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生态视角的京津冀协同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晨筱等

  [提要] 21世纪以来的协同创新出现了一些不同于20世纪的新变化,即不再仅仅强调构建创新网络,而是强调构建创新主体互补共生的创新生态系统。本研究指出构建京津冀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分析三地协同创新的基础,并给出构建优化京津冀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对策建议。
  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京津冀;创新基础;对策建议
  基金项目:华北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性计划项目(项目编号:X201412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4月23日
  京津冀是我国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汇集了全国1/4以上的著名高校、1/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3以上的两院院士,拥有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14家国家级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但与珠三角、长三角相比,强政府弱市场、创新资源流动、整合不足、协同创新能力较差。
  一、构建京津冀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一)创新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是在自然界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的统一整体。类似自然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之间、创新主体内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一个良性生态循环有机体。创新生态系统包含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创新主体指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政府等要素在内的各种行为主体;创新环境指影响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发展和演化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包括创新政策、创新科技、创新市场、创新文化等。
  创新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征:1、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创新生态系统各要素是一个不可分割、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协同的整体,它们通过一定的机制相互连接,形成“整体大于全部要素总和”的创新效果;2、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性。创新系统不是静态的,为了适应市场、社会瞬息万变的需求,它时刻需要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的交换,通过对信息的获取解读,不断地进行自我的调节,以达到系统内外的平衡;3、创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为创新生态系统基本要素的企业、高校、政府与连接各要素的市场、政策、法规之间是相对稳定的。为应对市场波动、需求减退等问题,只有具备稳定性才能使得生态系统能够完好地保持发展下去。当然,这里的稳定性是相对稳定,是相对于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的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
  (二)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重要性。在世界区域加快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京津冀地区在许多方面凸显出三地区联动发展的优势。同时,许多问题也在这一进程中暴露出来。首先,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对周边区域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城市间尤其是中心城市间的关系日趋重要。城市群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城市的集合,未来将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京津冀城市群作为我国首都城市群,其内部的协同、合力发展至关重要;其次,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三方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京津冀虽然就相互协作发展初步达成共识,但由于地区尤其是京津定位尚不完善,协同发展的力度不够。各城市的功能、分工协作、产业布局离不开京津冀各方的共同支持,困扰这一区域的雾霾、水资源与环境问题,也迫切需要城市群周边地区的协同;最后,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与天津一起两个特大城市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们在环渤海地区,乃至在全国都具有重要作用。而在京津冀三地区城市化进程中,许多问题正日益显现,如北京城市功能过于聚集、人口增长过快等;京津冀三地分工不够合理,区域内发展落差比较大;大中小城市发展不协调,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等,对京津冀三地共同发展及协同创新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所以,京津冀三地区应优势互补、互动合作,通过协同创新来实现三地的共同发展和进步。京津冀协同发展于2012年2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其目标是要实现三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的协同发展,即形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二、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基础
  目前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雷同、资源分配不合理,北京产业资源过剩而发展空间受限、河北一直处于“反哺”北京的状态、天津的城市化建设还有很多功能缺失,各区域发展都受到其“短板”限制,各区域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突破。
  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主体、以政府为主导的创新服务体系和以政策、制度为核心的创新环境共同构成了京津冀创新生态体系的基础要素,是生态体系得以存在和运转的必不可少的基本点,三要素之间的协同与作用方式构成了创新生态体系的运行结构和发展方向的基础。
  (一)创新主体。企业创新能力相对不强,高校创新实力分布不均。京津冀企业创新活动普遍性差,研发机构资源匮乏,市场化的创新程度较低。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河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D(研究发展,简称研发)经费支出仅占全国的2.75%,同时R&D项目数也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为全国的2.63%。在京津冀区域范围内,河北企业创新能力与京津地区同样存在很大差距,虽然河北的R&D全员全时当量与北京、天津相当,但创新产出远低于京津,2012年河北的有效发明专利数为3,358件,不及北京的1/4、天津的1/2。(表1)
  高校作为支撑京津冀科研创新的创新源,在分布方面相当不均,河北高校的科研能力远远落后于京津地区。京津冀高校数量为257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5%,三地区211院校占全国的27.7%,可见京津冀在高等教育方面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但从区域内部来看极不平衡,天津211高校4所,河北仅一所,北京26所;2012年北京的R&D课题数量为69,557项,约为天津、河北的4倍,北京高校有效发明专利21,859件,将近天津的7倍,河北的15倍。因此,一方面京津冀的教育科研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京津冀内部北京一头独大,教育水平严重失衡。(表2)   (二)创新服务。近年来,京津冀各城市都围绕各自产业发展及科技创新需求,出台和部署了一系列健全区域创新服务体系的政策文件和行动工程,以政府为主导的创新服务体系渐趋完善。尤其北京的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最具特色,领先于京津冀其他区域。在各地创新服务逐渐完善的同时,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各个政府在跨界公共事务治理中存在着行政区划的体制性障碍,地方政府各自为政,缺乏对整体区域利益的考虑;其次,创新生态系统的完善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的支持,而京津冀地区的金融机构为各创新主体提供融资服务的效率,近几年虽取得了稳中有进的发展,但仍有待提高。另外,近年来京津冀三地为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水平都大力发展了创新生态园区,但三地实力相差悬殊,资源分布严重失衡,协调合作体系尚未健全,因此其科技中介服务仍处于较低水平;最后,京津冀区域合作之间缺乏制度上和法律上的保障。
  (三)创新环境。政策红利逐步显现,吸引创新资源的竞争力加强。首先,近年来京津冀各地政府非常重视区域创新合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支持与鼓励,如唐山、秦皇岛、廊坊等地纷纷出台在科技、人才、产业方面的政策,加强与北京的创新合作。在政策的引导带动下,三地区近年来开展了一大批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其次,随着“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外商在这两大区域的土地、劳动力、基础设施等的投资成本在逐步提高,外资北移以及地区间产业转移的势头逐渐加快。国家对于京津冀区域发展的重视与日俱增,目前三地区相继通过政策支持来吸引全国乃至世界的创新人才、创新企业、创新资金等资源,要加快创新要素的集聚和整合。
  三、构建京津冀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对策建议
  (一)京津冀区域间的创新生态应强调体制、功能和生态导向联动模式的综合运用,并在推动“联动”的不同阶段、不同情况下有所侧重。能否实现具有生态特性的京津冀区域间互助的协同创新,关键在于能否达成创新生态圈“联动”的内在动力机制。产业一体化是协同联动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三地要按照资源互享、政策互惠、功能互补、融合互动原则,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制定产业布局规划,理顺产业发展链条,统筹产业承接平台和功能园区建设,打造高端优势产业集聚区。
  (二)探索建立京津冀协同创新合作综合改革试验区,促进各领域基础设施、信息、人才等对接交流。深化商贸、会展、旅游等行业协作,加快构建统一开放大市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的机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与北京中关村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强化应用研究和成果孵化转化,促进创新资源加速聚集、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三)京津冀应突出优势产业,集中创新资源。要有的放矢的加快河北地区的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同时加快将北京受限的高新技术产业向周边扩散,带动周边创新的联动发展。在整个区域形成以科技带动工业,以工业反哺经济的良好态势。同时,要营造一个创新的环境,努力在这种氛围中将京津冀联动创新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加强京津冀地区的产、学、研合作,能够实现创新的研究和创新的开发、应用的有效结合,能够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所以,京津冀地区,特别是河北地区的企业,应根据自身产业技术需求,同京津高校、科研机构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区域性的协同创新联盟。
  (五)三地政府需积极合作。根据地区创新特点、优势、问题、需求,逐个攻坚,循序渐进,制定适合本地区的财政、技术创新、人才等政策,努力引进外部先进的技术、企业、人才,从最基础方面打牢创新根基,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吕玉辉,丁长青.基于生态意义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演进[J].技术经济与创新管理,2006.3.
  [2]张劲文.首都经济圈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模式与路径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3.8.
  [3]何恬,刘娟.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8410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