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娟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中高职衔中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策略,最后提出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运用策略。希望能为各兄弟院校在中高职衔接课程教学中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会计专业;教学方法;中高职衔接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5.143
  教学方法论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但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法与学法中,教法处于主导地位。
  1 中高职衔中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1 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设置重复严重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生源来自于高中生(提前单招、填报志愿、注册入学)和中职职高(对口单招、注册入学、预科生)等。如果针对生源迥异的学生仍采用同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尽管有些院校将三校生和高中生进行分班教学,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三校生进入高职院校后,会重复学习一些专业课程,尤其是专业基础课程,重复学习率高达70%。
  目前,有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对高中生源和中职生源进行分开编制行政班,采用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但是,因为我国还没有建立中高职层次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加上中高职院校各自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此,导致了较多会计专业课程在中职学校学习,到了高职院校还要重复学习的现象。
  1.2 中高职衔接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
  中职教育的目的是能让学生直接就业,是能在生产经营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高职教育的目的是能让学生不仅能在生产经营第一线工作,还能进行简单的管理和设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基于此,中职教育中的重点就在技术能力的学习而忽视了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而进入高职后,与其高中生源的学生相比,其文化基础课程就显得很薄弱,使其对专业性强的课程学习理解就远远不如高中生源的学生。
  1.3 中高职衔接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现在,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是初中成绩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中很多都有对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正确等问题,从而导致了这些学生厌学,出现迟到、旷课和早退等出勤问题,即使在各种制度、家长和学校的各种压力之下到班上课的学生,也会因为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出现在教室玩手机和睡觉等不良现象。
  同时,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还有课程的重复学习,很多学生觉得课程都学过,尽管以前学得不是很好,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学生的热情不高,继而影响的是任课老师的授课激情,有些任课老师就觉得学生素质差、质量差等。
  上述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并存的,很难单独解决某个问题。通过对几所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和教师的调研发现,解决问题的主要路径是教师授课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等。
  2 基于中高职衔接视角探析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2.1 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策略
  (1)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熟练的职业技术,具有扎实的、较系统的会计专业应用知识的技术型人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职业领域能力与人文科学素养,能从事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的实现,要借助于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任课老师可依据具体的目标来选用适用的教学方法。
  (2)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为中小公司的收银员、出纳员、基层会计核算员等,其职业能力要求是:具有相应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基础实务操作能力;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为工商业、服务业、事业单位等各个行业的出纳、一般会计岗位、税务会计,有了一定经验后可能成为企业的会计主管。其职业能力要求是:具备较强的会计核算能力和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分析、处理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等。
  不同层次、不同课程、不同教学内容,应采用多样的、灵活的教学方法。
  (3)依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来源是初中生,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来源是高中生和三校生。高中生大多都参加过高考,学习过数、理、化等理科课程,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学
  能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而三校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欠缺,自学能力和接收新知识的能力较弱。
  学生的实际情况直接影响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应认真地分析所授课班级的学生情况,科学地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
  (4)根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有很多,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使用所有的教学方法。任课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选用教学方法时要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教学方法。
  (5)根据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用,受到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时,要在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等因素允许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发挥教学环境和条件的功效。
  2.2 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多用“提问式教学”。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应关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教师要多提问、多设定情境,把很多知识点通过提问的方式交给学生,使学生在不断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2)强化模拟实验训练,多用“分组式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赋予一定的角色,如四人一组,角色分别为:会计主管、总账会计、成本会计、出纳,分组完成会计模拟实验。在整个实验中,四个人之间处于一种互相配合状态,有分工、有协作。各组之间有竞争和比赛,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仿真的实战中获取知识。
  (3)开展校企合作,多组织课外教学。按照教学安排,学生在最后一学期要进行社会实践,该过程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学校和教师要经常走访学生的实习单位,关心学生的实践工作情况。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组织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去参观、认知,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去动手实践,从而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学习的兴趣,使其了解和认知学习的目标。
  (4)教学方法改革需要高素质的师资力量。目前,在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多数都是大学毕业后进入教学岗位的,从学校到学校,只不过是角色的转变,由学生变成了教师。而这些教师非常匮乏专业实践知识,在教学中也就是将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因而,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来提升专任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教师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储备资源。
  3 结 论
  总而言之,在会计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都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单独采用一种教学方法,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对应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会计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伍鹏.中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比较探讨[J].内江科技,2012(4).
  [2]李婧.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方法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1.
  [3]赵宪敏.会计教学方法的应用与思考[J].才智,2013(9).
  [4]曾军.浅析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方法现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
  [5]罗辉.中高职衔接班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机械设计基础为例[J].学园,2015(12).
  [6]杨春旺,林露娜.对高职会计教学方法改革的初探[J].商业经济,200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78692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