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支出效果经验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彭建平 张建华

  摘要:本文以1999~200,5年我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为样本,在对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途径细分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不同科技活动支出对其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对产品销售收入影响显著且产出弹性大;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对产品销售收入影响显著但产出弹性小;消化吸收支出有正向作用但不显著;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存在一定程度的负效应。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活动;自主创新;大中型工业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8)01-0060-06
  
  一、引言
  
  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先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大中型工业企业在我国技术进步中起到了排头兵、领头雁的作用,其创新能力反映出我国自主创新水平。近几年来,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占全国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比重一直保持在40%以上,2005年为2543.323亿元,占全国科技经费内部支出52.6%。2005年我国28567家大中型企业,设有技术开发机构的有6775家,占企业总数23.7%,技术开发机构9352个;200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为5527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为18292件①。因此,研究大中型企业研发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衡量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有多种视角,如研发投入、科技人员数量、专利等,其中研发投入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美国学者Zvi Griliehes将R&D作为投入变量之一,构建生产力增长模型,并从公司、产业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层次测度R&D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他利用1000家美国大型制造业1957~1977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R&D投入对提高生产率起重要作用(Griliehes,1986),后来进一步利用美国公司层面数据测得R&D的产出弹性为0.07(Griliehes,1992):Brand(1974)利用美国七个研究与开发密集型的部门中111家大公司1950~1965年期间研发支出与利润统计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得出研发支出对企业利润效果显著;Jaffery(1984,1986)运用1973-1979年432个美国制造公司数据,得出企业研发支出对公司利润与市值的影响显著;Coe和Helpman(1995)利用OECD22个国家在1971-1990年数据,采用5%、15%不同折旧率,测得R&D存量,得出OECD工业7国R&D对全要素生产率弹性为0.234、0.247,对OECD其他15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弹性为0.078、0.109:Comanor(1965)将企业销售收入作因变量,得出当企业销售收入在0.1、1、5亿美元等不同规模时,R&D投入产出弹性为1.39、0.61、0.54。
  国内学者姚洋、章奇(2001)利用1995年工业普查数据,采用基于C-D函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得出企业R&D支出对企业效率有显著正效应;何玮(2003)利用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支出,运用时间序列模型测得大中企业的产出弹性为0.35~0.44之间;蔡虹、高杰、许晓雯(2004)等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得陕西省制造业R&D产出弹性为0.438;王五祥、刘冰(2005)等利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方法得出我国R&D投入产出弹性为0.19181;程华、吴晓晖(2006)等利用年份/功效函数测得R&D投入产出弹性为0.079。
  因R&D支出仅反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等方面,而从自主创新的外延来看,包括三个部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R&D经费支出并不能真实反映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实际上,工艺的完善,产品性能的改善,成本的降低等均应是企业技术进步的表现,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内部经费支出、其他科技活动支出)其统计范围涵盖了R&D,因而更能反映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从企业实际情况来看,企业技术进步途径有多种,如内源性技术进步、外源性技术进步,而以往实证研究均没有将其进行具体细分。本文以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99~2005年数据为样本,组成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大中型工业企业各项科技活动支出的效果。主要创新是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支出进行细分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技术进步途径的效果,从而从更深层次探讨不同技术来源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出的影响,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同时,我们也认为工业企业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是反映企业自身的科研活动,消化吸收反映二次创新能力,购买国内技术支出反映国内技术的影响,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在一个侧面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定量探讨。
  
  二、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途径分析
  
  企业技术进步主要途径有:内部研发和外部研发、技术引进、购买国内技术等;另外,还可以通过物化在生产设备中的技术,以及通过人力资源的引进等途径获得技术。从实际情况来看,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工业企业技术进步主要通过技术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包含R&D)、企业其他技术活动支出等两个方面来体现。技术开发经费内部支出主要包括劳务费、原材料、固定资产购建、开发新产品、科技机构经费,其他技术活动支出主要包括技术改造经费、技术引进经费、消化吸收经费、购买国内技术经费。企业技术进步可以通过下面的科技活动投入产出图来表示(见图1)。
  
  
  从图1可知,企业技术进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经过长期的积累,提升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二是通过其他技术活动支出,如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支出、购买国内技术支出等途径提升企业技术水平。
  进一步分析可知,长期以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一直徘徊在1.5%左右(见图2),与国外同类指标相比,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强度严重偏低。再者,从大中型工业企业其他技术活动经费支出构成来看,技术引进经费反映我国对国外技术的购入,而消化吸收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对购入技术的吸收能力,也反映出企业二次创新能力。从图2中右纵坐标轴可以看出,长期以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消化吸收支出与技术引进支出比例一直处在0.07到0.15之间,虽然2005年这一比例得到较大幅度提高,达到史无前例的0.23左右,但与日本和韩国5~8:1还存在巨大差距。
  
  三、研发投入存量测算
  
  Nadiri,M.I.(1980)指出企业主体技术进步是靠以往研究开发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研发投入存量是企业主

体技术进步的重要参考指标。对R&D资本存量的估计一般采用永续盘存法。Hu,Jefferson and qian(2005),Crepon and Duguet(1997),Griliches and Mairesse(1984)等采用永续盘存法测算R&D存量,运用R&D存量测算其产出弹性。本文遵循这一思想,首先测算出各地区大中型企业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存量。
  对于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存量的计算,必须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企业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效果的发挥存在滞后期;二是企业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存在折旧。同时考虑二者的影响,则永续盘存法的计算公式为:
  (1)式中,IETDi,代表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存量,E代表各年度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s代表滞后期,ρ代表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各滞后期对当期科技开发经费存量的贴现比例,δ表示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的折旧率。即(1)式表示当期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存量等于上一期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存量扣除折旧后的余额与各滞后期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的贴现值之和。在实际研究中,我们很难得到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滞后期结构分布,一般以平均滞后期θ来进行估算,即s=θ时,ρs=1;s≠θ时,ρs=0,即可将(1)式直接写为:
  IETDi=Ei-θ+(1-δ)IETDi-1 (2)
  对于基期年份的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资本存量,可以采用(3)式进行估算:
  IETD0=E1/(r+δ) (3)
  (3)式中,r为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
  对于折旧率的确定,国内外学者一般采用15%折旧率进行核算,也有采用5%的。另有,D.L.Boswonh(1978)在《工业经济》发表一文中提出采用两种估算方法,即用技术使用年限的倒数和专利残存件数来估计㈣。在本文中,我们采用通用的做法,以15%作为折旧率来估计模型的结果。
  
  四、模型的设立和数据来源及其处理
  
  (一)模型的设立
  根据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有:Y=ALαKβ,其中y为产出,L、K分别表示为劳动和资本要素投入。α、β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A代表其他因素对产出的影响。罗伯特・索洛(Robert,Slow,1957)运用1909-1949年间美国数据,得出美国产出增长主要归因于技术进步,后来许多学者对技术进步进行了实证研究,有的将A进一步细分,得出技术进步具有不同产出弹性。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工业企业技术进步主要取决于企业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和其他科技活动支出等因素,并考虑到企业其他科技活动支出为技术改造经费、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购买国内技术支出等,考虑到技术改造支出主要形成固定资产,很难将其与固定资产投资分开,最终将技术进步设定为:
  A=A0(IETD)λ(EIT)μ(ETA)ψ(EPDT)η,
  其中A0为常数项,代表其他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的因素,IETD代表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存量,EIT表示技术引进经费支出,ETA代表企业消化吸收支出,EPDT表示企业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λ、μ、ψ、η分别表示对应影响因素的产出弹性。从而,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Y=A0(IETD)λ(EIT)μ(ETA)ψ(EPDT)ηLαKβ (4)
  对(4)式两边取对数,可以得到如下的检验等式:
  LnY=C+λLnIETD+μLnEIT+ψLnETA+ηLnEPDT+aLnL+βLnK+υ (5)
  (5)式中,C=LnA0为常数项,ν为随机扰动项。
  同时,考虑到消化吸收与技术引进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相关性,为考察产出对消化吸收支出的敏感程度,我们还考虑如下模型:
  LnY=C+λLnlETD+μLnEIT+ηLnEPDT+αLnL+βLnK+ν (6)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在研究中,我们依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9~2005年相关统计数据,并对各个数据作如下处理:
  1 产出指标Y。我们以各地区大中型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作为产出指标,其理由如下:该指标能较好地、反映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产品质量的好坏、成本的高低、性能的改善,从而间接地反映出企业技术进步,其单位为亿元。在处理过程中,按照各地区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将产品销售收入折算为1999年值。
  2 劳动力投入L。L为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当年的平均在职人数,单位为万人。
  3 资本投入K。本文选取固定资产表示资本投入,资本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考虑到年鉴仅提供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我们将其处理为不变价格的存量。根据国际上流行的永续盘存法,对各地区大中型企业年末固定资产净值进行如下计算:
  Ki=Ki(1999)+∑(△Ki(t)/pi(t) (7)
  其中,Ki为1999年的年平均固定资产净值,i表示地区,t表示时间;△Ki(t)年固定资产净值增加量,我们以相邻两年固定资产净值之差减去当年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中固定资产额得到;pi(t)为各地区对应年度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4 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IETD)存量。因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情况复杂,对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价格指数的估计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Jaffe(1972)在估算研发价格指数时,运用非金融企业中工资价格指数和GNP隐含指数,分别给予不同的权重来进行估算;国内学者朱平芳、徐伟民(2003)赋予消费物价指数权重0.5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权重0.45的基础上计算R&D价格指数。在此,我们沿袭朱平芳、徐伟民文中的权重比例,计算出各年度各地区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的价格指数,并运用历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各地区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数据,将其调整为1999年值,单位为万元,从而得出各年度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金额。关于其投入增长率r的计算,我们运用调整的各年度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不变价,

计算出相应年份的增长率,然后计算出算术平均值作为r值;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我们取θ=1,即先一年的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在第二年起作用,进而依据(2)、(3)对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的存量进行估算。
  5 技术引进经费(EIT)、消化吸收支出(EAT)、购买国内技术支出(EPDT)等数值估算。我们运用估算的科技活动内部支出所得价格指数,将各地区对应年份技术引进经费、消化吸收支出、购买国内技术支出折算为对应的1999年值,单位为万元,作为三者的投入值。对三者之所以不采用存量来估算,主要是考虑到外源性技术对企业的技术积累影响不大,但在回归时,考虑到其作用滞后影响,假定相应变量都滞后一年起作用。
  同时,考虑到我国统计年鉴中,在2003年对大中型企业进行重新界定,原有的大中型企业统计口径与新的大中型企业统计口径存在差距,根据现有的统计资料,无法将其进行重新调整,因此,我们在模型中引入哑变量。即:
  D=0,t=1999,2000,2001,2002
  D=1,t=2003,2004,2005 (8)
  依据(8)式和(5)式、 (6)式,最终将模型设为:
  LnY=C+λLnlETD+μLnEIT+ψLnETA+ηLnEPDT+αLnL+βLnK+θD+υ (9)
  LnY=C+λLnlETD+μLnEIT+ηLnEPDT+αLnL+βLnK+θ+υ (10)
  θ为哑变量的弹性系数。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考虑到西藏数据缺失较为严重,海南1999年数据缺失,因此,在分析中将这两个省份从样本中舍去;同时,考虑到青海2000年和2003年消化吸收数据缺失,我们按有关插补方法对其对应年份数据进行了插补,最终得到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
  
  五、实证检验
  
  根据(9)式、(10)式,运用前面分析所得数据,同时,考虑到运用的数据是各地区面板数据,因变量不仅受到我们所考虑的因素影响,而且还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如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等,因此,根据面板数据模型的基本原理,我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最终所得结果如下(表1):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存量弹性系数为0.462,即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存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将增加0.462个百分点;技术引进支出弹性系数为0.042,即技术引进支出每增加1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增加0.042个百分点;消化吸收支出产出弹性系数为正,但很不显著;购买国内技术支出每增加1个百分点,反而使产品销售收入下降0.018个百分点,在5%显著性水平下不显著。
  另外,我们还可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劳动力产出弹性为0.364,即从业人员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导致产品销售收入增加0.364个百分点;资本产出弹性为0.549,即固定资产净值存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产品销售收入将增加0.549个百分点。
  从模型(9)、模型(10)比较来看,消化吸收支出对产出虽有正的影响,但弹性不大,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消化吸收支出效果不理想。
  
  六、基本结论及其政策启示
  
  (一)基本结论
  本文以1999年至2005年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相关统计数据,运用固定效用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论如下:
  1 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产出弹性较大,且显著。从实证结果来看,虽然固定资产产出弹性系数大,但考虑到固定资产净值存量大,而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存量小,单位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存量增加导致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因固定资产净值增加导致的产品销售收入的增加幅度。
  2 技术引进支出效果显著,但弹性小。这一点与我们一般的观点有一定差距,值得我们对我国技术引进的政策进行深思。
  3 消化吸收支出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影响小且不显著,凸显我国大中型企业二次创新能力不强,消化吸收能力较差。
  4 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影响小但为负值。针对这一状况,我们猜测可能是与技术转移的方式有关。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我国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呈现明显的东中西梯度增加趋势,沿海地区一般不购买国内技术,主要从国外引进,而购买国内技术支出最多的主要是中西部,且主要是从东部地区扩散的技术,这样,中西部地区购买国内技术所生产的产品要与东部地区竞争,可能处于劣势。另外,长期以来,我国产学研脱节现象严重,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国内技术运用效果不理想等。
  
  (二)政策启示
  1 制定鼓励大中型工业企业加大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投入力度的政策措施。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研发强度较低,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通病。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其企业能在国际竞争中保持其竞争力,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企业研发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一直较大。因此,国家应制定一系列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激励企业从事科研活动,使企业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2 建立技术引进约束机制,防止企业盲目引进。从实证结果来看,技术引进支出产出弹性虽然显著,但效果较差。长期以来,技术引进一直被认为是我国追赶发达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一项重要举措,且存在大量盲目和重复引进。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的逐步缩小,技术引进支出边际效用将逐渐减弱。同时,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往往从其全球战略出发,向我国转移的主要是非核心技术,浪费了大量的国家外汇。因此,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对非核心技术的引进以及技术的重复引进进行严格约束。
  3 倡导企业加大消化吸收的投入力度、二次创新。长期以来,我们过于注重从国外引进技术,忽视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技术引进并未达到其应有的效果。根据日韩的经验,日韩消化吸收经费与技术引进支出之比达到5~8:1,而我国企业仅为0.07~0.15:1,日韩消化吸收支出与技术引进之比是我国同类比例的100倍左右,因此,日韩企业具有极强的二次创新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原始创新能力,做到一代产品引进,二代产品自给,三代产品出口的良性循环。而我国企业过于注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过于倚重国外技术,导致我国在很多领域出现“引进一落后一再引进一再落后”的恶性循环,要打破这一局面,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健全各种制度,引导企业加强消化吸收的投入力度,倡导二次创新。
  4 积极引导科研成果产业化。政府应通过各种方式使科研院所意识到科研成果产业化是对研发成果的进一步肯定,是对科研成果的延伸。
  责任编校:齐 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984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