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析如何建立消防装备区域性维修保障机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东亮

  摘 要:区域公共服务水平是保障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虽然近年来我国的消防事业开展的如火如荼,但其均等化水平较低,消防建设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消防装备区域性维修保障机制是保证消防部门作战能力的基础,因此其建立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灭火救援任务的有效性。
  关键词:消防装备;区域性维修保障机制;规划布局;功能设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与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设步伐也逐渐加快,各个区域间的经济联动性逐渐提高,有效的提升了区域发展水平,同时也对公共消防服务一体化的推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主要详细分析了建立消防装备区域性维修保障机制的规划布局原则、评估方法、功能设置要求等,以此确保维修中心的科学建立。
  1 规划布局及评估
  1.1 布局原则
  1.1.1 区域优势原则。区域经济理论表明区位优势是全面反映一个地区投资环境的指标,所以区位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的投资价值。人力、经济、交通、开放程度、市场容量等都是影响区位优势的因素。所以将消防装备区域性维修保障机制建设在地理位置良好、经济引领作用明显的有优势的区位能够充分利用区域内的所有有利因素,从而为消防装备维修工作带来便利。
  1.1.2 规模优势原则。消防装备区域性维修保障机制规划布局的合理性是发挥其规模效益的前提,良好的布局有利于提升维修中心的整体维修水平,确保维修保障机制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其规模效益的因素不仅包括维修保障体系和消防装备配备的规模,还包括规划布局的维修保障资源的整合能力和对保障功能的替代能力。
  1.1.3 要素优势原则。维修人员的技术能力、维修设备、维修设施等要素都对消防装备维修实体的技术能力和业务发展有一定的直接决定作用。因此在进行规划布局时不仅需考虑区域优势,还应考虑要素优势,以确保维修保障机制可以实现其应有的维修功能以及业务活动。同时还应确保选用的维修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一定的维修经验。
  1.2 布局方案综合评估策略
  1.2.1 经济辐射能力。经济发展的辐射能力是评价一个城市是否为区域性中心的重要指标,评估的具体指标包括:一个城市的产业链是否在区域内呈延伸状态;调整该城市的产业结构后是否能对区域内的其他城市产生一定的联动反应;该城市的各个产业链的具体环节之间是否有一定的关联以及关联程度的大小;该城市的整体社会发展水平是否对其周边城市产生一定的影响。将消防装备区域性维修保障机制设立在区域性中心城市能使其借助当地的经济发展优势和社会发展能力发挥出一定的引领作用。
  1.2.2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是我国走现代化建设、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经之路,也是衡量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保证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一个城市的公共服务完善程度、政府职能转变、经济发展程度等都是衡量一个城市城市化进程程度的重要标志。将消防装备区域性维修保障机制设立在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城市可以充分利用该城市的交通、基础设备、环境条件等优势促进其装备维修保障水平的提升。
  1.2.3 城乡公共消防服务水平。推进公共服务建设不仅是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方式,还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要性保障。公共消防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项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间的公共消防建设程度逐渐加大,使得消防服务水平快速提升。鉴于此,一个城市的消防装备水平、消防基础设施范围以及消防组织建设程度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城乡公共消防服务水平。
  1.2.4 消防经费投入量。一个城市的消防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投入,因此当地政府在消防经费中投入的资金占其财政总支出的量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对消防事业建设的重视程度。若一个城市的消防经费投入占比和增长幅度都在逐渐升高,则可以此来评价其是否为消防事业发达城市,是否在区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1.2.5 维修经费的投入支出比。维修工程学认为,在运行有效的前提下增加维修设备、维修技术以及设施方面的投入会减少维修经费,其主要原因是提高维修相关因素完善性能有效日常维护、故障诊断的及时性,从而保证整个维修活动的效率。因此可以以此形成一个科学的相对数指标,以便于综合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消防装备维修业务建设程度和其维修活动的有效性。
  2 功能设置和运行模式
  2.1 相关功能设置
  2.1.1 技术检测功能。要提高消防维修装备的完好率,就必须建立落实科学的预防性维修制度,预防性维修中应具备的一项基础功能就是技术检测。由于消防装备区域性维修保障机制是消防维修保障体系中的高端维修实体,因此该机制中必须具备良好的技术检测功能,尤其需具备集成化程度高的专用系统和消防装备自动化的检测功能,以便掌控消防装备的技术运行情况并为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
  2.1.2 高端维修功能。消防装备区域性维修保障机制的高端维修功能的强弱关系到整个维修中心的整体效能,同时也是建立系统性、科学性的保障体系的关键内容。因此消防装备区域性维修保障中心必须在设施、设备以及技术等多个方面不断提高其排除高等级故障的维修能力,从而保证进口的高端设备的维修成本大大降低,同时有效解决维修周期长、需要返厂维修的问题,进而从根本上保证消防装备的完好率。
  2.1.3 技术指导功能。区域性维修中心的职能任务决定了其在区域内各维修保障实体中的技术主导地位,因此维修中心应不断发挥出其职能任务的特点,以其技术优势对维修保障工作加以指代,主要包括实习轮训、业务培训以及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等。因此维修中心应不断加强技术指导能力建设力度,不断丰富技术人员数量,通过多种平台提高技术指导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2.2 运行模式
  消防装备区域性维修保障机制的运行模式主要由特约模式和契约模式两种。特约模式是指维修中心应与生产企业间形成良好的合作模式,以协商约定的形式建立企业特约维修站,授权维修企业为维修站提供一系列服务,满足其正常运行要求。契约模式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消防部队为主体的保证消防任务可有效履行的实现消防公共服务的运行模式。
  3 结语
  公共财政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资金投入量的增加使得消防装备的数量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同时对消防装备的维修保障能力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笔者从布局原则、评估方法、功能设置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使建立消防装备区域性维修保障机制适应形势任务、推动消防装备建设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伟榕.如何构建公安消防部队消防装备维修体系[J].科技资讯, 2014(05).
  [2] 常松.建立消防装备区域性维修保障机制的基本思路[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4(08).
  [3] 袁国,亓廷顺.北京市消防总队装备维修保障力量建设的思考[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5(07).
  作者简介:周东亮(1970.04- ),男,山东济南人,本科,济南公安消防支队战勤保障大队,工程师,研究方向:消防装备、战勤保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78722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