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车景平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日渐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环境中面临的生存困境愈发凸显,这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构成了新的挑战。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重要的内容就是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和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长期处于活跃的地位,但随着建筑房地产市场的趋冷,以及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变化,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不断改善自身内部控制,加强经营管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本文将就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内部控制建设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问题;解决策略
  一、引言
  我国的建筑市场相较于过去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逐渐步入到了规范化的发展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市场准入的进一步开放,我国的施工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是否到位,是否符合企业的客观实际,是否能够有效地对经营管理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都是检验内部控制建设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企业内部控制是促进企业规范管理,预防经营管理风险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尤其到了现阶段,施工企业面临的经营成本压力骤增,如何降低运营成本,并促进自身的发展,都是摆在施工企业面前的重大难题。施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施工企业必然面临的选择。
  二、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1.内部控制环境较差
  我国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较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还比较落后。施工企业管理者的理念决定着施工企业的管理风格和内部控制的成效。由于我国很多企业还未树立起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包括很多施工企业的管理者认为内部控制就是“搞牵制”、“搞制约”,反而认为内部控制降低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甚至认为企业做了内部控制后就患上了“大企业病”等管理理念误区。
  其次,施工企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未体现出来。我国的施工企业大都成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但由于有些施工企业股权过于集中等原因,使得董事会和监事会作用的发挥容易受到控股股东的影响,监事会不能有效发挥监督作用。
  再次,很多企业经营结构相对简单,但为了经营发展的需要,设置了很多机构,但根据企业的实际,这些机构的存在,反而使得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了,不利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正确作出。同时,很多施工企业存在部门或者岗位职责不明确的现象,导致工作事务的处理存在拖延、推诿等不良现象。
  2.风险意识薄弱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之间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当前,我国很多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我国的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对于风险的预判不足,特别是对国家调结构政策的影响估计不足,经济增长从粗犷的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的转变,基本建设及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对施工企业的冲击很大,有些施工企业盲目扩张,忽略了市场风险,为今后的经营管理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3.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的表现之一就是完善的内部业务流程,并能保证业务流程的流畅和严格执行。但在实际中,很多施工企业的内部业务流程形式重于实质,很多管理人员甚至认为“走流程”就是走形式,而忽略了业务流程控制的意义。或者有的施工企业存在领导个人权威凌驾在公司制度之上的现象,公司制定的各项制度有时处于随意变动和更改的状况中。
  4.内外部信息沟通不良
  我国很多施工企业对于公司外部信息掌握的渠道狭窄,对于公司内部信息的反映十分迟钝。由于信息沟通机制的缺失,使得一个信息在经过层层传递之后,到达决策层手中的时候,信息已经严重滞后或失真,容易引起决策失误。
  5.内部控制监督检查机制失灵
  通常而言,施工企业都建立了审计委员会,并设置了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但是审计部门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有的施工企业的内审部门在发现了公司存在的问题后,虽然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往往不会引起公司管理层的关注,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无法得到发挥,从而使得内部控制的成效大打折扣。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作用的发挥需要取得公司管理层的强力支持,并且能经受外部审计的监督。
  三、建设与完善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
  1.改善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第一,完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下,施工企业监事会、内部审计部门以及独立董事的作用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一是完善监事、独立董事的选举机制,确保监事会成员和独立董事能够对董事会的决议形成有效地制衡。二是强化董事会的职能,要保证董事会成员与经营管理班子之间的重合度保持在一定的比例之下,才能确保董事会更好的发挥作用。
  第二,优化施工企业组织结构。施工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的前提是对组织结构进行梳理,将组织结构梳理之后,再按照组织结构中岗位的设置对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避免职责出现重合,也要防范岗位空缺的出现。施工企业要保证任何一项业务都有明确具体的责任人,这样才能避免管理效率的低下,促进管理效能的提高,而且还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方便员工在自身的岗位上发挥作用。
  2.强化施工企业风险管理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根据这个决定,我国施工企业在未来市场中所面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任何一个施工企业不会因为规模扩大之后经营风险就会降低,相反,国家对于施工企业的要求更加严格,建筑质量终生负责制的实施,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地位的挑战也更加激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要想最大化的防范风险,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第一是施工企业管理层应当拥有战略性全局性思维,从公司战略的角度来思考公司经营管理中所面临的风险;第二是员工应当从具体的工作中树立局部性的风险意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任何细微的风险之处都不能放过,防微杜渐,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二是构建风险管理机制。施工企业的风险,无处不在,因此一旦风险来临,将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因此,施工企业应当构建起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如安全管理制度、资产风险管理制度、风险预测、分析、评估制度,风险应急制度等等,以构建起预防风险的长城。
  3.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是完善内部控制标准。很多施工企业之所以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就在于内部控制的标准不统一,执行起来十分不便,因此,施工企业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的客观实际状况,制定出一套完整统一的内部控制标准。
  二是加大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的力度。第一强化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利。如可以让内部审计机构接受外部质询,还可以让内部审计机构接受内部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的双重领导,避免单独领导导致的审计失灵的情况,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效。第二是施工企业可以采取强制审计的方式,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强制审计的对象是内部控制的运行是否有效,如果强制审计不合格的,将限期改正。
  三是将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与部门或者个人的绩效挂钩,让落实内部控制制度良好的部门或者个人获得物质上的奖励,同时,对于落实不好的部门或者个人,予以必要的处罚,以提高内部控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结论
  由于受到传统企业经营思维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施工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施工企业解决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从主观上来说要提高内部控制意识,从客观上来说,要完善相关内控制度,提高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
  参考文献:
  [1]景春色.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0(3)
  [2]张在新.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完善策略[J].财经界,2012(1)
  [3]曹玉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416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