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困境及思路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姜琛

  摘要:财政绩效评价可以规范财政资金的支出管理,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是财政支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不断增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评价和分析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使用效率,成为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分析现阶段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考核评价所面临得困境及出路。
  关键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困境 思路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通过预算对财政支出进行安排,也称预算绩效评价,它按照相关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综合评判和分析财政支出行为的有效性及合理性,是一种规范、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现阶段,各行业对国家财政支出的关注点发生了变化,财政资金的使用途径已不再是人们的关注重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才是人们关注财政支出的焦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低是我国财政支出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之一,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要求财政部门要建立一套完整性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系统,将财政支出管理和绩效管理结合起来,通过绩效财政提高财政资金支出的使用效率。
  一、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没有形成规范科学的指标体系
  绩效指标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衡量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标准,按照绩效指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部门可以针对各项目、各部门编制不同的预算,因此,科学的指标体系和标准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顺利展开的重要保证。现阶段,我国有关财政支出部门没有形成科学的指标体系,导致财政部门在设置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方面没有严格的数据分析,除此之外,财政部门只注重对资金支出层级和规模的管理,没有对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全面、立体的评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出现单一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不能满足各部门、项目进行编制预算的需求。
  (二)评价内容不完整
  1、重视政策评价,忽略效益评价
  大多数财政部门,在对项目支出行为进行审核时,都习惯将国家有关规定与现行财务政策作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重点,而忽略对项目资金的发展和使用效率的综合评价,或因为没有形成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价。
  2、评价对象的局限性
  目前,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对象只局限在投资行为与回报评价以及项目过程审核两者之间,没有将投资的自然环境和政策环境对投资行为的影响,投资行为对经济行业及社会经济的影响等宏观评价因素,列在评价对象范围内,影响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缺乏相关的法律保障
  近年来,公共投资部门已经开始实行全过程管理,从项目立项决策、项目建设决策一直到项目验收等方面对国家重点项目进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达到完善项目投资决策程序的目的。实践证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要想取得有效性,还需要法律的支持和保障,而我国相关财政部至今没有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保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效展开。
  (四)评价结果不具备约束力
  目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只是作为项目建设档案被有关部门保存,其评价结果中的政策意见、指出的问题以及所取得的成绩并没有对评价对象产生直接的约束,也没有作为财政部门安排财政支出的材料依据,评价结果在管理投资项目和分配预算方面没有体现出参考作用和制约作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流于形式,不能达到提高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有效性的目的,影响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发展。
  二、走出困境的思路及方法
  (一)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遵循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统一与专门指标相结合的原则。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形成一套完整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库,建立立体型、多层次的指标体系。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层次,在财政支出分类的基础上,针对财政支出管理使用行为的主体,分别建立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指标库,保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顺利开展。
  (二)扩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范围
  首先,财政人员要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做好项目投资的各项前期工作,例如审核项目工作和评价项目使用效益工作。灵活运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影响投资项目的宏观因素进行评价。其次,实行绩效预算,将成本与效益作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评价范围,结合我国财政支出管理发展实际,引用国外先进信息管理技术,建立相应的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数据库,增加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内容。
  (三)制定相关的制度
  财务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结果都需要相关制度来进行规范。在制定相关的制度之前,要对相关的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的制度规范进行研究,通过研究进一步明确全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组织方式、工作原则以及工作程序,了解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象有拥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针对评价项目,可以制定绩效评价报告制度,从定量和定性方面对项目实施过程和验收结果进行分析。针对财政部门,可以建立职责分工制度,财政部门各岗位互相监督,互相学习,确保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顺利开展。此外,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法律保障制度,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供法律依据,提高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
  (四)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约束力
  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财政信息库的组成部门之一,应列入审核程序中,作为评价各责任人、各单位财政工作的有力依据,以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完善财政支出的结构,为今后财政预算的编制提供信息依据。因此,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约束力,要制定财政支出应用管理办法,规定评价工作结果的目的、程序和范围等,为全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提供理论指导,规范全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同时制定出具体的实施办法,作为强化项目管理和提高项目运行质量的依据,供同类项目建设参考。还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制约和监督财政支出行为,强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结果对评价对象的制约力。
  (五)研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应用模式
  目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在我国还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建立一套完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条件尚未成熟,制定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财政支出工作的有效展开还需要一段长期的过程。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立完整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体系成为财政绩效评价的重要工作内容。财政绩效评价体系,通过行政约束与舆论约束机制,促使政府部门提高财政支出成本和效益的操作性。财政绩效支出评价工作极具复杂性,研究适合财政绩效评价的新模式,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重点到难点,从易到难逐步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结合定期和经常,事前和事后以及定性和定量等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一种新型的研究活动,它在实施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相关部门在财政制度合理性和科学性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为财政制度的不断完善提供信息依据,有助于相关部门科学合理的安排和制定财政制度,提高财政制度的可行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旨在提高政府财政部门资金的使用效益、财政管理效率以及社会公共服务水平,通过提高财政支出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来提高实现提高财政支出有效性的目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关系到政府公共管理各方面的工作,财政部门应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对规范财政绩效评价各项工作,为财政支出绩效有效展开提供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雪娥.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几点建议[J].经营管理者.2009(08)
  [2]马志敏.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29)
  [3]游巧凤.完善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策[J].金融经济.2009(10)
  [4]徐宝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
  [5]梁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及其改革路径探索[J].社会科学家.2007(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31745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