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上市商业银行董事会结构与经营风险实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彦明 田晶

  一、引言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经济低迷致使大量商业银行破产,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治理结构不完善。在治理结构中,董事会处在核心地位,负责执行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方针和战略的制定等工作,其行为与特征对公司的经营成果与风险息息相关。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拥有完善的董事会能够通过自身决策行为对风险进行规避,其董事会相关特征与风险之间的关系如何?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
  二、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 具体如下:
  (1)董事会人数与经营风险。就国内外研究结果来看,学者普遍认为董事会规模应当“适中”,过大过小的董事会规模均会影响董事会决策效率。因此,在这里假设:
  H1:商业银行董事会规模与风险呈倒U字形关系
  (2)独立董事比例与经营。独立董事在西方国家通常称为外部董事,是独立于本公司董事会的董事,主要职责就是客观、公正地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对董事会的决策行为作出判断,参与董事会会议投票,约束董事会行为。在这里假设:
  H2:独立董事比例与风险之间呈反向变动关系
  (3)两职设置与经营风险。董事会为公司决策制定机构,而经理层主要职责在于公司的日常运营管理、董事会政策的执行,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合一则会使董事会与经理层出现制定、执行的权力集中,从委托代理理论来看,两职合一会增大董事长舞弊的风险,因此假设:
  H3:两职合一会加大商业银行的风险
  (二)变量选取 主要有:
  (1)变量选取。依据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指标主要划分为三个层次:即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在此基础上,从三个层次上分别选取了以下指标:存贷比率、拆入资金比率、拆出资金比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净资产收益率、资本充足率。从三个层次上来衡量的商业银行的风险。董事会指标选取了董事会规模(人数)、独立董事比例、两职设置情况。指标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2)样本选择。样本数据来源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01~2010年度合并报表数据。共得到61组有效数据作为分析样本。
  (三)相关性分析 观察所收集到的数据可以发现,在数据中不存在两职合一现象,因此对两职合一的研究没有实际意义。利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系数分析,具体见表2。
  根据相关性分析可知,董事会人数与拆入资金比率呈现明显的负向相关关系,在其他几个相关性较强的指标中,大多呈现负相关性,说明董事会人数越多,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越小;董事会比例与拆出资金比例、不良贷款率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拨备覆盖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于拆出资金比例与不良贷款率本身为负向指标,即指标越小,风险越大,证明独立董事比例越高,商业银行的风险越小。
  (三)模型建立 因董事会特征与商业银行的风险指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进行相应的线性回归分析,利用SPSS软件进行线性模型模拟。董事会人数与风险指标的线性回归分析如下:
  由上述三图可得到以下结果:由表4可知,所模拟的模型R为0.445,但调整后的R2为0.198,反而较小,证明方程的拟合度一般,不具有很明显的线性关系,模型的相伴概率sig为0.093,说明各指标与董事会人数之间的确存在着一定的线性关系,但不显著。系数表中得相伴概率sig除拆出资金比例的概率较小外,其余的相伴概率均较大,可以看出,该方程的代表意义一般。
  独立董事比例与风险指标的回归模型建立:
  根据表7可知,判定系数R为0.781,R2为0.61,证明方程的拟合度很高,即各风险指标与独立董事比例数据中存在着很强的线性关系,模型与各指标系数的相伴概率均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方程具有线性意义。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实证分析可知,我国上市的商业银行董事会特征中,董事会人数和独立董事比例都与风险指标呈现负相关系,即董事会规模越大、独立董事比例越高,风险越小,假设一与假设二均成立。
  (二)建议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两点建议:(1)控制董事会规模。通过数据统计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董事会规模普遍偏大,而散点图表明,当董事会规模超过17人时,风险指标有上升趋势。在此建议上市商业银行合理控制董事会规模,以起到提高董事会决策效率的目的。(2)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由实证分析可知,独立董事比例越高,则风险越小,证明上市商业银行董事会中的独立董事能够从客观的角度衡量董事会对风险项目的决策,在此建议上市商业银行能够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使其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彦明、付会霞:《石油石化类公司资本结构与获利能力分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编号:HGJXH B2110149)、黑龙江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编号:JD201112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辑 向玉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41218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