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西部地区民办高校贫困生负向人格的消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立新 杨蕾

  摘 要:习得性无助理论认为,人以往的压力体验会影响其应对事件的行为方式。西部地区民办高校的贫困生由于受到西部地区整体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体压力体验中的负面影响更为突出,由此带来的消极应对方式也更为典型。本文试在习得性无助理论的视域中,分析西部地区民办高校贫困生负向人格的典型特征,探求行之有效的消解途径。
  关键词:西部地区 民办高校 贫困生 负向人格
  作为个体心理行为的基础,人格是一个人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不同人格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压力体验和应对方式。而后者则是影响心理健康更为直接的因素。[1]所以,在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中,如何应对不同的压力体验尤其是随之而来的负面情绪的影响,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而西部地区民办高校的贫困生,由于受到西部地区地理位置、经济环境以及人文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个体的压力体验中负面影响更为突出,由此带来的消极应对方式也更为典型。本文试在习得性无助理论的视域中,分析西部地区民办高校贫困生负向人格的典型特征,探求行之有效的消解途径。
  1.运用习得性无助理论解读西部地区民办高校贫困生负向人格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负向人格来自于以往多次对比中的心理体验。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塞利格曼在20世纪60年代曾对这种心理体验所产生的应对方式做过大量研究,并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对未来无助的预期会带来其他结果,如认知迟滞、低自尊、沮丧、失去进取心等[2]。这就是说人在过去的压力体验会影响其应对事件的行为方式。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不断的尝试中获得失败的压力体验,那么他就很容易对未来类似事件甚至其他事件产生习得性无助感,从而消极应对。
  这个理论最初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在实验中,塞利格曼及其助手将狗固定放在一个中间用矮板墙隔开的实验室里,让它们学习回避电击。一开始狗会到处乱跑乱叫,但伴随着电击次数的增多,狗逐渐发现电击是无法避免的,于是当下次电击来临时,它们干脆趴在地上消极忍受电击,不做任何反应,即使最后抽掉中间的矮板墙,狗也不会再采取跑到另一边的积极应对方式。塞利格曼认为,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动物在有了“某些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心理体验之后,会产生一种叫做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这种无助感会使动物表现出反应性降低等消极行为,妨碍新的积极应对行为的产生。
  西部地区民办高校贫困生负向人格的形成印证了习得性无助理论的解释力。这些贫困生在长期比较中获得了失败的压力体验,并逐渐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应对行为,这正是习得性无助感的基本表现。因而,我们可以运用习得性无助理论来解释贫困生负向人格的形成,并尝试消解贫困生负向人格,打破其心理体验带来的思维定势,消解其失败带来的负面情绪,进而帮助贫困生学会正确的自我归因方式,构建积极向上的认知模式,实现从负向人格到正向人格的转换。
  2.习得性无助理论视域下西部地区民办高校贫困生负向人格的典型特征
  西部地区受地理位置影响,信息相对闭塞、技术相对落后,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而民办高校由于办学经费的限制,在生活和经济等方面可给予贫困生的帮助又比较少,贫困生日常生活的经济压力较为突出。而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维持学校的生存,民办高校又不得不收取高额的学费,由此更加剧了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其次,受到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西部地区民办高校对贫困生在思想、人格等方面的关注也不够,往往用无差别的政治教育来代替人格教育,对贫困生人格方面的研究和引导也比较少。
  从个人方面来看,西部地区民办高校的贫困生大多来自边远地区,信息闭塞,观念落后,不管是贫困生本人、家庭还是周围邻居,对于学校是否公办太过重视。在他们的观念中,高考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上一个好大学,导致其对学校牌子过度重视而对学习本身的意义没有足够的认识。来到民办高校以后容易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对自己失望,对前途失望,对未来迷茫、焦虑,从而产生一系列负向人格的表现。
  2.1归因出现偏差
  经济困难是这些贫困生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他们的主要压力来源。经济的窘迫使他们在和家境好的同学对比中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容易引起内心的自卑。家庭经济的困难也使得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方式比较单一。因为没有条件去接受学校教育之外的其他教育培养,这些贫困生往往爱好特长较少,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表现出知识面窄、思维方式单一、思维不活跃等劣势,从而更加重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再加上西部边远地区整体教育水平偏低,造成了这些贫困生从起点上就逐渐拉大的教育差距,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在大学里的学习能力,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环境的闭塞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也使他们没有机会接触到现在年轻人玩的很多新奇东西,跟同学们在一起相处会感觉被动而无助,从而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
  这些贫困生在自己原来的地方都是些相当优秀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都很强,巨大的心理落差会使得他们更在乎别人的眼光,往往情绪不稳定,多疑且敏感。原来在自己小圈子里相当优秀的一个人到了大学里面突然发现自己不优秀了,这对于从小以成绩好为骄傲的贫困生来说,显然是一个比较大的打击,容易引起他们对自我的怀疑。从经济能力到教育水平到爱好特长,不管哪个方面,自尊心强又从小好胜的他们很容易从比较中看到自己在各方面的劣势,自我怀疑很容易转变为归因的偏差,认为这些差距和失败都是由于自身能力的原因造成的,甚至认为差距和失败是很难改变的。
  归因出现偏差则容易引起情绪失调。最初的不良情绪在反复的心理强化过程中会逐渐表现出烦躁等外部表征,发展到后来就会越来越变得冷淡、悲观、颓丧,逐步陷入抑郁状态。而抑郁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消极应对行为的产生:积极反应的要求逐渐降低,长期消极被动,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
  2.2认知出现障碍
  这些自卑、被动、无助的心理体验长期积累,就会给贫困生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和心理压力,会让贫困生对自我现实状态做出错误的评估,认为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巨大差距是无法缩小的,从而认定自己很难成功甚至没机会成功,产生自我认知偏差。这是贫困生自我认知障碍的缘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33850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