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规划的利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嘉平

  摘 要:新时期我国城镇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建筑用地与其他基础用地规划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本文基于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以福建省城镇化建设为例,研究新时期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规划利用的高效模式。进而为有效突破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规划遇到的瓶颈,科学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全面小康建设提供依据。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 土地规划 利用 福建
  1.前言
  在经济、政策的多方面联动导向下,城镇化建设已经发展成社会主义新时期建设的重点课题,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加上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当今土地资源紧缺已经成为阻碍城镇化建设的最大难题。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是城镇化建设的基本诉求。特别是在丘陵山地居多的区域,如何实现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规划的高效利用与土地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为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可持续推进开辟了新的战略前景。但是,土地资源紧缺仍然是制约城镇化建设进程的重要问题。因此,探讨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规划的利用方略,寻求科学高效的城镇化土地规划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规划利用的现状
  2.1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规划利用产生的积极效用
  城镇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整体趋势,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规划提高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度,有效地整合了分散式的城镇土地,通过集聚效应加强了城镇化建设中土地的合理统筹规划效率。[1]进而增强土地资源的集约效应。城镇化建设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根据人民生活的主体诉求集中式地统筹城乡居民的住宅用地,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农村分散式宅基地的占用,通过土地集约进而将部分腾让出来的宅基地释放为农林用地。此外,城镇化建设还优化了土地规划利用的整体战略布局,通过交互式的统一集中规划,全面联动分散式的城乡工业小区,集中打造区域产业园,加强了工业用地的科学布局,既节约土地资源又合理降低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
  2.2城镇建设中土地规划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规划利用上仍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用地模式粗放,缺乏整体规划。土地的利用效率一直都是城镇化建设中备受关注的指标之一。在城镇化建设整体良好的大趋势下仍存在部分地区在建设过程中盲目采用粗放式的土地利用模式,缺乏科学合理的结构规划,各类设施用地的结构比例缺乏专业性配比,在用地紧张的现状中仍遗漏部分闲置土地资源,不进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不科学占用和浪费的现象仍然存在,总体表现为利用模式粗放导致土地资源不能获得合理地优化配置。(2)城镇工业用地布局不均,分散式的企业占地导致土地资源缺乏有效整合,造成浪费。[2]由于区域性土地资源表现为丘陵山地居多的格局,在地域属性的制约下,零星分布的工业用地将严重影响城镇化土地资源的科学规划。(3)缺乏城镇建设用地的有效监管,用地规划主体作用缺失,造成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镇用地秩序紊乱。部分地方政府依靠各种区域性的优惠政策及政府所拥有的土地使用权,盲目招商引资,粗放配置工业用地,缺乏对城镇建设用地的最大吸纳程度的考虑,造成大量的农用土地被占用。(4)新城建设与废城改造顾此失彼,造成新城建设占用大部分土地资源的同时,搁置了对废城的改造利用。既不对废城进行复垦利用又不进行改造利用。最终造成占用了农业用地,造成用地格局出现冲突。(5)农村宅基地的统筹布局实效,造成部分农业用地被无形变更为宅基地,而原有的部分宅基地闲置或者被违规交易。
  3.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规划利用的基准
  根据福建省出台的土地利用整体规划书显示,福建省丘陵山地居多的土地形式,坡度小于15度的土地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23.67%,但分布着全省现有71.64%的耕地和66.40%的建设用地,现有及规划的生产、生活和各项建设的用地都集中于此,行业间用地矛盾突出。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必须严格土地利用的基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3.1优先统筹规划落实基础设施用地
  基础设施是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是实现城镇协调统一的基础保障。因此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优先统筹规划落实基础设施用地,按照科学的总体规划最大程度满足交通设施用地的要求。进而全方位达到优化城镇建设用地的合理配置。
  3.2合理规划布局工业和污染处理用地
  城镇化建设依托工业积极的反作用的推动,因此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全方位统筹规划布局工业和污染处理用地。确实保障工业发展的用地规划,推动城镇工业的良性发展。针对工业行业的不同特点合理配置工业用地布局,进而降低污染处理用地的占用率。
  3.3优化配置生态用地
  福建地区的土地分布格局主要表现为丘陵山地居多的形式,其农业耕地面临着淡水源匮乏、土壤贫瘠等诸多问题。[3]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用地收到挤压。因此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妥善优化配置生态用地,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农业因地制宜的科学引导,推动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4全方位拓宽土地资源利用潜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土地资源不足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最大瓶颈,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日益增长的建设用地需求与区域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凸显。因此,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全方位拓宽土地资源利用潜能,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对当地利用潜力的综合评估,加强对拓宽土地利用率途径的探求。
  4.城镇化建设中土地科学规划利用的方略
  城镇化建设中必须实行科学的土地规划利用方略,有效统筹城镇化建设用地,加强土地规划的调控力度,解决城镇化建设土地利用矛盾。必须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保护和保障,极强集约化协调统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全面为做到土地资源的保障性发展。
  4.1健全城镇化土地规划监管体系
  城镇化土地规划监管体系包括土地整体规划、基本农田的保护规划、提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和城镇化建设的规划等。该监管体系不仅能够帮助政府调控好土地的市场,还能实现土地的合理使用。健全城镇化土地规划监管体系要妥善处理好各规划环节直接关系,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规划的执行和制定。城镇规模要和土地利用规划为前提,同时还需结合土地整体规划和基本农田的保护规划,明确规定每块土地用途。此外,城镇化发展还需福建省经济发展状况及人口增长情况来准确预测用地数量,土地规划时要以镇区为基础形成集聚的核心把镇域人口与资金向核心处移动,并防止各地分散发展形成低效土地的利用模式,要严格监督,当土地利用批准后就具备法律效用,违反规定就要受到制裁。
  4.2全面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规划战略
  全面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规划战略要求将保护耕地和保障经济有效结合,要以内涵挖潜为立足点,采取集约型模式合理使用土地。[4]目前,福建省城镇化构建特征是以外延和粗放为主,有很大内涵挖潜。因此,务必要将该种土地大量浪费现状进行转变,变成集约、内涵式发展模式,并通过构建土地供给制约与引导体制,从而限制和规范城镇化构建对土地使用数量的增长。其主要途径有:(1)通过合并大量村落、乡镇节约土地;(2)将旧城改造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来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率和建筑容积率;(3)加快城镇企业集中连片的发展,从而达到节约土地目的。
  4.3建立新型的区域城镇化土地利用创新性模式
  建立新型的区域城镇化土地利用创新性模式,要求不断健全土地市场并构建市场与政府相结合土地使用模式,以促进农村地区其生产要素优化结合,如此一来,也就为城镇化构建寻来了新资金的来源,为获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创建了有利条件。为落实创新性模式要做到:科学化调控市场的供求、深化规范土地的二级市场、进而严格公开操作程序、按照法律规范征收管理在土地上获得的收益等。
  综上所述,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福建省丘陵山地居多的土地形式,因此,制定城镇化土地规划措施时要针对福建省地形特点,正确处理好规划中所存在问题,并有效给予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王玉东.浅析城市规划及土地规划对城市建成区范围的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9).
  [2]崔新宏.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提升城镇化建设整体水平[J].中州建设,2011(23).
  [3]陶海.紧扣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J].中国人民防空,2011(11).
  [4]彭万力.城镇化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思考[J].经济视角:中,2011(09).
  作者简介:
  黄嘉平(1976-),男,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师,现就职于福州农科土地资源利用技术研究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33782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