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口调查制度方法的发展与完善刍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东安

  摘要:人口数据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基本的要素信息,因而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十分注重人口数据的科学采集。建国以来,我国开展了6次大型人口普查,进行了4次1%人口抽样调查,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2010年实施了《全国人口普查条例》,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10年1次的普查,并在2个普查年份之间开展1%人口抽样调查,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我国人口制度的发展。人口调查制度处于不断的调整与提升,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但不能忽略人口调查制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关键词:人口调查制度;调查方式;发展
  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提出与开展,使按照人口分布进行调整的相关因素成为了社会发展进度的主要方向。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各界,对人口调查资料的广泛程度与深入程度都提出了新的需求。人口的分布情况与社会基础设施建立、建筑事业发展、土地资源分配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人口调查制度尽可能的完善,同时做到扩大范围与提升精细度,以符合社会各界所需。文中以2015年海宁市1%人口调查为例,简述调查制度的发展亮点及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问题提出对策。
  一、人口统计调查的新亮点
  (一)调查方式体现智能化
  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将以往的纸质调查方式革新成手持电子数据设备入户登记,从而实现调查数据的采集、报送、处理等手段的智能化。据调查员反馈,智能化的登记方式存在以下几个优点:一是审核及时,在调查登记过程中,电子设备会自动进行审核提示,减少审核阶段时二次询问的情况;二是填写方便,增强了某些指标的可填性,如户口所在地址,一年前常住地,可以通过逐级选择填写;三是不易漏户,摸底表和登记表紧密关联,因而在登记阶段可以及时查看未登户及调查进度,有效防止漏登;四是省去编码时间,以往纸质登记时,需要编写非专项编码,而使用电子设备后自动生成所有非专项编码和部分专项编码。总之,较以往纸质调查方式而言,智能化调查方式的优势十分明显。
  (二)报送方式彰显信息化
  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首次引入了调查对象在互联网上自主申报。从我市经验来看,互联网自主申报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自主申报的意愿不强,全市4329户仅有36户最终在网络申报;二是网络申报界面不够友好,如输入数字界面必须切换到英文状态,与实际操作习惯不符合且未提示;三是自主申报质量控制不易,调查对象易对部分专业性强的指标发生理解偏差或漏填;四是自主申报时间过长(填报2~3人的户时间在30分钟左右),影响调查对象的积极性。互联网主申报虽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但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入户难的问题,减少了调查员的工作量,推动我国人口报送方式的新发展,彰显了信息化报送方式的优越性,是一次十分有益的尝试。
  (三)调查内容突出时代性
  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针对二胎政策的实施,设置了反映生育意愿的指标;针对社会老龄化日益严重的问题,设置了老年人健康状况和主要生活来源的指标;针对城镇化发展进程,设置了城镇化水平的指标,如工作情况,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情况等;针对城镇化发展质量,增加了一张村级表,设置了医院分布,学校分布,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情况,饮用水来源,市政排水情况,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等指标。这些指标的设置,突出了调查内容的与时俱进,突出了调查内容的时代性。
  二、人口调查统计存在的问题
  (一)小区划分方法不科学
  目前我国人口调查实行的是普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制度,在抽样调查年份会涉及到调查区划分与抽样的问题。现阶段,采用的是划分成标准化调查小区的方法,这种方法有效地保证了所有调查对象都有被随机抽中的可能性,但是存在的缺陷不容忽视,在人口变动剧烈,拆迁新建频繁,人口分布不均,人户分离严重的新常态下,将村级调查区划分出满足80户,250人口登记的标准调查小区,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前期摸底,就会丧失抽样调查应有的优势,如若遇到流动人口变化大的区域,就算进行了细致的摸底,在正式入户调查时,抽中小区的调查人户数仍会达不到标准的要求。
  (二)数据推算方式不完善
  此次1%人口调查是以全省为总体,以地级市为子总体,所以海宁市作为县级在人口推算上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省级进行推算,再将推算结果核定给各地市,地市根据调查数据结合人口相关行政记录数据情况估算各县市的人口总数,城镇人口总数等,但是出生人口、死亡人口、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相关性的指标由于推算难度很大,不能核定反馈到县一级,不利于县级部门做一些数据资料的开发研究,不能为人口相关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公共设施的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县级无法独立推算,更不能对镇一级推算,从而无法满足乡镇尤其是创建小城市的乡镇对人口数据的需求。这样导致县级以下只有调查的权利与义务,不具备使用权的一个调查机构。
  (三)部门配合措施不给力
  随着公民日益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入户登记调查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各级政府方面的重视,与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的配合与理解。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海宁市统计局得到了计生局、卫生局、公安局、民政局和新居民局等多个部门在提供人口相关行政记录方面的大力配合,但是调查工作只有统计部门在单独进行,公安与计生部门从不直接参与。同时由于公安等部门出于保密的需要,所提供的行政资料是纸质的,因而对这些资料的使用上还是不够方便,所起到实际应用效果有限。
  (四)经费保障机制不通畅
  多年的人口调查工作经验表明,经费充足的地区调查工作的积极性偏高,数据质量偏高,反之则不然。如何保证调查工作进行的经费是现在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就目前我市财政机制而言,下一年的经费需要在上一年度的10月份左右提出预案和申请,但是由于抽样调查的工作量的不确定性,不能精确算准经费,如果多算则会被列为预算考核不合格,如果少算则不能满足调查的需求。加上近几年调查的各项成本,如两员补贴,购置入户调查纪念品等都在逐年上涨,因而通畅经费保障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三、改善人口统计调查的措施
  (一)优化小区划分方法
  优化调查小区划分方法是建立科学的人口调查制度的重要环节。优化小区划分方法需要多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本文基于海宁基层特点出发,提出一种比较可行的对策:先将整个村划分成若干个调查区块(划分至适合画建筑物分布图且人户数为标准规模的1.5~3倍左右后抽取调查区块编号;根据抽中的区块的建筑物分布图抽取调查起点的建筑物编号(高层建筑物抽取起始调查住房单元号),以抽中的调查起点为第一户,按照建筑物编号和住户单元编号顺序调查至标准规模(80户,250人)为止,这样一定程度上既可以减轻小区划分的工作量,又可以解决因人口剧烈变动导致的样本代表性不足的问题。
  (二)完善数据推算方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县级及以下政府对人口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县级以下取得科学有效的数据是十分有必要的。不过,数据推算还需要涉及样本的代表性问题,需要考虑到调查结果和数据推算的科学性,在现今调查制约条件下,对调查的目标指标、置信区允许误差进行计算。省级和国家级调查机构在制定调查方案时,需综合衡量调查工作量和数据有效取得的基础上,完善县级及以下数据推算方法制度,指导各县市进行人口数据资料开发和应用。
  (三)增强部门配合程度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部门各自为政,纵强横弱、条块分割,甚至相互掣肘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体现在人口统计上,就是各部门之间人口数据共享制度至今没有建立,“信息孤岛”问题严重。人口调查机构与各人口管理相关部门的行政记录,能通过现代化和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对接(将行政数据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共享),减少重复登记一些相同口径的指标,达到既保护个人隐私,又可以减少工作量为目的,同时也为数据资料开发与验证提供必要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日忠.浅议完善人口统计调查制度[J].现代经济信息,2010(13).
  [2]樊佳佳.人口常态化统计方法初探[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5(08).
  [3]郭震威.推动制度创新提高人口统计质量[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9(03).
  (作者单位:海宁市统计普查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78181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