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甘肃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反贫困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余吉玲

  摘 要:以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促进区域发展是新时期我国依据贫困现状提出的扶贫战略。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的反贫困问题与政治、宗教、文化因素相互交织,呈现出反贫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深入分析贫困片区少数民族的反贫困问题,才能够为民族工作和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集中连片;少数民族;贫困与反贫困
  中图分类号:F9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3-0062-03
  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根据我国贫困人口的区域分布,纲要明确将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困政策的西藏、四省(四川、云南、甘肃、青海)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明确为中国未来十年扶贫攻坚的主战场[1]。甘肃有58个县(市、区)分属六盘山区、秦巴山区、藏区3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六盘山片区和四省藏区片。贫困是甘肃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呈现出贫困面积广、贫困人口多,程度深的特征,甘肃民族地区也是全省扶贫攻坚的难点和重点地区。因此,深入分析甘肃少数民族贫困原因,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甘肃贫困片区少数民族贫困现状
  贫困是甘肃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呈现出贫困面积广、贫困人口多,程度深的特征。甘肃有58个县(市、区)分属六盘山区、秦巴山区、藏区3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加上17个插花型县区,贫困地区几乎覆盖了所有市州。
  根据相关统计,2013年甘肃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18个民族县(六盘山区和四省藏区)。按片区分布来看,六盘山区集中了9个民族县68.38万人的贫困人口,占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总数的77.9%。其中,临夏回族自治州贫困人口57.87万人,占全州农村总人口的33.29%;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贫困人口10.51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33.83%。四省藏区集中了9个民族县19.31万人的贫困人口,占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总数的22%。其中,甘南藏族自治州贫困人口13.68万人,占全州农村总人口的24.39%;天祝藏族自治县贫困人口5.63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32.9%;从县市的分布来看,民族县贫困人口最多的是东乡县,达到11.76万人,贫困发生率为41.9%;其次是临夏县,贫困人口为11.6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2.43%;第三是张家川县,贫困人口为10.51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3.83%。贫困人口最少的是玛曲县,为0.49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2.6%;其次是碌曲县,贫困人口为0.59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0.92%;18个民族贫困县中贫困发生率在40%以上的有1个县,贫困发生率在30%以上的有8个县,贫困发生率在20%以上的有6个县。2013年,全省民族地区脱贫人口26.65万人,贫困面由40.64%下降到31.17%,下降了9.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近3个百分点(全省贫困面由33.23%下降到26.51%,下降了6.7个百分点)[2]。
  二、甘肃集中连片贫困区少数民族贫困特点分析
  (一)贫困的绝对性
  甘肃省民族地区大多地处高寒、多风、干旱、物质迁移迅速、外力侵蚀强烈的生态脆弱地区,干旱、风沙、盐碱与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频仍。恶劣的自然条件导致农业生产收入低,多发的自然灾害使得原本脆弱的少数民族农户更容易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中。甘肃省民族地区大多数贫困人口尤其是特困人口几乎都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的北部干旱山区和西南部高寒阴湿山区两大贫困片带上。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扶贫难度大、成本高[3]。临夏是全省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地方之一,是全省集中连片扶贫攻坚难度最大的片区。全州贫困人口达90.02万人,占全省的11%,贫困面达52.04%,8个县(市)均被列为国家六盘山扶贫攻坚特困片区,90万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60万,是贫困中的特困。
  (二)返贫率高
  甘肃集中连片贫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大部分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地处干旱、高寒贫困片带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因灾、因病、因学、因婚丧嫁娶返贫问题十分突出。即便是一些家庭在政府多年的扶持下摆脱了贫困,但生产生活条件尚未根本改变,可持续发展能力有限,难以巩固已有的发展成果,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疾病及孩子考上大学,这些家庭就会返回贫困。比如,孩子高校学费、生活费每年至少1万元,农村家庭父母往往四处举债,毕业后就业形势严峻,极难脱贫致富。另外,在西北农村因婚丧嫁娶返回贫困的现象极为普遍,例如,积石山县普通农村家庭迎娶新娘要花十多万,贫困山区接近20万,这对于一个贫困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直接造成一个家庭的贫困。
  (三)贫困的多维性与自我发展能力缺失
  2010年第20个《人类发展报告》提出了多维贫困指数MPI,贫困的维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有收入不足等经济指标的范畴,还涉及到健康与营养状况不良、受教育水平和技能低下、谋生手段缺乏、居住条件恶劣、社会排斥及社会参与缺乏等诸多方面。甘肃贫困片区少数民族贫困的多维性,是指贫困不只表现在以贫困线衡量的基本生存方面,还包括环境、健康、教育、医疗以及其他基础生存条件、公共服务水平、人口素质等多各方面的短缺。甘肃省贫困片区内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差,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省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整体性贫困现象比较突出。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以及国家反贫困政策力度有限、社会保障不足等原因,甘肃片区少数民族人力资本的文化知识与生产技术含量普遍比较低,外出就业能力差,自我发展能力严重缺乏,表现出多维贫困导致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缺失,自我发展能力缺失又进一步加深了多维贫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78556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