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校区办学模式”利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颜煜

  【摘要】文章以安徽大学多校区办学模式为分析对象,运用文献综述法、调查问卷法、Excel统计法和访谈法,依托900余份调查问卷的反馈信息,分析了群众和大学生对此问题的看法,并提出了对多校区办学模式的一些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一种科学的教学管理体制和高效的教学运行机制的建立,也利于推动大学生更好地享受高等教育体制改进成果。
  一、安徽大学多校区发展概述
  安徽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现有四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园,校园面积达3200余亩。其中包括:磬苑校区(即新校区),龙河校区(即校本部),江淮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在“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的指引下,这所一校多区的重点大学正朝着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新的奋斗目标稳步前进。
  二、安徽大学多校区办学模式效果分析
  (一) 安徽大学多校区优势主要表现
  优势互补,提升核心竞争力。依托不同的地理环境、教学设施和研究器材,安徽大学文理工不同院系能够因地制宜,发展各自特长。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功能,实现学校竞争力的增强和整体利益的高效率实现。
  更大规模的各种活动和学生社团。多校区便于开展跨专业,跨校区的大型集体活动,避免了仅将活动局限在小范围。某个校区的社团总部也可以在其他不同校区设立分部,内部的管理结构更加具有层次性,如安徽大学的英语社团。
  扩大交友圈,领略不同校区的环境和特色文化。由于地理环境、建造年代、聚集专业和年级、学科建设侧重点的不同,不同校区形成了相异的文化氛围。在各个校区参加学校活动,都能感受不同的校区文化,增加大学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新建校区在硬件设施上先进。磬苑校区在图书馆、机房、实验室、宿舍条件等比龙河校区好了许多。一方面是因为修建年代不同;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在新校区建设方面的重视。
  (二)安徽大学多校区校园劣势主要表现
  1.学校角度
  不易统一管理。多校区校园统一管理中面临着管理模式、资源配置、学科建设与校园文化问题。建立一种科学的教学管理体制和高效的教学运行机制,是这类高校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新校区的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往往相对滞后。由于新旧校区建设时间不同,专业与年级分布具有很大差异性,导致新旧校区发展不平衡。
  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对于新建校区的高校来说,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部分教师依然坚持“走教”,而大学生们还是希望能在课外时间与自己的老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
  建设和运行成本负担加重。多校区的建设与管理本身也是一个经济实体的运作过程。安徽大学新校区建设基本上通过贷款实现,其他高校也大致如此。新校区的运行也需要较大的长期的投入,因此要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
  2.师生角度
  交通不便,师生互动缺乏。校本部(龙河校区)与新校区(磬苑校区)之间每天要往来多个班次的班车,每年仅交通费一项就花掉众多资金,再加上用于发放教职工的校区补贴以及其他的相关支出,实际费用是相当惊人的。虽然可能有学校的补贴,但奔波不仅给教师增加了经济和精神上的额外负担,也带来了诸多不便。
  新旧校区学科建设不平衡。旧校区建设时间较为久远,文化氛围浓厚;新校区建设时间较晚,缺少厚实的文化气息。而且实验设施的不完善也使得新校区一些学科的发展受到限制。
  不同专业和年级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就安徽大学来看,校本部主要是研究生和部分专业的本科生,新校区则集中了文史院校,其他的则主要是专科生。这样一来,跨学科跨年级交流大幅缩水。
  三、对多校区办学的一些建议
  实现校园文化的融合,才是合并高校实质性融合的标志。应以学科建设、科研强校为契机带动校园文化整合;以人才立校、外引内培为平台促进校园文化整合;以国内一流、世界领先为目标加强校园文化整合。
  政府和上级部门大力支持。多校区办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因此只有得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在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支持,才能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布局注入新的活力,打破单一性的办学格局和培养模式。
  领导班子培养创新意识,改进管理观念。若沿袭过去的那种旧思路、旧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多校区校园这个新事物的顺利发展,因此领导应该具备较高的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够带领高校整体进步。
  发动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的主体是广大师生,多校区高校发展的前景如何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师生的参与度和支持度,这种巨大的合力能更好的推动学校快速稳步前进。
  总之,多校区办学是一把双刃剑。任何一所多校区办学的高校也许都会在现阶段存在一些或大或小困难,这不可避免。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这也是一定能够克服的。减弊增利,实现最大限度的优化,在各种力量的支持下,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多样化办学模式,这些便是实现多校区校园快速、稳定、综合、健康发展的关键与核心。
  参考文献
  [1]李均.建设中国巨型大学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1999(5).
  [2]柯森.大学走向多校园和巨型化探析[J].高教探索,2000(4).
  
  作者简介:颜煜(1992-),汉族,安徽阜阳市人,现为山东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本科生.
  (责任编辑:赵春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20093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