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葛 明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政策的直接贯彻和执行者,其收入绝大部分为财政性资金,如果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不仅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影响到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带来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不满意,最终影响到社会和谐。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凸显出其无法替代的重要性,现就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提几点建议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审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一些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
  内部审计是在单位主要领导人的领导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定,对单位的经济活动和内部控制独立客观地进行检查、评价,并对其结果提出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服务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是加强内部控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强化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的需要;是促进内部管理向科学、严格的方向发展的重要环节。但目前行政事业几乎很少有领导人有着这种认识,部分单位领导对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不重视,甚至缺乏对内审工作的基本了解,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工作很简单,只是记录本单位内部的财务收支情况,不涉及到成本核算,没有必要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还有些单位领导认为近年财政部门先后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集中采购,行政事业单位不需要再开展内部审计了,这些错误认识的存在严重地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2.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不尽合理,独立性不强
  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设置的履行独立检查职能的部门,其任务是检查和评价单位的各种经济业务活动内容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财经法规,并对其所检查结果提出分析、评价、建议、咨询,其基础是具有独立性,没有独立的内审机构,内审工作就很难开展。但目前的状况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有限,因此很多单位都没有设置独立的内审机构,即使个别单位设置了独立的内审机构,但基本上也是由财务人员兼任,甚至部分单位根本就没有内审部门。
  3.内部审计制度健全不够完善,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
  会计监督是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对单位的资金运动和经营管理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这三方面的监督应相互协调,形成一套严密的监督体系。现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规范的内审制度,如何审,审后怎么处理,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内部审计工作仅仅依赖事后对会计活动进行再监督,很难做到事前控制监督,审核工作松散,随意性大,没有真正做到制度化、常规化,存在审核“死角”和问题“隐患”。
  4.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不够准确,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国内会计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知识经济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正逐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对传统的理念产生强大的冲击,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对审计人员、审计技术及审计准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仍然局限于会计导向型审计,审计人员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上;审计的对象主要还是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审计方法基本上是对会计科目进行逐笔审查,方法陈旧单一,效率低下。甚至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所开展的内部审计工作是按照领导的意图随意开展,既没有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也没有按照规章操作,因而常常使内部审计工作陷入无序状态之中,如超出职责范围审计、操作程序违规、审计方法和手段不当等,从而既影响审计的效率效果,同时也伴随着较大的审计风险的产生。
  5.审计人员的素质较低,不能很好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
  内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好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掌握审计、财务知识,更要掌握经济学及其它方面的知识。但是目前行政单位的内审人员大部分是由财会人员转任或兼任,虽然具有一定的财会知识,但由于缺乏内审知识,不了解内审工作的内容、程序和工作目标,严重影响了内审工作的质量,也削弱了内审工作的力度。面对现代审计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知识面的扩展,熟知国家的法律法令和经济改革的方针政策。特别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财会、统计、财税及计算机知识的定期培训和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审计人员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从实质上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现代知识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准的内部审计队伍。
  
  二、解决当前内部审计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几点建议
  
  1.提高对内审工作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不能削弱,只能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要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单位领导、财务人员和具体从事内部审计的工作者对搞好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适时调整内审机构组成人员,把内审机构置于主要负责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定期研究、部署和检查内部审计工作,听取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汇报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支持内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二是要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从制度上确保审计人员依法履行职权,维护执法公正。
  2.内审人员需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路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不能仅仅局限在对本单位财务工作的审计方面,而是必须要把定位点确立在为部门或单位领导的决策当好参谋助手,促进加强部门和单位内部管理,规范其各项财务收支行为,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因此衡量一个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成效的标准,不能只停留在查出了多少违纪违规问题和多少违纪违规金额,而是要看其在定位点上的作用发挥得如何。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搞好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用适应当前形势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处理审计工作中所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向本部门、本单位的领导提出决策依据和可行性建议,为领导的决策服务,把服务寓于监督之中。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后果,立足于帮助,使之改正或找出妥善的解决办法,恰当做出处理和给出建议。要正确地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不能只讲监督不讲服务,也不能只讲服务不讲监督,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而是要把二者统一起来。
  3.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行政单位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是搞好内部审计的基本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管理等职能。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成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特别是要与是财务、纪检等有关部门分别设立,确保内部审计人员独立履行内审职责。
  4.转变工作方式,实现事后披露向事前预防转化
  传统审计工作通常在事后进行披露,审计监督和查错纠弊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事前预防的作用较小。而在现代管理型审计模式下,内审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本组织完善管理、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益,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因此,行政单位的内审机构应参与事前决策,实行事前审计与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即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初始阶段做到防患于未然。
  5.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适应现代形势的需要,行政事业单位急需打造一支业务素质好、政策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业务骨干从事内审工作,以确保内审人员在新形势下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首先要严把审计人员入口关,选聘一批具有良好条件、较高素质的同志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其次要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后续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理论水平,以适应新形势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更高要求。
  (作者单位:辽阳市农机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430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