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分布特征及其分类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蕾 王亚星

  摘要:文章在对我国30各省级行政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总体特征,根据评价结果将其划分为领先型、优势型、潜力型和后进型四种区域,并对四类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分类;特征;发展对策
  一、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概述
  区域创新能力主要由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的环境和创新的绩效五个要素构成(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2002;柳卸林、胡志坚,2002),是一个多种要素系统性协同作用的结果。它不仅包含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而且各种要素的作用过程也是动态演化的。也有学者认为,自主创新能力是由自主创新投入能力、自主创新产出能力、自主创新运行能力、创新载体的建设能力和自主创新环境支持能力构成的。(刘凤朝、潘雄锋、施定国,2005;赵彦云、甄峰2007;林迎星、2008;朱孔来,2008等)
  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内涵和构成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发现,大多数学者都是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角度来研究其构成,但是缺乏从创新系统的角度对区域自主创新的构成要素及其互动关系的描述。作者认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主体、创新环境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而构成的关系结构,是由多种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共同影响和协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
  二、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
  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根据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在参考了诸多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层次,试图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反映我国30个省级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该指标体系不仅考虑到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所包含的资源投入、成果产出、载体能力、环境能力、政策能力等内容,而且反映了区域自主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主体间的互动以及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之间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区域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非常广泛,例如在创新支撑条件中,区域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人文环境等等因素也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起着关键作用,但考虑到这类指标大多是定性指标,难以量化,因此在此没有体现。
  2. 评价结果。根据多层次因子分析的结果,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结合各个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综合因子得分以及聚类分析的结果,本文将区域自主创新综合能力划分为4类,并按其发展特征可进一步归纳为“领先型区域”(包括北京、江苏、广东)、“优势型区域”(包括上海、山东、浙江)、“潜力型区域”(包括辽宁、天津、湖北、陕西、四川、福建、河南、重庆、安徽、湖南、黑龙江)和“后进型区域”(包括河北、吉林、广西、江西、山西、内蒙古、云南、甘肃、新疆、贵州、宁夏、海南、青海)。
  三、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总体特征
  1.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整体偏低,各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总的来看,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得分总体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只有12个省域,一半以上省级行政区域的自主创新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水平偏低。如果按照传统的区域划分方法,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不难发现,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以及各自地区内部自主创新能力空间分布差异显著。
  2. 各区域在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上发展并不协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东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中作用最强,其次是创新支撑能力,然后是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而创新载体能力相对其他三个要素较弱;中部地区在四个要素的得分上都低于平均水平,但是其中创新载体能力相对其它三个要素要更胜一筹,创新支撑能力相对较弱;西部地区的四个要素相对于东、中部地区来说都是最弱的,但是西部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构成要素中表现突出的是创新载体能力,创新支撑能力和高校、科研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表现相当,而西部地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最弱。
  3.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四个构成要素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不均衡分布现象,尽管分布格局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高的地区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北京、天津、山东、辽宁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圈、以上海、江苏、浙江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圈、以广东为核心的珠三角城市圈表现十分活跃;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创新载体能力高的地区出了中部的湖北和西部的陕西之外,其余也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也以三大经济圈的突出表现为主要特征。
  4. 区域自主创新网络基本形成,但各构成要素之间缺乏互动。通过观察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各构成要素的相关系数矩阵,相关系数检验的概率p值都近似为0,当显著性水平为0.01时,拒绝相关系数检验的零假设,可见各要素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此外,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构成要素之间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基本上形成了以创新环境为支撑、企业为核心、企业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创新载体相互了关联的区域创新网络,但是整体互动并不显著以及官-产-学-研之间关系一定程度的缺失使得区域创新网络之间的关系还不很紧密。
  四、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分类及其特征
  1. 领先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总体特征。
  (1)区域自主创新综合实力强劲,各构成要素表现均衡、协调。领先型区域不仅在区域自主创新综合能力上表现突出,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能力、创新载体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4个系统要素上都领先于其它类型区域,区域自主创新系统运行的较为平稳。
  (2)领先型区域内部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构成要素能力上存在一定差异。尽管该类型区域总体上在各构成要素的表现比较稳定,而且在区域自主创新综合能力上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其内部三个省市之间在各个构成要素上的表现存在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上差异比较显著。   (3)领先型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绝对优势体现在其强大的自主创新推动力上。北京地区综合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劲推动力主要源于其政府主导—高校和研究机构推动—企业跟进—创新环境支撑的区域自主创新网络;江苏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大推动力则源于江苏区域自主创新系统各要素自主创新能力的平衡发展,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广东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源于其以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政府的创新型管理方式以及多层次、多形式、多种类型的创新服务体系。
  (4)领先型区域尽管从全国层面上的比较来看占据着绝对优势,但是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领先型地区要想成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龙头,形成整体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还需要加强区域自主创新资本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加大品牌的投入和培育力度,从而增强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2. 优势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特征。“优势型区域”主要包括上海、山东和浙江3个省市。
  (1)优势型区域自主创新各构成要素特征不尽相同。企业表现出较高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引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力量;高校和研究机构是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动力;创新载体为区域自主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较好的服务功能;创新环境建设较好,成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有力支撑。
  (2)优势型区域自主创新的主要推动力。上海拥雄厚的工业基础、日益完备的金融体系和投融资体系、高水平的市场开放程度和信息化使得其创新支撑能力在全国数一数二。浙江和山东两省经济发展水平很高,对外开放程度高,企业自主创新水平非常高,其中浙江的民营企业业已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主力军。此外,浙江和山东在创新成果的产出上具有绝对优势,创新成果的市场化程度高,技术市场的成交金额都位于全国前列。
  (3)优势型区域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优势型区域的自主创新人力资源投入和经费投入强度都有待提高。基础创新能力稍显不足,浙江和山东两地总体上看高校数量较少,本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力资源的能力较弱,科技人才缺乏,在组织进行重大科学攻关项目方面力量薄弱;优势型区域与领先型区域之间还没能完全突破行政上的壁垒,形成对潜力型和后进型区域的联合辐射能力。
  3. 潜力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特征。
  (1)潜力型区域自主创新各构成要素上的表现不尽相同,可以将11个地区进一步划分为三类来分析:①辽宁、湖北、陕西、四川和重庆——较强的基础研究能力;②天津和福建——较强的创新载体能力;③河南、安徽、湖南和黑龙江——较强的创新支撑能力。
  (2)潜力型区域内部各地区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构成要素上的表现有一定的差异,但不十分明显。总体来看,辽宁、天津和重庆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该类型地区中比较突出;湖北、陕西、四川和黑龙江在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创新载体能力上的表现比较突出;福建、河南、安徽和湖南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各构成要素的表现均不十分平稳。
  (3)潜力型区域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潜力型地区也存在着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即R&D投入强度严重不足;区域内企业缺乏核心创新能力,并没有成为自主创新的核心,其主体地位尚未确立,创新成果市场化程度低;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基础研究能力较弱。
  4. 后进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特征及评价。
  (1)该类型地区各创新要素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都低与全国平均水平,是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的地区。
  (2)后进型区域各地区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上的可以发掘出其发展潜力。尽管后进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很低,但是后进型区域内的各地区企业都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而且都比较关注对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
  (3)后进型区域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区域内部创新人才投入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企业自主创新的力度不足,缺乏创新意识;区域内企业技术引进比重较高,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能力不足,处在创新初级阶段;区域内部高校和研究机构与企业间缺乏联系,高校和研究机构来自企业的资金比例平均仅占10%左右;技术市场交易落后,自主创新成果转移和扩散能力较弱,在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平台等创新载体能力建设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五、 我国各类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
  1. 领先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1)充分利用领先型区域自主创新资源上的优势,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支持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项目,大力发展区域原始创新能力。
  (2)依托领先型区域高校和研究机构雄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力量,发挥其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和基础科研领域的创新攻关能力,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与企业的研发需求相结合,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
  (3)在发展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品牌战略工作的实施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形成国际一流的科技园区和创新型产业集群。
  (4)充分发挥领先型区域创新思想活跃、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产业发达、创新环境优越、创新成果丰富的优势,保持和加强创新型区域作为全国创新中心的地位,成为引领中国自主创新发展的先锋和联结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
  2. 优势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1)继续加大创新资源的投入,合理创新资源结构配置,充分发挥优势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特征对创新人才和资金强大吸引力的优势,构造一个科学且独立的科技投入、科技计划及项目评估的监督机制,让许多科技经费得到应有的监督,防止造成创新资源的浪费。
  (2)发挥优势型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强,人力资源丰富,科教和研究实力较强等优势,打造“以应用为导向”的全国性自主创新中心和基地,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供知识和智力保障。
  (3)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学习和实干的基础上迅速形成自主创新的能力。优势型区域一些产业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但过于依赖引进,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很容易在国际竞争中受制于人,应善于利用国际资源,高度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学习和实干的基础上迅速形成自主创新的能力。   (4)与领先型区域共同协作,打造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增长极,将其吸引过多创新资源导致区域创新资源分配不合理的“极化效应”合理地转化为“涓滴效应”,形成对潜力型区域和后进型区域的联合辐射效应。
  (5)寻求利益共同点,结成利益共同体。优势型区域内部的三个省市来自于我国两大经济增长极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各地区之间应该突破行政区划界限,通过共建区域自主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等方式寻求在区域自主创新方面的利益共同点,结成利益共同体。
  3. 潜力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1)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性、前沿性研究的比重,保持并加强潜力型区域基础创新能力雄厚的优势,并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提高其核心创新能力。
  (2)建立健全相应的自主创新投入机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自主创新活动的资金倾斜力度适当加大,从而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力度以及科技人才培养的强度,加强创新投入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达到区域经济、社会与科技均衡发展的目标。
  (3)营造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改善区域自主创新的外部环境。通过营造用于创新、尊重创新和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在相关省市区内树立一种创新的标准和行为规范,形成尊重知识、崇尚真理、珍惜创新型人才的风气,提倡“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理念,倡导各个创新群体进行复核市场需求的创新活动。
  (4)积极与领先型和优势型地区开展自主创新合作,承接领先型和优势型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发展战略新型产业,推动本地区产业机构的升级,发挥自身优势,与领先型和优势型地区开展深入有效合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4. 后进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1)后进型区域需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力度,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自主创新支撑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尽力与经济社会密切结合的自主创新能力,达到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双提升的目标。
  (2)通过加强自主创新投入为本区域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将自身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双重优势”进行战略组合,不断摆脱边缘区域“后发劣势”,赢得发展新优势,从而加快实现经济转型与跨越发展。
  (3)在自主创新的初级阶段,以模仿创新为主,同时加大技术引进力度,在此基础上积极进行消化吸收,从而增加“二次创新”的能力,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自主创新效果。
  (4)积极制定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实施重点人才培育工程,打造促进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统筹推进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牢固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统筹推进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人才政策杠杆作用,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提升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林迎星著.自主创新与区域建设——全球化、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2. 朱孔来.创新、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相关理论研究.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5):1-11.
  3. 柳卸林,胡志坚.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成因.科学学研究,2002,(5):550-556.
  作者简介:王亚星,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蕾,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贸易经济系博士后。
  收稿日期:2013-09-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44106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