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民币升值对湖北省外贸出口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雪坤 李 燕 聂玉娥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8.27升值到目前的7.3左右,升值幅度达10%以上;特别是2007年以来,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到年末升值5.5%左右。人民币升值备受各方关注,尤其是外贸出口企业,面临竞争力下降、出口利润减少等多方面的巨大压力。出口企业纷纷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国家也需要从宏观政策上采取措施,降低汇率变化对产业的不利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对湖北省外贸出口的影响
  
  近一段时期以来,人民币升值,再加上国家降低出口退税、国内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外贸出口面临的压力是空前的。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对湖北省出口的影响表现在:
  一是湖北等内陆省份所受影响大于沿海地区
  汇率升值主要影响国内要素如原材料、劳动力等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比较,对一般贸易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加工贸易。湖北省出口中一般贸易占70%,加工贸易仅占28%,多数地市一般贸易比重高达90%以上;而沿海地区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达到54%。湖北省出口中农产品、资源原料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还占有相当比重,受汇率升值影响都较大。
  二是外贸企业所受影响大于生产企业
  外贸公司以赚取差价为主,只能在经营机制和营销策略上应对,消化汇率升值的空间有限;生产企业可以在原料进价、生产成本、经营成本等上做文章,从多方面挖潜增利。有的外贸公司就通过向工厂参股,在生产上挖潜,保住了客户。
  三是中小企业所受影响大于中大型企业
  湖北省中小外贸企业很多是刚刚开始经营出口,有的是将出口作为国内销售的补充,利润微薄,抗击风险能力很弱。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前景十分严峻。
  总体看来,人民币升值给湖北省外贸出口带来一定冲击。其主要表现:(1)产品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人民币升值,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劳动成本与国际比较均会相应提高,如外贸企业为维持一定利润而提高价格,将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企业认为,我国的汇率和价格不应该和美国比,而应该和我们的竞争对手比较。由于当地出口的纺织服装等多属于低端产品,可替代性强,原有的竞争优势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抢走。(2)企业利润下滑。外贸公司出口从签约到备货,到付运,到收汇、结汇,少说一个月,多则数月甚至半年,特别是一些履约时间长的合同,比如船舶订单,成熟船型约需2年左右时间,现在的订单要到2009年甚至2010年才生产,汇率变化带来的汇兑风险就更大。湖北某公司一笔110万美元的合同,由于从备货到结汇时间近一个月,汇兑损失近14万元人民币。武汉某抽纱进出口公司虽然销售额与去年持平,但利润下降了8%~10%。(3)出口订单流失。湖北有的企业面临客户继续合作的要求,但无法承受原先的价格只能放弃部分订单;一美国纺织品客商以前每年在湖北有一亿元人民币的订单,目前减到了5000万,其余订单则转向了周边国家;湖北多个企业反映,因汇率变化无法预测,风险太大,采用远期结汇的客户不得不放弃。
  
  二、人民币升值对湖北省相关行业的影响
  
  湖北省重点出口产品集中于纺织服装、船舶、矿产品、化工、电子产品等,各行业都不同程度受到人民币升值影响,比较突出的是以下行业:
  1.纺织品服装行业
  人民币每升值1%,湖北省纺织和服装的利润分别下降3%和6%,升值对纺织品出口的负面影响是根本性的。对很多纺织品出口企业来说,利润率本来就普遍在8%以下,人民币升值以及退税率的下调大大压缩了利润空间,出口愈加困难。1-10月份,湖北省的纺织服装出口额29155万美元,同比仅增长0.2%。以武汉某知名服饰有限公司为例,平均每出口1美元,成本增加了0.67元,2007年出口预计减少近百万美金,下降3%。
  2.有色金属行业
  铜、白银等贵金属出口只能接受国际市场定价,明显受到人民币升值冲击。以白银出口为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每升0.01个点,一吨白银出口收益将减少约4000元。白银从产品出口至收汇约15天的周期,该周期内汇率大致升值为0.02至0.04个点,以每次出口5吨计算,出口到收汇周期间汇率的变动将减少收益4-8万元。湖北省白银出口量约70吨,总收益相应减少约550万元。
  3.船舶制造业
  近年来湖北省船舶出口延续强劲增长势头,1至10月出口额7亿美元,同比增长24.6%。随着人民币稳步升值以及船价长期高位运行,船舶生产、经营和出口风险正在加大。目前许多船厂的生产任务排到了2010年,船厂收汇货币主要是美元,而用来支付生产所需的各种船舶设备、材料、劳务人工等各项成本费用时,则要用人民币、美元或欧元,由于生产交货期很长,面临巨大的汇率风险。
  
  三、人民币升值预期与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目前人民币汇率机制采取盯住一揽子货币、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方式。到目前为止,人民币兑各货币有升有降,主要是兑美元升值,兑欧元稍有贬值,金融、贸易企业以及其他市场主体均在逐渐适应人民币汇率变化的环境。美国是我国最主要的出口市场,美元是我企业出口结算的主要货币,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储备占最高比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情况倍受关注。从当前情况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保持长期稳步升值态势。(1)美元将持续贬值。2005 年底,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在GDP 中的比例接近7%,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到2007年2季度,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已下跌23%,经常项目赤字占GDP比例5.5%,而过去30 年的均衡水平仅为3%左右。近来美国发生次贷危机,房市持续下滑,使美元资产吸引力降低,有人预计未来两年将再贬值15-20%。在前期美元贬值的同时,主要升值货币是其他发达经济体货币(特别是欧元),未来人民币和其他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将出现更大幅度的升值。(2)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减。我国外贸顺差已经占GDP的8.6%,2007年将超过2500亿美元,特别是对美国贸易顺差规模很大,双方经济的不平衡促使人民币不断升值。(3)国内上升的通胀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呼声加强。我国通胀率上升主要是食品和能源价格高涨所致,有国际输入型因素。为降低进口价格,增加进口数量,有人建议进一步加速人民币升值来抑制国内通货膨胀。有银行方面预计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7.5%,有人预计甚至升值10%左右。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是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各种市场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今后将会逐渐地、稳步升值。人民币汇率这种波动方式不会给出口带来突然的、致命的冲击,但对出口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切不可因其是市场化因素而听之任之。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应对,国家除了尽力引导汇率平稳波动外,也要在汇率以外的经济因素上下功夫,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产业的内在竞争力。
  1.积极调整产品结构
  外贸企业进一步向贸工结合转变,延长产业链,提高应对能力。不少生产企业在产品研发上加大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自身品牌,增强抵抗汇率升值的能力。荆州奥达公司从2005年以来就着手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迅速在同行业中形成产品高端化、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逐步停止了低档产品的生产,新型高档产品生产和销售比重已占80%。有的企业通过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管理和经营成本,提高出口营销能力,来消化汇兑损失。部分企业开始调整市场策略,加快开拓国内市场,提高国内销售比重。
  2.加大使用进口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长航集团也加大国外设备材料的采购比例,减少整条船中的外汇风险面。湖北某纸业公司所用纸浆、废纸等重要原材料全部依靠进口,因人民币升值减少了进口成本,公司生产成本大大降低,2007年的销售额增长25%,利税增长2.3倍。最近几个月湖北进口已经有加快趋势,11月份进口增长45%,超过全国进口增幅25个百分点。

  3.利用金融避险工具控制升值损失
  利用银行推出的中远期结售汇业务,锁定结汇汇率,即在企业签订出口合同时,与银行也签订远期结售汇合约,按照约定的币种、金额、汇率,在将来某一时间办理结售汇业务。有的公司抓住人民币汇率相对回落的有利时机,在建行、民生、华夏和浦发等近10家银行进行集中询价竞标,开展远期和超远期结汇业务。通过与银行锁定远期汇率,可以减少一定汇兑损失,长航集团、中艺抽纱、烽火国际、艺隆工艺品等公司都在大力开展远期结汇业务。
  4.在贸易经营中规避汇兑风险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一些出口企业在签订合同后尽快安排出口手续,尽可能缩短收汇的时间,加快应收外汇账款的回收速度,争取尽快结汇。主要做法为要求预付款的首付比例由10~20%提高到30~40%,减少远期付汇比例,争取客户提前付款等。(2)对有的客户尽量争取采用欧元等第三方货币结算。(3)在核算成本对外报价时,对汇率升值预留出一定幅度空间。很多湖北公司在参加2007年秋季广交会时,就是按照7.4的汇价报价,2008年的合同按7.0~7.3报价。(4)在结售汇上进行集团内调剂,尽量不结汇,直接支付进口货款。
  5.部分企业提价请外商承担部分风险
  这主要是针对老客户,需要长时间交货的订单,企业和外商基本各承担一半。目前许多湖北外贸公司已提高对外报价,应对利润减少局面。
  通过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积极应对,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没有对湖北省出口造成全局性的严重影响。2007年1至11月,全省外贸出口总值73亿美元,增长30%。出口增速稍有放慢,但在人民币升值和有关政策促动下,产品结构加快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猛增长,所占比重分别升至42%和18%。
  
  四、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加大对中西部外贸发展的支持力度。当前湖北等中部省市进入了以开放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面临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机遇。人民币升值无疑加大了这些地区发展的难度,国家在支持中西部外贸发展上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在外贸发展基金、对外合作基金、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基金等的使用上提高中西部的分配比例;在出口基地建设、出口配额分配、出口品牌培育上更多地安排在中西部地区。
  第二,保持总体外贸政策的相对稳定。在贸易政策上要保持相对稳定,多采用市场化的机制和手段,对企业经营进行引导和调节,避免突然、集中、大幅度地调整政策。
  第三,重点支持生产企业外贸出口。克服人民币升值的根本途径还在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针对湖北的具体情况,强化贸工结合,要从生产企业抓起,扶持生产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到国外投资建立研发、生产、销售体系。
  第四,积极指导各地应对贸易摩擦,净化出口环境。2007年湖北共受国外反倾销等调查10起,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印度等7国,涉案金额5000万美元,影响金额很大。指导各地应对贸易摩擦已经成为我外贸政策的重要内容,要联系各地加强全局性的出口预警,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支持和指导各地政府、企业积极应诉。
  第五,提供更多的金融避险工具。国内企业与银行开展的远期外汇业务,是单对单进行,企业仍处于弱势地位,所订价格较高,企业负担费用较多。伴随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要尽快完善我国远期外汇市场,提高QDII的对外投资规模,开辟更多的渠道方便企业参与国外外汇市场,尽量降低汇率风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591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