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与经济绩效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隋芳芳

  摘要:为了验证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情况与经济绩效的关系,本文以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共选取了200家上市公司,运用2007至2008年两年的数据,分析了沪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情况,检验了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经济绩效的关系。结论表明:上市公司环境保护信息披露的整体水平较低;不同行业之间对于环境披露信息的情况存在差异;环境保护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的经济业绩不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环境信息披露 环境绩效 经济绩效
  一、引言
  环境问题已经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外学者对于有关环境信息披露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也逐渐开始增多起来。Hackston和Miline研究表明盈利能力与环境信息披露不相关;Froster 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环境信息的披露与财务绩效呈正相关关系;Eng 和Mak 、Cormier 和Magnan的实证研究得出:环境信息披露与上市公司规模呈正相关关系;相反Lynn对香港上市公司的研究则发现公司规模与环境信息披露无关;Gao,Heravi 和Xiao通过对香港33家上市公司的年报研究发现:企业规模和行业对环境信息都会产生重要影响;Gray等的研究表明环境信息披露与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均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国内学者汤亚莉等(2006)对60家属于重污染的上市公司的研究显示:盈利能力、规模与环境信息披露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唐久芳、李鹏飞(2008)通过对118 家上市公司年报、李晚金等通过沪市201家上市公司年报、张俊瑞等对于化工类上市公司的年报、补充年报还有临时公告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也得出了一样的结论;朱金凤,薛惠锋对248 家上市公司年报中环境信息披露研究结论为,企业自愿性披露环境信息的整体水平较低,企业规模、行业类型和企业的披露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公司盈利能力和资产负债率则并无影响;王建明对沪市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受企业行业和外部环境监管制度压力的影响表现显著。鉴于此,本文研究进行如下拓展:评价上市公司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水平时,结合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第三版)发布的环境绩效指标,对上市公司环境绩效信息进行量化评价。抽样选取沪市200家上市公司,在验证公司规模以及行业对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影响的同时,也对环境信息披露对公司经济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有效提高上市公司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根据信号理论,好消息的公司(这里指公司的经济绩效较好)为了向公众传递自己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信号,并且将其与坏消息(即较差经济绩效)的公司区别开来,就会选择更多自愿性披露的方式来向市场展示自己的良好形象,树立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以减少社会投资者对公司前景认识的不确定性或对公司的误解,提高公司的市场价值。基于以上理论提出:
  假设1:经济绩效与公司环境保护信息披露水平具有正相关关系
  人们对不同行业的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不一样,制造业因为属于高污染行业,人们对其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并且同样的信息披露水平对于不同行业来讲,其对公众带来的认可度也不同,因此这也会影响企业经济绩效,因此提出:
  假设2:行业类别影响企业经济绩效
  上市公司规模越大、实力越雄厚,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也就会越大,相应的受到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度也会越高,因此大公司通常都会因为面临较大的压力。鉴于此,大公司较之小公司更有动力和压力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代理成本,获得公众支持和树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公共形象,减少政治成本,从而经济绩效得到提升,因此提出:
  假设3:上市公司的规模影响企业经济绩效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多项研究均显示,沪市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状况优于深市上市公司,鉴于这个原因,本文从沪市选取样本。本文以沪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初选样本,并进行以下处理:剔除2007年至2008年被ST、PT的公司;剔除属于金融类、信息技术类和传播与文化产业类上市公司。因为其业务性质对环境污染几乎不存在;剔除综合类上市公司,因为其行业划分不明确;剔除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样本;最后,本文运用系统抽样方法中的等距抽样抽取200家上市公司,间距为4,具体样本量见表(1)。选取的样本公司所属行业的分类是参照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本研究中样本的选取、年度报告及财务数据均来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披露的环境信息依据年度报告手工搜集整理。而且为了解决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不连续性问题,本文采用2007年和2008两年的平均值进行研究。本研究的统计分析工和数据处理工具为EXCEL2007和SPSS16.0。
  (三)变量定义和模型构建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检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对经济绩效有无相关关系,选择了反映企业经济绩效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因变量构造方程;以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EDI指数作为自变量;同时,为了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另外选择了两个控制变量,规模因子(INC)和行业因子(IND)。具体变量符号意义见表(2)。根据上述的三个假设,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经济绩效、行业因素以及企业规模都相关。于是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如下:ROE =β0+ β1* EDI + β2* INC +β3* IND
  其中,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EDI指数是采用指数法对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状况进行量化,考虑到指标分量的差异,具体做法如下:本文首先根据《可持续报告指南2006》对环境绩效指标所规定的17项核心指标和13项补充指标来对上市公司进行评分,以此得到环境信息披露指数(4)。其中,核心指标满分为5分,即披露详细、定性与定量描述相结合的可达到5分,披露不完全,但确定性和定量描述相结合的可打分为3分,只有定性描述的得分1.5,完全没有披露的为0分;对于补充指标的评分,满分为3分,披露详细,并且定向和定量描述相结合的记为满分,披露不完全,可是定性和定量描述相结合的打分为1.5分,完全没有披露的为0分。另外,包含指标索引号的,能够增加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清晰度,另加1分,社会责任报告经过独立第三方审计(或者评论)的,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环境绩效信息的可信度,增加报告的公信力,也额外加1分。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通过对上市公司年报的统计,进而对沪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表(3)描述的是各行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整体情况,表(4)和表(5)分别描述了2007年和2008年样本企业对环境信披露的详细情况,其中的得分是采用前述环境信息披露指数法计算出来的。可以看出,各行业上市公司对环境信息披露程度千差万别,且环境信息披露指数普遍较低,仅有一半的企业披露环境信息,这显示了我国企业对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而另一方面,对比2007年与2008年披露情况可以发现,2007年与2008年环境信息披露有较大差异,这也表明上市公司对环境信息的披露不具有连续性。同时,可以看出2008年企业对环境信息重视程度已经大大加深,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环境信息的披露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开始积极披露企业的环境信息。而从统计的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来看,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信息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第一,环境对策或目标。多数企业提出环境保护的目标及措施,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的概念经常被提及,总体上,这些上市公司表示将严格遵循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管理,加大技术投入和创新,发展先进工艺方法,提高环保水平。第二,环境支出及所形成的成本和费用。由于环境保护的要求,一些企业需要投入资金预防环境污染或者治理环境,因而发生了一些环境支出。但在统计的进行了环境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中,公司当年度支出的环境项目所涉及的具体金额的很少,大多数公司只是说明其重视环境及采取的措施。第三,公司所面临的环保风险、国家政策风险及压力。公司历来都非常重视环保问题,每年用于环境保护的投入也较大,随着国家环保政策要求的不断提高,公司在环保方面的投入成本可能会提高。表(6)描述了各变量的样本中值、均值、标准差及百分位点等信息,可以发现ROE和EDI的标准差都比较大,因此有讨论的意义。

  (二)回归分析本文使用SPSS16.0进行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及显著性检验。从表(7)中数据可以看出,因变量EDI与自变量的相关系数都比较小,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也都相对比较低,且与相关系数相联系的P-值不理想(最小的为0.01),这表明这些相关系数在总体中是不显著的。从表(8)中可以看出,多重相关系数R是0.335,多重判定系数R Square为0.112,调整多重判定系数R Square为0.099,判定系数标准误为3.343,从各种判定系数上看,模型的拟合度是很低的。表(9)中列出了回归方程的截距、各自变量未标准化的回归系数、与各回归系数相关的t统计量及其P-值,三个自变量中只有规模因素—Log(income)的t统计量是0.00,表明只有规模因素是显著的,其他因素都不显著。从表(10)多重共线性诊断统计量可以看出,各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非常低(绝对值最大的相关系数是0.175),这表明本文所选择的自变量基本上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保护信息披露水平仍然较低,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信息披露在行业间存在差异,制造业的披露状况好于非制造业。以净资产收益率表示的公司经济绩效与环境保护信息披露水平之间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较高的企业的业绩并没有更优秀,“信号”理论对环境保护信息披露水平的解释力较弱。可以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不高的原因主要在于市场环境和制度安排未起到激励、引导和保护的作用。而对于公司经济绩效与环境保护信息披露并不相关的结论,原因可能由于我国市场对于环境信息披露并不敏感,社会民众的环境披露意识并不高。
  (二)建议虽然,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公司经济绩效与环境保护信息披露水平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国际对于环境的关注也开始高度重视起来,环境保护信息也成为衡量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研究表明我国企业的环境保护信息披露水平仍然较低,因此:提高节能环保和环境披露意识,政府部门应加强环境保护宣传的力度,在企业和社会公众中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制度上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相关法律体系。健全环境法律、法规,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信息的地位和作用,使环境信息披露有法可依,并为环境信息披露提供统一的标准。另外要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情况指定适合不同企业的更具体更细化的要求,以统一不同行业的披露方式、标准和内容。并完善相配套的管制和处罚措施。加强对“环境敏感型”行业的监管,尽快确定重污染行业及企业名单,相关部门颁布具体规范强制其披露环境信息,对重污染行业的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绩效评价工作提出重点要求,促使企业积极开展环境治理工作。国家对一些重大环境治理项目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以减少企业改善环境管理的成本。建立全国性的上市公司环境报告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公布企业的环境信息,加大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报告的透明度,同时把这些环境信息作为企业申请融资、增发股票、设立项目等经济活动审批的重要参考因素。建立环境审计制度,重视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指定企业环境审计具体准则,实施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结合的实际验证制度。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和国家审计机关起到监督上市公司环境披露的作用。鼓励自愿性披露,倡导独立报告模式,即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采用“特免法”,对自愿披露违反环境法规的公司免予起诉,在制定对上市公司环境问题处罚措施的同时,要加大奖励制度,大力度突出奖罚分明原则。另外,国外很多大公司把发布环境报告作为展现管理绩效、改善对外形象的重要工具,我国上市公司也应予以效仿,采用独立报告形式来披露环境信息。
  
  参考文献:
  [1]沈洪涛:《公司特征与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会计研究》2007年第3期。
  [2]汤亚莉、陈自力等:《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6年第1期。
  [3]陈玉清、马丽丽:《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市场反应实证分析》,《会计研究》2005年第11期。
  [4]肖淑芳、胡伟:《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设》,《会计研究》2005年第3期。
  [5]耿建新、焦若静:《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初探》,《会计研究》2002年第1期。
  [6]唐久芳、李鹏飞:《环境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5期。
  [7]何丽梅、李世明:《基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视角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统计披露》,《财会通讯》2010年第9期。
  [8]何丽梅、侯涛:《环境绩效信息披露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8期。(编辑虹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30565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