系等措施;(2)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应考虑增加一些涉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等的非财务会计指标,使代理人所得的利益与企业目标约束挂钩;(3)改变激励措施,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就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措施将长期绩效补偿与短期工薪支付分开;(4)要通过持股结构的调整,分散大股东的股权,增加股权之间的相互制衡,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5)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增强董事会内部制约机制,切实维护中小股东利益;(6)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规范公司财务行为。
  参考文献
  [1]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2(3)
  [2]国家会计学院《会计诚信教育》课题组.不做假账与会计诚信的现实思考[J].会计研究.2003(1)
  [3]同宇.会计成新缺失全面剖析[J].财会研究.2009(6):30~31
  [4]刘瑛珠.试论会计诚信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
  [5]王广明,张奇峰.注册会计师“诚信”的经济学分析[J].会计研究.2003(4)
  [6]赵淑琪,李海蓉.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66~1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97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