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的现状及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贾海燕

  作者简介:贾海燕(1983-),性别:女,籍贯:北京,学历: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金融学。
  摘要:我国已建立起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但该体系的现状并不乐观,难以面对愈加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已势在必行。要通过银行产权多元化改革,金融机构内部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以及外资银行的引入与有效监管,提高我国金融体系的竞争力,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金融体系;现状改革
  经过30 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起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格局。但是,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现状并不乐观。银行业改革滞后;金融机构体系产权单一,各种机构成份比重不合理;银行、保险、证券业发展不成熟,银行机构与非银行机构协调发展能力差;金融中介机构缺乏;金融机构面临着巨大风险等一系列问题都严重阻碍了金融机构功能的发挥,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国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的改革已迫在眉睫。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处置好不良资产,更要进行根本性的结构性调整,以提升综合实力,才能与全能型的国际金融集团竞争。
  一、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现状
  (一)银行、保险、证券业相互渗透发展,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金融机构体系已基本建立
  从1999年开始,我国金融领域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变化:银行、保险、证券三者开始互相渗透、共同发展。1999年10月12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国泰等10家基金管理公司和中信证券等7家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从事资金拆借、买卖债券、债券现券交易及债券回购业务。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长期隔离的局面终于被打破,并开始形成种类齐全、功能互补、多种金融机构全面健康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我国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金融机构体系已基本建立。
  (二)在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银行业产权单一、改革滞后。
  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商业银行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形成了商业银行组织体系的新格局,探索了现代商业银行企业制度和管理体制新模式;实施资产负债管理方式;建立了双向选择的新型银企关系;实现了商业银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分离,商业银行开始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但是,由于银行改革起步较晚,负担较重,顾虑较多,思路较窄,至今还停留在国有银行(包括国有独资银行和国有控股银行)占绝对统治地位的产权一元化格局中,而中国金融体系最脆弱、最危险的地方是银行体系。主要表现在:资产质量较差,巨额坏账、呆账无法收回导致金融资产的流失,资本充足率较低盈利能力较弱,再加上大量违规入市的资金使得金融秩序混乱; 银行业内部没有遵循会计准则的要求,所有者缺位的现象又会使监管和控制无法落到实处,更会出现舞弊,诈骗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三)缺乏金融中介机构
  我国仍需要一些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中介机构,这种机构大致上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中小商业银行。大型商业银行主要是面对大企业服务的,在存贷总量失衡的同时还存在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所以中小银行的发展也成了搞活经济的重要出口,必须要对商业银行进行整顿让它更好地发挥作用。
  第二类是合作性机构。中小企业刚刚发展的时候,并不能从经济上非常合理地判断出它的可靠性,它的生长性,这时候相当程度上靠的是对人的判断,合作性金融机构利用了合作者知根知底这个优越性,能从地方实际出发引导投资的合理化。
  第三类就是非银行金融机构。
  (四)我国金融机构面临巨大风险
  根据中国金融业的现状,以下几点风险是在金融机构的改革中必须加以重视的。1.“存差”严重发生。与银行高负债相对应的不是资产的有效投放,而是存款总额大于贷款总额的现象日趋严重。对银行来说,这部分资金的运作处于亏损状态。2. 支付风险:前段时间,一些银行因为期限错配,导致难以偿还银行间同业拆借款项。3. 信用风险:当银行为企业提供融资时,客户贴现承兑汇票银行现行垫付资金时,以及客户信用卡透支时,均会产生信用风险。4.操作风险:因管理方面的漏洞出现的经营风险。
  5.价格风险:金融机构大都持有一定数量的有价证券,因证券价格下跌导致的损失;或因供求关系改变,利率变动也会造成损失。6.决策风险:金融机构因错误判断和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7.政策性风险:主要表现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政策风险。国家风险。
  二、关于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改革
  面对国外金融集团的挑战,我国的金融机构必须要进行根本性的结构调整,不仅要消化不良资产,更要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综合经营实力。
  (一)银行体系要进行根本性改革——银行产权多元化
  银行体制根本变革势在必行,而且要抓住目前经济结构调整,资金供给相对宽余的有利时机,分步骤地实施。
  首先,要逐步考虑把现有几家国有独资银行分散化,有利于银行业提升竞争力,提高服务水平和加强内部管理,逐步形成内部的激励机制和外部的动力机制。
  其次,将公众投资引入到国有商业银行,让银行上市,把银行的治理结构建立起来,实行股份制改造,这样做的首要意义是对现有商业银行的体制进行改革。股份制改革不仅能吸引更多的优质资产,建立更好的评估体系监控贷款的流向,还能使银行真正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从根本上避免大量的呆账坏账的出现。
  同时,面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的问题,仅依靠财政发行国债是不现实的,也是难以根本解决问题的。在现代货币经济条件下,金融资产的增长速度远超过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纵使是一个良好的财政状况也难以满足国有银行巨大的资本金需要。所以,要充实银行资本金、维护金融稳定和健康发展,就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国有银行的产权改革,通过股份制改造,吸纳新的资本进入银行业,形成新的经营机制。   最后,一个真正成熟的市场竞争环境必然是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展开的,因此要打破商业银行产权一元化格局,首要要转变思想,允许非国有银行的设立,允许外资成份以及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民间资本建立的中小银行没有过多的政府约束,效率更高,投资渠道畅通,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而外资银行可以带来先进的管理和投资经验,这样做有利于打破银行业的垄断局面,引入竞争机制,促进银行业加强内部管理,开拓新的业务品种、提高服务水平。
  (二)金融机构的制度改革与创新
  第一,要对金融机构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并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使之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且要理顺国有资产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及处置权之间的关系。要有效防范内部风险,监督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建立一套健全、有序的内控机制。
  第二,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理力度。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可发挥不小的作用。通过对不良资产的评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从银行收购不良资产,并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减小损失。
  第三,要进行有效监管,并尽快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在体系内部,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监管体系,设立风险预警机制,有效对风险监控,做到提前预防。在外部,应通过信息披露,加大金融机构的透明性,并通过社会舆论和法律法规形成对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督机制,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出发粒度,增加违法成本,遏制金融机构的不良行为。第四,可通过存款保险制度,最大限度保护存款人利益,增大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三)对外资银行及金融机构进行适当管理
  外资银行、保险公司的设立已逐步成为我国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它们的有效监管和风险防控已愈加中腰。
  第一,要提高外资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逐步放开人民币业务,掌握好节奏。虽然我国加入WTO以后,外资银行可开展人民币业务,但要把我好放开的节奏,避免国内金融机构受到过大的冲击,稳定国内金融体系。
  第二,可增加合资金融机构的设立数量。合资的金融机构由出资双方共同经营管理,不仅有利于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方式引入我国,提高本土的经营能力,更有利于加强对外资银行的风险防范,避免纯外资银行逃避税收和利润转移。
  第三,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引导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在我国对中西部的开发建设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外资银行的引入不仅可以解决资金问题,更能带动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业务,可以大大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
  综上所述,金融体系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金融机构体系的健康高效与否直接决定一国的经济情况,我们必须重视对金融机构体系的改革工作。对于国有性质的银行,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其进行股份制改革,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而不是行政命令来加强管理和监督,从而从体制上杜绝坏账的产生,并发挥在重要领域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为了增强金融机构的竞争力,还要引入民间资本和中介机构来引导合理的投资流向,在加强立法和监管的基础上,允许外资进入金融行业,利用竞争机制以及国外先进的资产评估机制和管理模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从而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师玉兴、史燕平、刘园. 《国际金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8
  [2]吴青. 《西方银行管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6
  [3]夏德仁.李念斋. 《货币银行学》.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4391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