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产城融合视角下济南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时长娟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济南市正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初级阶段,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是新时期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济南进入发展新阶段,不断优化提升城市功能的迫切需要。文章以产城融合的视角分析济南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并指出基于产城融合视角下济南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产城融合,济南,新型城镇化,路径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新型城镇化强调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要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产城融合就体现了这些重要思想。
  1引言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城镇)融合发展,一般经历三个过程,首先“产城一体”,城市要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产业也能支撑城市的初步发展,其次“产城互促”,城市的发展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集聚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最后“产城融合”,城市和产业的紧密联系,互相促进,互相融合。产业区和生活区没有明显的界限,而是融合在一起。城市无论大小皆适合人类就业和居住生活,产业无论规模大小能产生满足地区需要的经济价值和具备长久的发展空间,最终实现产业和城市共赢发展。
  1.1产业集聚是城镇化的前提与基础
  城镇化的本质在于产业、要素、人口在一定空间的高度集聚,其中,产业的集聚是人口与要素集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关联产业的衍生,越来越多的农民被引导到第二产和第三产就业,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也逐渐向这一区域集中,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开始了城镇化建设。另外一方面,新型城镇化需要政府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各方面投资予以保障,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财源作后盾,这就需要加快产业集聚,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1.2城镇化建设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助推器
  城镇为产业发展提供资源、平台和集聚空间。非农产业有着强烈的城市区位指向,它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具有比较优势的自然资源、较好的区位优势和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城镇既提供自然资源、劳动力等一般生产要素,同时又汇集人才、信息、科技等高级生产要素为企业所用,促进产业创新技术、优化结构和集约发展。而城镇在空间的集聚和扩张,除了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外,还扩大市场需求,创造发展环境上的外部经济效应。
  2济南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城镇化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城乡差别较大
  新型城镇化不但是城镇人口的增加,还是城市对农村施加影响的过程,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查阅相关资料显示,2014年济南市有150多万农民工和大量城镇外来常住人口,处于“半市民化”状;城镇建设管理水平总体不高,发展方式粗放、土地资源浪费、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离宜居、环保和生态友好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2.2区域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偏弱
  县区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实现协调发展,互促共进,是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由于济南各区县在经济转型、产业培育、载体构建、优势发挥、资源利用等诸多方面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小城镇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缺乏有力产业支撑,对人口的吸引力和聚集力不强。根据统计,商河县与济阳县的城镇化率在仅在30%,有些地方比这还要低。
  3产城融合视角下济南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3.1政府引导,建立科学完善的规划体系
  产城融合,属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范畴,由于工程量大,资源消耗多,并且其成果在较长时期内具有不可挽回性,因此要在政府引导下,对城市功能结构、用地布局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真实做到利用产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性,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3.2要以资源集聚带动产城互动
  要充分发挥城镇化的集聚效应,简单地说,就是由人口和资源向城镇集中,形成城镇的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最后实现要素和资源的集约利用、科学发展。另外一方面,要以业兴城,城与业融。产业发展方向与城镇要素结构相符合,城镇化建设需求与产业财力支撑相匹配;城镇设施供给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产业区域分工提升城市功能效益。
  3.3以人为本,人城相融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进城镇化建设,就要保障人的权利,促进人的发展。这就要求城镇人居环境系统设计科学,生态良性循环,产业支撑有力,人民安居乐业;农民市民化后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生存和发展权益要充分保障;城镇化中农民的利益分配要均等、风险承担适量,人城能共容、共融和共荣。
  总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实施产城融合,以“人”催生产业升级和城市嬗变,以产业促进人口集聚和城市转型,以城市实现“人”的城镇化,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等多赢的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高效、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慧.基于“产城融合”的乌鲁木齐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
  [2]何玉芹,文丽红.论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以湖北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为例[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4):64-67.
  [3]王永泽.山东省十七地市城镇化质量分区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3(1):32-33.
  [4]郑永娟.加强产城融合 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4):108-1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70385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