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震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丹辉

  摘要:现在将我国大陆历年来发生的地震灾害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相关的资料全部收集起来,要对在不同经济体制下地震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深入地分析,并且还对在地震灾害后恢复重建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地震灾害;经济发展;产业调整;灾后重建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0-01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逐步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之发生变化的是国家灾害救援救灾机制,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灾区生产还是占有主要位置的,但是政府已经开始慢慢投入,并且国际银行也提供了很多无息贷款,这样的话,在灾区恢复重建中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力量。山西大同、阳高在1989年10月18日发生了5.7级、6.1级地震,这场自然灾害中,死亡19人,受伤193人,还有很多房屋受到严重的灾害,无家可归的人就出现了大约50000人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3.65亿元。新闻媒体不断地报道震区民众的受灾情况,这样一来就有很多捐款出现,这些捐款都是来自社会各界以及国际友人,捐款数额达到1551多万;中国红十字及各地分会、台湾红十字会也向灾区捐赠了大批物资,海外侨胞、台湾同胞也纷纷向灾区捐款、捐物。世界银行为灾区提供无息贷款2000多万美元,这也是世界银行首次向中国地震灾区提供无息贷款,这些救灾物款为灾区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地震促进灾区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调整在丽江地震灾害恢复重建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并且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云南丽江县城在1996年的时候,发生了7.0级的地震灾害,其中死亡309人,重伤4070人,房屋倒塌大约占有20%,这对于当地经济来讲,百害而无一利,造成相当严重的损失,大约有40多亿元。
  但是,地震灾害对于这个地区来讲,也是一个新的机会,在丽江发生地震之后,通过新闻媒体报道称,丽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美风景,人文景观等,这些资源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政府和中央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并且对其有了更多的支持,社会各界也不断发起捐助。
  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中进行全方位的产业调整,确定了以旅游业作为丽江的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将影响旅游资源环境的工业企业迁出该地区。另外,来自香港和台湾的投资商也发现了丽江旅游经济的潜力,大量投资进入丽江灾后恢复重建、保护丽江古城等一系列旅游建设项目中,为当地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丽江拥有三项世界级“遗产”荣誉,旅游业给震后丽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发展动力,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地震前1995年丽江的旅游收入,只有约2亿元,而2008年丽江旅游经济总量几近突破70亿元大关。
  
  二、促进灾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造成69225人遇难,374640人受伤,17939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政府拿出10000亿元的预算用于震后恢复重建、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救灾捐赠款物及保险理赔等近800亿元,虽然受汶川特大地震重创,2008年四川经济增速回落,全年GDP增长9.5%,在全国31个省(区、市)居第29位,随着恢复重建项目的实施,2009年四川以14.5%的GDP增速位列全国第4位,GDP增速首度跻身“全国四强”。灾后恢复重建是其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力是无容置疑的。另外,四川灾区恢复重建以高起点规划为引导,灾区建设通过产业调整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大幅削弱,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为代表的优势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启动,221户企业落后产能被淘汰;工业技术改造投资超过2500亿元,比“十五”期间的总数还要高20%,大量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投入市场。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曾经满目疮痍的100多个重灾乡镇,在对口援建中变成了美丽的田园小镇,发展跨越10年、20年。
  2010年4月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造成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大量房屋倒塌,全州7个县的27个乡镇受灾,受灾面积35862km2,受灾人口246842人,灾害损失严重。紧急救援之后,国务院印发了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关于支持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灾后恢复重建所需资金以中央财政资金为主,同时包括省级财政资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居民和企业自筹资金的多元化模式。2010年中央就投入90亿元用于灾区恢复重建,一个高起点、现代化、生态安全和谐的新玉树将随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实施而屹立在三江源头。
  
  三、结语
  从以上论述和实例中可以看出,地震灾害对当地经济及其发展的影响与国家财力、经济体制密切相关。地震灾害不仅造成灾区劳动力和技术人才的大量伤亡损失,重创灾区技术产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受国家财力不足,灾后恢复重建机制单一等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往往会一蹶不振;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财力强大,救援救灾与恢复重建引入体制多元化,随着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大量投入及各方援建新项目、新技术、新的发展理念等的引入,以及科学严谨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大大促进了灾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震后恢复重建规划中注重发挥市场经济体制优势,适时实施产业调整对振兴地震灾区经济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李益敏,李小文,刘素红.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的人居环境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5).
  [2]张世雄.变大灾难为大机遇促大发展――丽江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的启示[J].西南金融,2008(08).
  [3]梁芳,聂高众,高建国.地震的社会经济影响[J].灾害学,2006(02).
  [4]徐玖平,王鹤.自然灾害灾后重建技术及实践的研究进展[J].灾害学,201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6401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