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广西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国鹏 韩志成

  [摘要] 按照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变动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推动作用,但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大小要取决于产业结构变动的性质。当技术为内生时,产业结构变动推动经济增长步入可持续增长的轨道;当技术为外生时,通过积极地引进吸收再创新,才能够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在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政府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微观规制和宏观调控职能。当前,广西正处于经济结构变动的重要时期,分析广西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对政府通过采取恰当的经济政策提高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广西地区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 经济增长
  
  一、广西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1990年广西国内生产总值( GDP)仅有449.06亿元, 1995 年GDP为1497.56亿元, 2000年达到2080.04亿元, 2004 年为3433.50亿元。特别是2006年和2007年,呈现了较高的增长速度,2007年广西国民生产总值(GDP)达到5885.88亿元,是1990年的13倍。但是广西与全国先进省份比有明显差距,与发展水平相当的省份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从广西产业结构变动的动态角度来看,第一、二、三产业所占GDP的比重从1995年的30.3%、35.8%、34%到2004年的23.8%、34.9%、39.7% ,再到2007年的21.5%、39.7%、38.8%,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所占的比重有所变化。第一产业在GDP所占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有所上升。(如表1所示)
  表1 1995-2007年广西第一、二、三产业发展变动表
  数据来源于《广西统计年鉴》
  从表1中的十几年数据的比较来看,经济的增长与各产业的增长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各产业随着经济的起落而发生同步的变化。对广西历年经济增长与各产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体现为整体的结构变动对经济的增长率变动的影响。因此,更有必要明确各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以及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合理地调整结构使得经济实现稳定、快速发展。
  二、广西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
  1.产业结构整体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分析,通常是指产业比例关系变化引起的经济总量的增加。这一增加额占同期经济总增加量的百分比,就是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根据统计分析中的因素分析方法的原理来考察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
  公式中,g表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wi为第i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gi为第i产业产值的增长率。该公式表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的大小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各个产业增长率的大小,一方面是各个产业的比重。一般而言,当各个产业的增长率一定时,整个产业的增长取决于各个产业比重的高低。
  应用公式(1),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广西地区2007年的实际GDP的增长率为14.9%,三次产业增长率分别为5.9%、20.5%、和14.2%。如果保持各个产业的增长率不变,按1979年的产业结构来计算,GDP的增长率为12.60%,则产业结构的贡献率为2.3%。按1980年的产业结构计算,GDP的增长率为12.43%,则产业结构的贡献率为2.47%,一次按1985年、1990年、1995年、1997年、1999年、2001年、2203年、2006年、2007年的产业结构计算,最终分得到产业结构贡献率分别为2.35%、2.39%、0.95%、1.23%、1.04%、0.67%、0.43%、0.03%、-0.01%。从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1979年的2.3%下降到2007年的-0.01%。其计算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贡献,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不断的减小。
  进一步考察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设
   (2)
  公式中,I表示GDP的增长率,Ii表示i产业的增长率,Pi表示产业的比重,将公式两边对间求导数,则有将其两边除以I可得下列公式:
  同时令
  则有U=u1+u2即GDP增长率的相对变化率U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于产业结构的相对变化率引起的,设此部分u1为结构效应;另一部分是由于各部门的产值增长率的相对变化率引起的,设此部分u2为增长效应。虽然结构变动对u2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对u1的影响更大。利用上面的公式及广西地区2007年统计年鉴数据,对广西产业结构及相对增长率计算可得各年份的U及u1的值。
  通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结构效应部分在整体相对增长率中所占的比重份额的波动程度较大,经过多年的努力,近几年来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明显,2002年和2003年结构效应在相对增长率中的份额分别达到10.7%和7.6%,2006年更是达到了21.2%,说明这一年的总产值的增长中,有五分之一来自于产业结构的结构效应。综上分析说明,广西地区产业结构还处于不断完善和大幅度调整过程中。
  2.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数学模型
  令Y表示GDP,X1,X2,X3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通过绘制数据的散点图,发现Y与X1,X2,,X3呈线性关系,因此设有下列线性模型:
  Y=a+B1X1+B2X2+B3X3+E (3)
  其中a表示常数,B1,B2,B3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系数,E为随机误差项。对1978年到2007年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得到线性模型:
  Y= -16.945+1.388X1+0.641X2+1.068X3(4)
  R=0.998,F=2698.416,从方程(4)可知,在1978年~2007年期间,广西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显著:
  (1)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最明显,其产值每增长1%,就会拉动1.338%的GDP增长,表明广西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仍具有明显优势和较大潜力。
  (2)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第三产业每增长1%,就会拉动GDP增长1.068个百分点,这说明广西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和升级的政策导向收效明显,但第三产业发展对GDP的贡献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最小,其产值每增加1%会拉动0.641%的经济增长。第二产业对增长的贡献明显偏低,表明广西实现工业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加快现代化的过程中,第二产业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模式定位必须明确。
  三、广西提高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对策
  1.以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为支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广西产业长期以来都以传统的模式缓慢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不能以技术进步带动产业发展,整个产业的升级换代缓慢,这是广西第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广西产业结构的变动,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效应不是很明显,通过与广东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效应对比,从中可以看出广西第二产业的出路在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003年前广东产业结构偏轻一直是广东工业发展发展的瓶颈,从2003年起广东加快了重化工业的发展,抢抓国际重化工业产业转移机遇,石化、钢铁、汽车、造船、装备制造等重化产业集群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成为拉动广东经济快车继续领跑的一个新引擎。2004年,广东重工业增加值已达到4060.47亿元,增长23.1%,比轻工业高4.1个百分点,轻重工业的比例由2001年的48∶52转变为43∶57。目前,汽车、船舶、石化、IT、装备工业等重化工、高新产业正开始成为广东制造业的支柱产业。广东提出到2020年全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改变目前全省外源型企业重心在外的基本格局,实现外源型企业内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广东外源型经济升级换代的步伐。
  广西尚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政府要一如既往地保持大力发展的政策不变,重点发展技术先进、规模较大、与上游企业能较好衔接的新型工业。政府部门在税收、贷款、土地使用、政府管理、产品销售、信息沟通等方面给这类企业较多的优惠和帮助。此外还要加快科技进步步伐,扶持高科技企业发展,坚持以真正的技术进步为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全面提高广西科技整体实力和产业技术水平,尤其要极大提高广西有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的技术水平,如生物医药、海洋资源、食品加工、有色金属、林产林化、机械及汽车零配件等。如广西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居全国第二,也拥有三金、金嗓子、源安堂等一批优质企业,完全可以在相关细分行业整合资源、找准突破口,通过自主创新,形成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医药高新技术,并带动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促进农业向"特、优、新"发展。努力办好各级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重点形成相关学科优势和特色,培养更多优秀科技人才,支持广西优势产业的科技进步。结合当前广西积极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和北部湾经济区域,承接国际、国内尤其是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通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提高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水平等措施,重点将引进消化的技术真正转变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拓宽融资渠道,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充分利用当前我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的有利机遇,大力扶持区内产品具有特色和竞争力、基本符合上市条件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国内上市,着力改变广西上市公司尤其是科技类上市公司数量少的局面;政府主要解决企业改制过程中税费负担过重的问题,切实降低企业改制上市成本;对于短期内无法上市的企业,可积极通过开发性金融解决其融资问题,扶持企业发展。
  2.注重第一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在亚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上,尤其是亚热带水果、花卉以及制糖上,要发挥对国内其他省份的比较优势,依靠科技加强对这类产品生产,是广西成为国内亚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尤其是注重原生态经济作物色科技投入和生产制度的规范。如在制糖上,广西糖产量占到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政府要集中精力把广西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制糖业生产基地,依靠科技手段在糖的深加工上下功夫,使得糖类相关产品成为国内名牌。
  3.抓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充分利用自身条件,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广西桂林等全国著名的传统风景区,要加强管理完善各种旅游管理制度,保持其原有的品牌优势并其扩大内涵。结合广西是一个多民族大省的特点,注重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周边省份的游客。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保持第三产业的优势,并带动与旅游业相关的服务、餐饮行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群的整体良性的循环发展。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广西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应充分发挥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国际物流业。
  
  参考文献:
  [1]任晓宇覃顺梅:广西产业结构分析及宏观政策建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2)
  [2]康兰媛孙爱珍朱红根: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绩效研究―以江西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94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