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竞争优势的变动趋势与战略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鸿

  摘要:不断改善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的竞争优势是实现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关键。本文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对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对外贸易商品竞争优势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评估与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对外贸易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贸易结构;竞争优势;贸易战略
  中图分类号:F7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08)03-0001-0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改革开放开始的1978年,中国对外贸易额仅206亿美元,在世界贸易格局中无足轻重;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17 067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第三大贸易大国。从1978年至2006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了80多倍,年均增长17.1%,远超过同期GDP年均增长幅度,在世界贸易中所处地位不断上升。伴随着对外贸易额的高速增长,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外贸易商品的竞争优势也在不断转换。因此,深入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演进趋势,把握其竞争优势的变化特征与规律,对于今后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进而实现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现状分析
  
  1 工业品成为主要对外贸易商品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高速的对外贸易增长,使得中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品的比例显著上升。上世纪80年代,初级产品的出口占整个出口的比率高达50%以上,而进入90年代,纺织、机械等工业制成品的份额迅速上升并占据着出口商品的主导地位。1990年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74.8%,其中,高技术产品出口比例为20.18%。2006年,机电产品出口规模首次突破5 000亿美元大关,达5494.3亿美元,占总出口的比重达到56.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达2814.9亿美元,占总出口的29%,全部工业品的出口已经占到整个商品出口的94.5%。
  另一方面,进口的商品结构相对比较稳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口产品中工业制品的比例一直维持在80%左右的水平。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国际市场上油价的大幅上升及国内投资过热,使得一部分国内短缺的资源性商品进口大幅增加,进口产品中工业品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工业品占据主导地位的进口结构并没有多大的改变,2006年进口商品中,工业品所占的比例仍然达到76.4%。
  
  2 美国,欧盟及东亚是中国的主要对外贸易市场 从中国贸易的地理方向来看,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今天的主要市场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从出口来看,改革开放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香港地区一直是中国大陆的主要出口市场。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香港作为大陆出口市场的地位在不断下降,取而代之的是美国和欧盟地位的上升。其中,美国市场的比重由1990年的8.3%上升到2006年的21%,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其次分别是欧盟18.8%、香港地区16.0%、日本9.5%。另外,从进口来看,尽管日本、欧盟仍然是中国的主要进口伙伴,但来自韩国、东盟、台湾省的进口近年来出现了快速的增长,已经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从贸易总额来看,2006年,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接下来依次为美国、日本、我国香港地区、东盟、韩国、我国台湾省。上述7个国家和地区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74.4%。
  3 加工贸易的比例在不断扩大 加工贸易发展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1978年广东承接第一份来料加工合同至今,中国的加工贸易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1979年,中国加工贸易出口2.35亿美元,只占当年出口总额的2.4%,至2006年,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增至5103.7亿美元,是1979年的2140倍,占整个出口贸易的比例高达52.7%,中国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了世界加工贸易大国。换句话说,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是从日本、欧盟、韩国等国家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然后在国内加工成制成品或者半制成品再出口到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拉动中国加工贸易高速增长的主力军是外资企业。外资企业通过对中国的投资,一方面引发了中国大量从国外进口机械设备,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商品的出口。加工贸易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外国企业来华投资,而外商投资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又进一步推动了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外商投资与加工贸易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不仅是加工贸易,事实上,伴随着中国吸引外资的急剧增加,外资在中国对外贸易所占的比重也在迅速提高。1985年,外资企业所占贸易的比重尚且不过3.4%,而1990年则上升到17.4%,1995年达到39.1%,2006年则上升到47.9%,达到创纪录的8435.5亿美元。
  
  二、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的竞争优势分析
  
  1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国际竞争力的测算 衡量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有许多指标,本文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来测算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所谓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某对外贸易商品的净出口与进出口总额之比,即TC指数=(出口-进口)/(出口+进口)。若指数为正值,表明该类商品为净出口,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若指数为负值,表明该类商品为净进口,不具国际竞争力,若指数为零,表明此类商品为产业内贸易,竞争力与国际水平相当。为了使分析的结果更具国际可比性,本文对贸易商品的分类采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将我国的贸易商品分为九大类,即SITC中的0~8类,不考虑其中的9类商品“未分类的商品”。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商务部商务统计的有关资料,笔者对1980~2006年中国贸易商品的贸易竞争指数进行了计算,计算的结果如表1所示。
  2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状况及变化趋势 从以上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现状及九大类贸易商品TC指数的分析来看,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变化呈现出如下特点:
  (1)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竞争力的基础是比较优势。从上面中国Tc指数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除个别年份以外,中国在0类、1类、8类商品TC指数一直保持大于零,显示比较强的竞争优势,0类、1类、8类商品主要包括肉及肉制品、饮料、服装、家具等商品,这些商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尤其是8类商品,除了个别年份以外,其TC指数持续保持在0.5以上。这说明这类产业一直保持着相当强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的主要出口产业之一。在此类商品中,服装、鞋靴、旅行用品、家具等我国具有世界一流的国际竞争力,但在科学仪器及摄影器材等技术含量稍高的商品中,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偏弱,其TC指数仍小于零。5类、6类、7类商品的TC指数除了少部分年份以外,基本上为负数,显示中国在这类商品上缺乏国际竞争能力,而这类商品大多属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占世界总量的26.3%,再加上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这种

现状决定了中国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劳动力成本低是中国吸引成本驱动型的国外投资、承接国外公司加工制造环节的海外转移的一个重要的参数。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与中国劳动力成本低是分不开的。
  劳动密集型产业拥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表现为比较劣势,这是我国目前对外贸易的基本现状。这一点适合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资本与技术相对稀缺的要素禀赋特征,说明中国工业产品的对外贸易基本符合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原理。
  (2)原材料、燃料等资源短缺的状况越来越严重。2类、3类、4类商品主要包括木材、纸浆、矿物燃料、动植物油脂等商品,这类商品大多属资源密集型产品,TC指数大多小于零,且整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这表明中国原材料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比较低,并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改革开放以前,包括木材、纸浆、矿物燃料在内的原材料、燃料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国内的供应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国内的需求,中国已经成为原材料、燃料的纯进口国,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完全丧失了竞争优势。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展开,原材料、燃料等资源短缺状况将不断恶化,对外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将成为中国今后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3)对外贸易商品的竞争优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世纪80~90年代中期,中国初级商品TC指数基本是正值,而工业品的TC指数基本上为负值,说明当时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是出口国内尚且不是十分充足的原材料、能源、食品等初级产品换取国内经济发展急需的包括机械设备、化工产品在内的工业产品。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初级商品TC指数转变为负值,而工业品的TC指数转变为正值,说明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转而从国外进口国内不足的原材料、能源,出口工业制成品。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第7类的机械及运输设备的TC指数在2003年以前一直为负数,但一直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表明我国在机械及运输设备国际商品市场上,尽管没有竞争优势,但总体竞争力呈现持续上升。进入2004年,第7类的机械及运输设备的TC指数首次上升到0.03,表现为正值,而2006年更是达到0.12,显示出一定的微弱竞争能力,表明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目前在国际贸易中已经处于产业内贸易状态。鉴于机械及运输设备行业的发展趋势,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机械制造产业将成为中国未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个主要产业。
  
  三、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的最终目的是如何不断提升整个中国的产业竞争力。而要促使整个中国的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必须将现阶段的产业竞争力与将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行有机的结合。基于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产业竞争力提高可以满足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及对外贸易方面的需要,但这种利益更多的是一种静态的利益。而劳动生产率持续、快速地上升才会给中国带来动态的利益,促使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但这种持续稳定的增长必须以产业竞争力作为支撑,否则就难以持续。基于以上的考虑及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竞争优势的变动趋势,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应该是在继续实施比较优势战略的基础上,大力扶持劳动生产率发展潜力很大的产业。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继续实施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通过实施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中国对外贸易地位的迅速上升,国内有关今后中国应该放弃实施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转而实施赶超战略的呼声越来越高。从上面中国对外贸易商品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状况及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中国在全球国际贸易分工中,仍然是以比较优势、要素禀赋为基础。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的竞争优势仍以纺织服装、玩具、杂品等劳动密集型为主。中国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分工合作,既是缓解中国就业压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中国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取得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离开了这种基础,中国的对外贸易将失去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
  2 积极扶持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的竞争优势是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这并不等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就只能局限于按照比较优势来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由于经济发展必然会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产业的不断升级反过来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的过程,离开了产业的升级,经济发展迟早会走向停顿。改革开放以前,原材料、能源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今天,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是进口原材料、能源,出口工业制成品。尽管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是中国现阶段的比较优势,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成本将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中国也不可能一直是一个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人民币的快速升值,劳动力工资的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从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的比较优势现状来看,我国的机械、化学、金属制品等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仍然不具备竞争优势,但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强,部分商品已经在全球的产业链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要成为经济大国,仅仅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支撑是不现实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应该是中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必须重点发展的行业。环顾世界经济大国的现状,其产业结构无不是以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为主。因此,我们必须动态地去把握和运用比较优势战略,在大力发展纺织服装、杂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对于我国目前尚没有绝对竞争优势,但与国际上的差距不是太大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给予积极的扶持。
  从上面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竞争力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机械及运输设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一直在持续上升,近年来的出口量已经占据了中国出口的半壁江山,相当一部分的机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等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商品的竞争力达到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已经初步具有参与全球国际分工的竞争能力。对于这样一些新兴产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该在政策上加以扶持与引导,促使这些行业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不断改善工业产品的品质,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从而使我国的工业发展与对外贸易在不断追求动态比较优势中获得更多的动态利益,促进我国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根据积极扶持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这样一种对外贸易战略,除了扶持机械及运输设备产业以外,目前中国需要重点保护的国内工业部门还有:化工、飞机制造、计算机等产业。我们应当动用可能使用的一切关税和非关税贸易保护措施,将这些部门的国内生产保护好。

为此必须对目前的关税和其他各种对外贸易政策作重大调整。目前我国的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是鼓励企业使用外国产的设备而不使用国产设备,鼓励企业使用进口飞机而不使用国产飞机,这种状况不应当再持续下去了。
  3 充分利用国外能源、原材料资源 中国虽然是一个人口与资源大国,但能源及相当一部分原材料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包括铁矿砂、氧化铝在内的40多种大宗矿产基本上都处于紧缺状态。铁矿砂、氧化铝进口依赖度高达45%,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口约占国内消费总量的40%,石油资源严重不足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和不稳定要因。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能源、原材料的短缺状况将进一步加剧,高耗能、大量使用原材料的工业产品的比较优势将进一步降低。在我国目前贸易顺差比较大、外汇储备比较充分的条件下,对能源、矿业产品等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工业产品,可适度减少国内生产,充分利用大量的外汇储备,到国际市场去调剂供需缺口。在这一点上,中国应当借鉴美国的经验,减少对本国领土上的石油及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适当地将本国的石油及其他矿产资源储存起来作为应付重大国际危机的战略储备。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充分认识与把握我国在能源、原材料资源禀赋上的劣势。通过不断优化和调整能源的结构,提高能源、原材料资源的利用效益,促使中国的工业和对外贸易结构逐步从以大量消耗资源、原材料为主的粗放型加工工业,向节约能源与资源为主的机械装备工业、高科技产业等效益型工业过渡。
  4 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开展产业内贸易 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更大范围内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跨国公司的大发展,加速了资本的相互渗透,温特主义(Wintelism)与跨国生产网络(CPNs)的形成,促使各国围绕着产品标准在全球有效配置资源,按照标准在全球范围内从事生产和分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各国在产业的不同阶段、不同环节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产业内贸易比重迅速上升,已经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已经在机械及运输设备方面参入到了全球的产业内贸易。尽管目前我国的产业贸易在全球产业分工中主要是以成本和相应人力优势为基础的,但由于产业内贸易可以形成产业集聚、充分享受规模效益,不仅如此,机电、运输设备、IT等实行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大多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价值。因而以机电、运输设备、IT为龙头的部分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将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应充分利用全球产业内贸易不断扩展的条件,积极学习贸易伙伴在工艺创新、产品差异化等方面的优点,作好消化、吸收与创新工作;以此成为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动力。
  5 逐步实现从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向开放式的进口替代贸易战略过渡 改革开放以来,在西方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学说和东亚一些国家(地区)凭借对外出口鼓励使经济获得成功的诱导下,中国一改过去30多年采取的“进口替代型”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在20世纪70年代末实现了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贸易战略的转换。作为对进口替代失败的反思,中国对国外拉动本国经济增长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自觉和不自觉地在全国统一地推行了出口导向贸易战略。通过不遗余力地扩大出口和利用外国的投资,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外贸出口的迅速增长和外商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改变了中国长期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推动了国内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提高了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对平衡国际收支,获取大量的国际分工比较利益,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在目前中国资源与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对外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外汇储备居高不下的经济背景之下,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所带来的负面效果也越来越大。换句话说,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已经完成了它的阶段性历史使命,现阶段的中国必须适时地调整出口导向贸易战略,实行开放式的进口替代贸易战略。按照国际开发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所谓开放式的进口替代贸易战略就是适度的出口导向与有效的进口替代相结合、以关税和汇率杠杆为主要调控手段的兼容战略。这一战略的政策隐含着废除亏损出口、行政指令出口、高额补贴出口的政策诱导机制,减少甚至全面放弃对技术含量低于这些产品生产的部门的贸易保护措施,将有限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保护的可能性集中用于技术含量高于这些产品生产的部门。对部分幼稚产业实行战略性、动态性保护,从政府优先国内采购、科研补贴等方面对高新技术装备工业等实施进口替代扶持。
  具体来说,中国减少甚至全面放弃对资源消耗大、技术含量低的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扶持,转而将有限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保护的可能性集中用于资源消耗小、发展潜力大、劳动生产率与技术含量高的生产部门。当然,转向重点保护技术含量高的产业有可能暂时导致中国的出口增长以致整个对外贸易增长的放慢,从而暂时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但从长远来看,由于中国的人均资源、能源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中国要发展成为一个经济上的发达国家,就必须成为一个以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的生产、包括机器设备的生产为支柱产业的国家,在国际分工的体系中侧重于生产机器设备和其他技术含量高的产品,除此之外别无选择。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就是一个向这一地位迈进的过程,而为了完成这一发展,中国必须在对外贸易中全力保护和发展这样的产业,为此对外贸易战略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665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