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现状分析及提高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 摘 要】 通过调查发现,现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持续下降的发展的趋势。面对大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方法加以改进,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 关键词】 身体素质; 下降原因; 提高措施;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R851文献标识码: A
  
  针对青少年体质问题,我国做了几次全面性调查,通过 2 0 0 5年由国家体育总局、 教育部、卫生部、科技部、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在全国3 1 个省区市开展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发现,我国青少年在身高等指标上继续改善的同时,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等素质却呈现下降趋势。尤其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学生体质下降的程度更为严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不仅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的健康生活和良好学习,也关系着未来整个国民素质的基础和培养,更决定了民族子孙后代的身体素质的强弱。社会各界对此十分关注,高校教育组织、体育教育工作者都对此予以重视,本文主要从研究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对策,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
  从 1 9 8 5 年开始,我国进行了多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显示:最近20年来,我国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而青少年体质在持续下降,表现尤为突出的问题是肺活 量、速度、力量、耐力、爆发力、力量素质等体能素质的持续下降,肥胖学生持续增多( 学生肥胖率在近6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 一的城市男生是“ 肥墩” ) ,学生近 视率( 初 中生近视率为6 0 %,高中生近视率为 7 6 %,大学生近视率高达 8 3 %) 居高不下,心理状态、适应能力也不如人意。我国部分省市学生高考体检合格率仅 1 5 %左右, 近8 5 %的考生因身体不合格或健康原因在报考专业方面受到限制。
  近几年来, 部分高校和部分地区也单独做了学生的体质健康调查,调查结果令人担忧。大学生身体素质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耐力 ( 中长跑8 0 0 米) 、体力( 短跑 50米)、肺活量和爆发力水平降低,而大学生在新生入校时的身体素质合格率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二、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
  1、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是提高青少年体质的重要途径。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以传授技能为主,学生缺少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所以对学生的体质下降和社会适应能力低等问题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现在高校普遍采取了选课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但是高校体育发展的不完善,导致了学校的硬件设施的不完善,学校的体育器材、体育场地短缺。体育活动场地的缺少、专业体育教师的人员缺少,使得课程设置的局限性较大、课程较少、选课名额有限,很多喜欢的体育项目开展不了,很多学生选不上自己喜欢上的项目课,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愿望,导致部分学生因为必须上体育课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项目,从而使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同样学生的体质也就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再者在体育课教学中,每周两节体育课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而教师仅以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为主要目标,对学生只进行运动技能的传授 ,而对学生培养终身体育和自主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思想意识的灌输较为欠缺,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2、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造成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第一原因。学生小时候就像一张白纸,父母在上面所工作 “ 画”的东西将对子女 一生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并且影响深远,所以众多的家长的不重视体育以及多数家庭对体育的认识不到位,缺乏体育意识,自身的体育健身意识淡薄,直接影响了学生体育运动意识的缺失。再加上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由于长辈的溺爱和家庭教育的综合影响,从小娇生惯养,父母生怕孩子吃苦受累,甚至有些家长干脆不让孩子干体力活,接送学生上下学, 不肯让学生出力受累;造成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主动性而长期形成了一定的惰性。家庭的过度宠爱同样也使得学生养成挑食的坏习惯,饮食得不到营养;在家务方面不让孩子插手。 这种溺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们运动的机会,也导致多数学生对体力劳动根本不感兴趣,久而久之从而对热爱的运动失去了兴趣。
  3、自身因素
  进入大学后, 学生们离开家,因为经历了严酷的3 年高中,永远都是在读书当中的孩子们,没有了高中的压力,思想和行为上得到了解放,开始了自己做主的学习生活,很多学生的生活开始变得散漫,有的只想着去逛街、唱歌、吃饭,自以为得到很好的放
  松 ;有的则是沉溺于网络,呆在寝室里通宵玩着百玩不厌的游戏,足不出户的语音视频聊天,找自己想要的东西,花去了大量的时间、财力、精力,天天沉溺于此,作息时间不规律、生活缺乏规律性,晚睡晚起已经成为当前多数大学生的通病。哪还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使体质日益下降。此外,大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运动习惯, 在课余时间很少运动, 整天待在宿舍的“ 宅男”,“ 宅女” 也日益增多。这也是影响学生体能下降的原因之… 。很多高校体育老师也反映, 现在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能力都大不如前,身体素质逐年下降“ 以前的学生上完体育课还可以去踢球、打篮球,而现在有些大学生连1000米和 800米都跑不下来。 ” 而业余时间将体育列为娱乐首选的大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在运动场上能见到参加体育锻炼的,也只是那些经常运动锻炼的男同学。
  三、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措施
  1.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以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为主,开设田径、球类、武术、体操等项目,对学生来说,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学习的就都是这些内容,没有新意,学生感到厌倦、枯燥。目前国内很多学校尝试将体育项目由规定性向选择性发展,由传统模式向更贴近生活的模式转变,竞技与娱乐健身并存的方向发展,新的体育项目如轮滑、旱冰、攀岩、定向越野等不断涌现。这些项目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加运动的欲望,对锻炼学生身体、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非常有利。
  2.更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教学组织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融入到教学的课堂氛围之中。如可以让学生尝试做准备活动,参与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巡视、检查、辅导,迎合学生的各项活动。每堂课结尾时可以安排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游戏,让学生在欢笑、快乐中完成一次体育课。而且要倡导“快乐体育,健康第一”的体育理念,从而达到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增进师生情谊,拉近彼此关系。让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激励者和帮助者,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体育健身意识
  学生体质下降并不是偶然现象,家长、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是重要原因之一,要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一定要改变社会传统上对体育认识的偏差和误区,形成体育锻炼有益于学习、健康体魄才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学校体育法规落到实处创设良好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
  4.每学年定期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
  定期举行体育与健康讲座,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通过表扬先进,树立榜样,评选一些 “体育标兵”等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和自觉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各种体育队,每天坚持训练,以点带面。同时,每个班级针对不同爱好组建体育课外兴趣小组,并做到有教师指导,有时间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兴趣。
  5.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与价值
  建立一套完善的检查与监督制度,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要确保体育课程教学时数和足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必须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并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活动、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为大学生强身健体创造良好的条件。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的延伸,能有效补充学生体育课课时的不足,满足学生从事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的兴趣,并承受一定的心理和生理负荷,从而起到强身健体、发展身体素质水平的重要作用。因此正确、合理地组织与引导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是改善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重要手段。
  四、结论
  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善是一个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的工程,只有把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真正落到实处,不走过场,并定期做评估工作,以评估促进改革,不断完善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机制,这样才能切实突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入社会的群体,自身体质健康是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基础。而自身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积极的体育健身意识及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是终身体育的新起点,也是家庭教育的新起点。因此,加强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和体育健身意识的教育与引导,培养大学生良好体育健身习惯的养成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核心内容,这种教育理念及价值影响更深远,意义更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5908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