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政府负债经营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茂君

  [摘 要] 本文基于政府负债经营的现状,系统分析政府负债风险的典型表现,根据长期从事财政管理工作的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控制政府负债风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负债;财政风险;风险防范机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7. 023
  [中图分类号] F8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7- 0040- 02
  1 政府负债经营风险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渠道单一,完全依赖政府投入,运营资金完全由财政补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环境面貌老旧等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集中到一点就是资金短缺,这是各级政府面临的最突出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地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致力于发展县域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实施城市品牌战略,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多方筹资,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市政设施对环境的承载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和谐、可持续发展。为解决制约城市建设的资金瓶颈问题,地方政府大胆进行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引进企业负债经营理念,学习探索国内外城市建设经验,整合政府掌握的国有土地、特许经营权、收费权等城市资源,通过组建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或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融资平台,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部门的合作,融集城市建设资金,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步伐,开拓了一条依靠市场化经营运作城市的新路子,各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发展。
  政府负债经营在发达地区和较大城市起步较早,运营较好,如上海、大连等城市;而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城市起步较晚,受政策、区位、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制约,融资渠道仍较为单一,基本依靠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且政府组建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仅仅作为政府融资的平台,盈利能力较差,基本没有偿还能力,银行贷款基本都由地方政府提供担保、承诺等,从而形成了大量政府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最终,平台公司负债就是政府债务。
  从实际情况来看,政府负债经营为城市建设注入了活力,优化了环境,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文明发展、率先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两面性。企业对负债运用不当会陷入困境,甚至是破产。政府负债与企业负债实无异处,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也存在风险,笔者归纳认为存在以下几种风险。
  1.1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表现为风险意识尚需加强。首先,不少地方政府融资缺少规划和计划,寅吃卯粮,越吃越多。其次,银行作为金融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偏爱与地方政府合作,资金投放量逐渐放大,期限较长,风险量由小变大,极易导致银行信用和政府诚信缺失。第三,融资项目建设缺少公示,透明度不高,公众参与程度不高,缺少必要的社会监督。
  1.2 体制风险
  目前,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尚处在探索阶段,缺乏制度和理论创新。由于体制的原因,不少地方政府成立的融资平台公司还停留在初级阶段,领导班子大都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兼职组成,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够健全,管理体系、运营机制等运作不规范,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缺乏沟通,管理效率低下,平台公司资产规模较小,变现能力较差,基本没有盈利能力,已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需要。
  1.3 项目管理风险
  政府投资主体不明确,权责不清,形成目前政府投资各行其是、无效失控的不合理状况,与公共财政的要求相去甚远。项目管理不规范,多头管理,条块分割,“三边”、“五边”工程,随意变更设计,任意增加工程投资,擅自改变信贷资金用途,造成公共资源极大浪费,没有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存在资金链断裂、项目半途下马、金融资源极大浪费现象。财政投资不规范,目前,有偿资金往往无偿使用,资金投放前缺乏全面科学的可行性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工程建设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项目结束后缺乏评估过程,使财政投融资无法形成良性循环。政府意愿落不到实处,建设项目质量低,周期长,成本高。
  1.4 资金风险
  融资资金为政府债务资金,偿债资金难以落实到位,缺乏偿债计划,融资规模较大,政府负债率较高,而且有越来越高的趋势,负债结构不合理,资金支付随意性大,缺乏必要的评审程序。
  1.5 财政风险
  目前,各类政府负债已进入偿还期,各地政府财力虽增长较快,但还是有限,政府一边筹资建设,一边面临还债;一边推动城市建设发展,一边无力还债,平台公司只有借新债还旧债,举步维艰。
  2 政府负债经营的控制与防范
  对于引发财政风险的不利因素,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地方政府将会陷入进退两难窘境。地方政府应对负债经营给予高度重视,应把负债经营作为地方发展的“助推器”,明确负债经营与发展的关系,紧紧抓住投融资体制改革这一关键环节,积极探索理论和实践上的新突破。
  2.1 树立全员风险意识
  充分认识建设健康财政、健康金融的重要意义。财政和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相辅相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财政和金融处于社会再生产的不同环节,职能分工各有不同,但一直密切配合,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力。两者的健康安全问题往往相互交织,若处理不当,不仅影响融资的效率,甚至可能造成经济社会的剧烈动荡。因此,实现健康的财政、健康的金融以及两者良性互动,已成为各国经济安全甚至政治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驾驭市场能力的重要体现。
  2.2 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应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及时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随时监控企业的筹资风险,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做到两个结合:①融资计划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②融资与财政资金相结合。融资资金作为政府债务资金,应纳入财政资金管理,建立偿债机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34577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