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民币升值一周年市场期待再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人民币升值已经一周年了,市场对人民币升值幅度可能加大的传言再起。
  近日,中国宣布6月份贸易顺差再创新高,更为持人民币会加快升值观点的投资者提供了“弹药”。6月份中国出口同比增长23.3%,进口同比增长18.9%,导致6月份贸易顺差高达145亿美元。
  在人民币升值的大环境下,中国贸易顺差还连创新高,显示世界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强劲,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缺乏弹性的。在一次性筷子等出口领域,中国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主要出口国,成功地把增加的成本转移给以日本为代表的国际进口商。有专家认为,中国就算进一步让人民币升值,也未必会对出口造成多大损伤。
  市场之所以对人民币升值充满期待,还因为最近从中国传出的所有经济数据,都可以用来说服政府加快人民币升值幅度。日益增加的贸易顺差使得中国外汇储备连创新高,为了防止人民币升值过快,中国人民银行还必须在外汇市场买入美元,抛出人民币。
  
  要谈人民币升值可能,不能离开政治环境。回想去年7月21日人民币一次性升值时,正是国际市场敦促中国人民币升值声音放缓之际,有出其不意的效果。现在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再次大幅升值的政治呼声不高,应是采取行动的好机会。新上任的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是“中国通”,也被认为更有可能帮助说服中国,接受让人民币升值对华有利的观点。
  投资银行瑞银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安德森认为,尽管经济上有百般升值理由,但人民币再现一次性升值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安德森预言,短期内人民币不仅不会大幅升值,甚至连波幅区间也未必会加大。因为目前人民币的波幅远没有达到一天0.3%的限度,因此加大波幅区间没有必要。
  汇丰银行中国经济师屈宏斌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市场把注意力集中在人民币是否会升值,但很少有人站在政府的角度想一下,究竟升值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去年让人民币一次性升值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给世界发出一个信号,那就是中国愿意让货币管理更为自由化。而现在中国通过一年的实践,已经成功地表示了自己让人民币走向自由浮动的决心,缺乏再做大动作的政治动机。
  诚然,升值的确能够帮助解决中国经济的一些结构问题,但在国内银行尚未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不太会轻易动用这一工具,而更有可能通过宏观政策来进行调整。比如提高国内资源价格以使出口商的成本回归正常,减少部分行业的出口退税率以遏制出口的过快增长和进一步放开国内资本流出等。
  (摘自《第一财经日报》2006.7.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408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