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县域内全域旅游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孔维虎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战略举措。城乡统筹需要在各个领域全面推进,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城乡统筹和旅游发展均是由许多要素通过彼此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系统,两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在城乡统筹和旅游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但是以全域旅游来推动城乡统筹的较少。截止2015年,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中的区县市提出“全域旅游”发展计划或实施方案,譬如浙江、山东、福建等地的全域旅游都有自己的特色。
  关键词:全域;旅游;模式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4.008
  1问题的提出
  1.1现状
  绍兴最早在2008年提出“全域旅游”,通过《绍兴全城旅游区总体规划》推动5A级景区的创建。但迄今为止,由于地域的特殊性,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模式可以参考。全域旅游发展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是针对传统旅游行业,以及旅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变化、新问题、新趋势进行的系统创新。从体制观念、产品观、产业观、服务观、营销观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钟山区是六盘水市辖的县级行政区之一,总面积478.99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彝、苗、白、布依、仡佬等31个民族,常住总人口60.68万。处于滇东高原向黔中高原过渡,黔西北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之梯级状大斜坡地带,属北亚热带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区,是“中国凉都”的城市中心,年平均气温13-14℃。境内自然风光绚丽多彩,奇山、秀水、怪石、异洞,与人文景观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贵州西部喀斯特瑰丽奇观。钟山区位于川、滇、黔、桂结合部,贵阳-昆明两大城市中心点。钟山区地形地貌独特、自然资源丰富。作为三线基地,钟山工业基础相对雄厚。
  钟山区在2015也提出了全域旅游的战略思路,紧紧围绕钟山区域内全景化体验、全时化消费、全业化融合、全民化共享,以“三变改革”为载体,通过“全民共建+全民营销+全民共享”,构建景区泛化的“大旅游”、市民休闲的“大市场”、产业升级的“大产业”,较好地统筹旅游产业与旅游事业的协调发展。钟山区结合“三变”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创新出了很多有别于东部、中部的全域旅游模式。
  1.2全域旅游的发展
  当前,旅游业发展已进入全民旅游和以个人游、自助游为主的新阶段。传统的以抓点方式为特征的景点旅游产业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要求我们对旅游发展战略进行再定位。在景点旅游模式下,封闭的景点景区建设、经营与社会是割裂的,有的甚至是冲突的,造成景点景区内外“两重天”。县域内全域旅游研究就是要改变这种格局,将一个小区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运作,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一体化,做到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
  为何越来越多的县市热衷于全域旅游概念,这么多的县市提出全域旅游概念,是不是都适合,什么样的县市又适合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又该走什么样的模式路线。这个是大家一直思考,需要提炼总结的课题。
  2钟山区旅游发展模式
  钟山创新“旅游+三变+扶贫”模式,把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打造国际标准旅游的休闲度假城市,走“生态―休闲、养生―度假―避暑”的路子。
  3.1区位优势
  一是六盘水市钟山区处在滇、黔、桂三省区边缘结合部,处于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带的中心节点位置,便捷的交通网络和位置取向,把我区与三个省会城市紧紧地联系起来;
  二是钟山区处于南贵昆经济带西部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六盘水市,这一地区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煤炭――钢铁原材料生产基地,比较优势突出,六盘水铁路交通枢纽的建成,使本区成为六盘水、毕节、黔西南三地市的物流中心,成为该地区的区域中心和发展带动点;
  三是处在六盘水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中心城区,有市场、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的比较优势和发展城市经济的良好条件。
  3.2气候优势
  钟山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区,气候较为特殊。按照气象学四季标准划分,则为既无酷暑,又无严寒,常年无夏,春秋相连,人们常表述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气候宜人”,表现出典型的贵州西部高原气候特征。对于开展休闲度假和避暑观光、体育竞技、探险(攀岩、洞穴)与考察等旅游活动十分有利。
  气温:年平均温度12.3℃,极端最高温度31.6℃,极端最低温度-11.7℃,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246℃,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0.1℃。
  降水量:年均降水量1182.8mm,降水量最少月(1月)为17.6mm,降水量最多月(6月)为243.7mm,降水量超过l00mm的月份是5至10月。
  日照天数:年日照时数在1253―1556小时之间。
  无霜期:无霜期在230―298天之间。
  湿度:年均相对湿度81%。
  3.3旅游资源优势
  3.3.1名胜风光
  名山―韭菜坪:位于钟山区大湾镇海戛村,山上长有野韭菜,山脊和侧坡上呈现一处处缓平地带,故名。主峰距中心城西北约90公里,海拨2900.3米,为贵州省最高峰,素有“贵州屋脊”之称。
  3.3.2喀斯特景观与洞穴
  (1)水城溶盆峰林区景观:上钟山、下钟山、凤凰山、石龙、笔架山公园、龙凤地宫、麒麟洞、清华洞、一线天(小三峡)、白鹤景区、双坝景区。
  (2)老鹰山岩溶洞穴地貌景观:神洞迷宫、石河景区、战备油库群、大白崖峡谷、石河水库、天然杜鹃林、石大人山、阴河洞、山间草甸、坡地牧场。
  (3)月照三岔河峡谷溶岩洞穴景观:月照景区、小山峡、月照、小屯、独山、赵家大箐、驼峰山、蟾蜍吞月山、伏狼山、大硝洞、老鸦洞、仙人洞、猴子洞、跳花坡、电站瀑布、大坝草场。   3.3.3现代人造景观
  人民广场、明湖公园、清碧公园、人民广场、荷城花园(包含凤池园、麒麟洞)、德坝大桥、铁路南编组站。
  3.3.4民族风情
  民族风尚、民族文化、民间音乐、民间工艺、民族习俗、民族节日。
  3.3.5近郊游景点
  白云山庄、红石榴山庄、桃源山庄、辰峰园、双龙科技观光园。
  3.4客源优势
  基于百度大数据,通过对18个城市做了出游意愿的调查结论显示:近50%的人把夏季的避暑度假作为出游的一个重要的动机,出游意愿很高;出游花费预算多,消费高,40%的游客在目的地的停留时间很久;出游方式上,近40%的居民倾向和家人一起出游,家庭游成为避暑旅游的主要出游方式。
  钟山区的客源首先来自四川、重庆、云南、两广、江浙等地夏季气温较高的地区;其次,国家对节假日的调整,使得城镇居民家庭在节假日出游的意愿非常高。
  4县域内全域旅游的几点建议
  4.1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机制
  加强旅游业的综合统筹,建立健全综合协调、联合执法、投诉统一受理、旅游安全综合管理等工作机制或者问责机制。加大政府宣传力度,把好资源亮出来,把优质服务拿出来,把从业人员素质提上来,把旅游相关收入升起来。
  4.2大力开发旅游产品
  近年,游客购买的生活类工业品在旅游购物中的比重已高达80%,因此,除了加强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农副产品为主的传统旅游商品的开发,还要加大生活类工业品等的旅游商品的开发。利用资源导向和市场导向,打造区域内拳头产品,打造特色购物街、特色工厂店等。对游客宣传促销,促进旅游商品的销售,使人们在旅游的时候得到方便轻松的购物享受。这些都是使旅游购物店、旅游商业街、旅游购物街呈现景点化趋势。
  4.3挖掘地域文化,扩大特色旅游资源,丰富经营形式
  文化是旅游之“魂”。因此旅游产业的发展,就要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每个地域都有它自身的与众不同,因此要打好文化这张牌。比如,六盘水市钟山区就有优秀的“三线”文化,这在其他区域都没有或者是无法比的,就可以在三线上下功夫,做足“三线”城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高度融合。
  4.4规划城市旅游公交路线
  当前,很多西部县域内公交已经形成网络,但是它的旅游公交线路几乎很少或者没有,根本谈不上网络。要发展全域旅游,就要像健全城市公交系统一样发展旅游公交,使游客能够很方便、在旅游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到达旅游目的地。
  4.5协调城市旅游、乡村旅游同步发展
  旅游业是集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的行业关联性很强的综合产业,旅游业在城市与乡村旅游现实中也存在二元差异,它们各有利弊。如何利用旅游使之成为纽带,把城市与乡村的二元结构破除,形成一个互补体系。因此,在规划区域全域旅游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到这个现实问题。
  5结论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是区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大举措;是遵循旅游发展规律,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推动旅游全面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增进人民福祉,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抓手;是提升文明法治素养,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实施县域全域旅游战略,对于统筹和引领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张齐,孙晓蓉.贵州特色乡村旅游成知名品牌[N].贵州日报,20091102(010).
  [2]沈宏.徽文化视野下的黄山市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0.
  [3]王婧.基于服务共享中心的乡村旅游运营模式及决策模型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1.
  [4]马丽敏.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下的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开发策略[J].农业经济,2014,(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78592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