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咖啡渣种“蘑菇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新同

  为令人头疼的咖啡渣找出路
  朱炳肇是新加坡籍华人,很早就来中国经商,同许多白领一样,他也是个咖啡控,平时最喜欢光顾各种个性咖啡馆。他发现,每喝一杯350毫升左右的中杯现磨咖啡,便会产生20克的咖啡渣。他粗略算了一下,假设一个城市有100家咖啡馆每天卖出200杯中杯现磨咖啡, 那么一年便会制造出146吨的咖啡渣。这种城市新生垃圾,最后又是怎样处理的呢?这个事情成了揣在朱炳肇心里的一个困惑。
  在了解到外国已经有很多咖啡渣循环利用技术之后,朱先生将笔墨用在选择“立足本地”的技术上,并最终锁定为咖啡种蘑菇技术。
  于是,他成立了环保工作室“欣耕工坊”。朱炳肇觉得,蘑菇Mushroom、咖啡渣Coffeeground。干脆就叫MuMu CoCo吧。有混搭范儿,而且听起来简洁又可爱,读起来也很有新意。
  朱炳肇将回收的咖啡渣,交由专门的菌菇厂进行消毒、杀菌、发酵,再加入其他天然拌料后“接种”菌丝,制成菌棒。他说,之所以选择用咖啡渣种蘑菇,是因为菌棒在经过前期处理后对种植技术要求不高,而且生长速度也比较快。
  2012年1月,1000个MuMuCoCo被运到浦东新区塘桥街道的6个居委会无偿派发给居民;逐渐地,其他街道和企业下了批量订购单。
  绿色环保,写字间里种蘑菇成为时尚
  MuMuCoCo是一个长方体纸盒,沿盒子侧面的虚线剪出窗口,在菌棒的塑料膜上划开“V”形口子,菌菇的种植就开始了。只要室温在13℃到26℃之间,每天喷水3到4次,最快几天后,这个只有30厘米高的“奶黄色小菌包”就会钻出探着小脑袋、长相喜人的可以食用的有机平菇。如果不爱瓷白光洁的平菇,还可以种猴头菇、鸡腿菇或者金针菇。
  经过第一轮的免费推广,备受好评之后,欣耕工坊开始正式推广MuMuCoCo,除了在一些社区以及单位企业展开销售之外,还启动了网络系统,在网上出售。以每个48元的售价卖给消费者,另外欣耕工坊还别出心裁地推出了一项套餐,68元可以享受一年的服务,每3个月重新提供一个新的菌棒,更是吸引了不少的购买者。
  时下,在上海不少白领office家里,不经意间你就会看到这样一盒MuMuCoCo正在“野蛮生长”着。数朵嫩嫩的椭圆蘑菇参差着,从牛皮纸盒中斜斜舒展出来,重峦叠嶂般簇拥,透出一种鲜润的光泽。这种充满绿意的“扮靓小盆景”,一下就使家里显得生机勃勃。
  更令人兴奋的是,在种植包内遍布蘑菇菌丝,割去一茬不久又能生出一茬来,倘若幸运的话,可以连续收获四次之多呢!“每次采摘蘑菇时,把蘑菇整株拔掉,注意清理菌棒上残余的菌菇根部,再重复之前的种植步骤就可以了。”朱柄肇说。
  最后,当MuMuCoCo种植包已经收获多次蘑菇,可以将整个菌包打碎,用于园艺堆肥。如果无处堆肥,“欣耕工坊”还提供有公共的回收点,把这些咖啡渣集中到市郊给农民做有机肥。
  受多家跨国公司支持,
  年赚千万绿色财富
  由于咖啡连锁店和外资企业都非常喜欢这个创意,几次交谈之后,朱炳肇便找到了第一个“重量级合作伙伴”——香咖缤。合作之后,香咖缤在每家门店都设立了专门回收咖啡渣的清洁桶,“欣耕工坊”每周一次到其总部收取。按朱炳肇的保守估计,他每年从香咖缤回收的咖啡渣有30吨之多!
  更有趣的是,充满创意的“欣耕工坊”还坚持多种经营,比如组织活动,用咖啡渣作画。绘画者只需要先用画笔画出轮廓,再用胶水将咖啡渣慢慢填入轮廓中,短短几分钟一幅充满诗意的咖啡画就浮现在眼前了。另外,他们还发明了咖啡花肥、咖啡除味剂……
  到2012年底,“欣耕工坊”盈利高达1000多万元。MuMuCoCo已经基本达到朱先生预期的目标。更重要的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理念深入到了许多客户内心。
  由于咖啡连锁企业给的原料太多,制作MuMuCoCo用不了这么多咖啡渣,他决定把剩余的部分送到农村,用于制作堆肥。并在农田上研究种植技术,想办法提高农民收入。于是2013年春天,朱炳肇又在青浦租下了30亩地用作生态农业试验。
  过去令人头疼的城市废弃物咖啡渣,经过环保达人朱炳肇的一番摆弄,转眼间便身价百倍,有人称之为“垃圾变黄金”。他的成功经历,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宝贝!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43407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