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宏观审慎框架与金融可持续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洁

  摘 要:在金融危机爆发和潜在影响持续发酵的背景下,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着力推动宏观审慎框架建设。本文对照此次金融危机的教训,结合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实际,从背景、目标、内容、改革举措等方面分析了宏观审慎框架在解决金融系统性风险方面的作用,以期推动我国金融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宏观审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5-0032-03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5.07
  20世纪80、90年代开始,新自由主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推动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借鉴了它的部分政策主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2007年,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陷入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引起了国际社会对新自由主义政策和华盛顿共识的深刻反思。未来金融业的可持续到底要走向何方?站在这个十字路口,要继续保持经济金融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作出自己的选择。这时,一些基本的价值判断和原则显得比较重要,比如诚信、规范和可持续发展。
  一、金融业坚持诚信、规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一)诚信是金融市场稳健发展的基本前提
  诚信属于道德范畴,其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诚信不仅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金融市场保持良性运行的前提。进入现代社会后,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现代信用制度更是成为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必然要求。讲诚信,一定程度上就会损失利益。当一边是诚信、一边是利益时,对普通人来说已是一个不容易的选择,对于银行家而言,应该更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了。高盛,这个曾经叱诧风云的银行家就被这个选择难倒了。一方不讲诚信,不仅会损害对方的利益,同时也因为高昂的交易成本损害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危机中多环节交叉的诚信缺失使得金融市场的链条极为脆弱,最终引发了国际金融危机。
  (二)规范是金融市场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金融自由化思想的影响下,主要发达国家兴起了一场“放松监管”的金融法制改革。有关当局对法律的立、改、废为金融创新打开了方便之门,但也为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了温床。近十年来,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交易规模巨大,远远高于实体经济的规模和增长速度。根据BIS的统计报告和数据,截至2008年全球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未到期合约名义本金为592万亿美元,合约市值约为34万亿美元。8年内,名义本金增长了近10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5%[1]。应该说,初级金融衍生产品的目的是资产定价与风险分散,本质上是中性工具。但诸如CDO平方、立方之类的衍生产品从其诞生就带有投机色彩,并使整个风险链条过长,杠杆效应过大,风险不断聚集而未真正分散,使投资者丧失了对风险的把握。可见,在日益宽松的监管环境下,主要发达国家金融业发展偏离了实体经济需求,经济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助长了金融投机行为,过度证券化和高杠杆交易加剧了金融资产的膨胀,也放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最终使得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大厦倾覆。
  (三)可持续是经济金融稳健发展的战略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是保持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长期协调发展。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引入金融领域,体现了金融市场发展变化对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产生的影响日益重要。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与蔓延,除了金融市场自身诚信和规范的缺失外,从根本上说是经济失衡矛盾长期累积的必然结果,它表明依靠低储蓄、过度举债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同时,新兴市场经济体过于依赖外需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不可持续的,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扩大消费,实现内需和外需有效互补,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二、 国际金融改革主要举措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是诚信的危机、规范的危机和可持续发展的危机。为了实现全球经济的平稳可持续发展,各国根据形势变化,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并通过G20等国际组织推动国际经济金融改革。需要强调的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提法是宏观审慎政策框架[2]。这个框架内容丰富,很多改革举措都可以放到这个框架里。
  (一)宏观审慎框架提出的背景
  1.市场内部关联。经过数十年的金融创新,金融市场的关联性明显增强,特别是体现在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上。理论上讲,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是银行的主营业务。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衍生工具的丰富,同业往来增长速度非常快。2008~2010年,银行间市场成交量分别突破110万亿元、130万亿元、17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24%、31%[3]。同业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高度关联。当市场参与者和转移风险的方式越来越多时,这种趋势就更加明显。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往往关联性很强,甚至是跨境关联性很强,出现问题将对金融体系和经济活动造成巨大破坏。根据彭博资讯的统计,2008年,世界上100多家大型银行和券商损失共计6605亿美元。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内的一些机构预测,国际金融危机导致金融部门的最终直接损失可能超过1.4万亿美元。同时,市场参与者除了要面临巨大的系统性风险以及可能的“大而不能倒”道德风险外,还要应对由于国际救助和处置计划差异而带来的高昂成本,甚至是救助不可行。因此,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应该要求更高。
  2.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金融市场内部关联决定了金融机构在面对相似风险时会采取相似的行动。具体而言:在经济上升期,通过充足的信贷供给、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杠杆和期限的错配,金融体系趋向于过高的风险暴露。如果金融体系没有在上升周期建立足够的缓冲,一旦周期逆转,衰退将导致大范围金融困境的出现,并且伴随大量的去杠杆化、信贷供给和金融服务的减少。危机后饱受争议的评级公司就存在顺周期的问题。一方面,评级业务本身会有顺周期性。在经济景气上升周期,评级往往越来越好,导致投资者未看到风险,加大投资力度;而一旦景气发生逆转,特别是危机出现时,评级立即掉头,变化可能非常快,从3A级立刻跌到C级,导致市场恐慌。这表明评级公司消化市场信息的能力也是有限的。除此之外,薪酬制度、监管要求和会计准则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顺周期性。   3.群体行为。现实中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似乎与有效市场假设不符:市场并不完美,投资者并不理性,价格也并非反映了完全信息。理论界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群体行为”的视角。金融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完全,金融机构很难确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通常是参考周围人的行为而作出判断。因此,在这种行为模式的传递中,人的行为逐渐趋同且彼此强化,从而产生群体行为。稳定的宏观经济条件下,也可能出现非理性的群体行为,导致泡沫产生。一旦市场出现问题,又可能出现恐慌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原本健康的金融机构也有可能很快出现流动性问题。
  可见,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产生,不仅源于个别金融机构失败,也源于金融机构和其他重要市场参与者对相似风险的共同暴露。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系统性风险以单个机构失败开始,通过传染机制进行传播和强化。原始的风险冲击可以来自于金融体系之外,而危机放大机制却已存在于金融体系内部。
  (二)宏观审慎框架与系统性风险
  审慎监管,也被称之为微观审慎政策,重点在于降低特定机构资产负债表的风险,增强个体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国际金融危机表明,审慎监管在减轻严重金融冲击的不良影响和救助成本方面存在局限。在现有的审慎监管制度下,审慎监管会忽视源自跨机构或跨市场的风险对金融稳定造成的威胁。当信贷市场崩溃、资产价格急剧下降的时候,审慎监管关注的是单个金融机构的偿付能力而非金融体系整体情况,并会要求机构采取更为保守的信贷政策,这可能会对金融体系产生更大的负面效应[4]。
  虽然宏观经济政策往往被用来应对系统性风险,但它主要通过平衡经济体中的供给和需求来引导价格水平变动,重点在于关注通货膨胀,不能很好地缓和金融资产价格变动以及新出现的金融失衡,因此并不是解决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和抑制顺周期趋势的最佳工具。
  宏观审慎框架的目标是通过强化金融体系抵御经济衰退的能力以及抑制顺周期行为以缓解系统性风险,而这不可能由单一的审慎监管或宏观经济政策实现。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框架,宏观审慎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银行的资本要求、流动性要求、杠杆率要求、拨备规则,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特别要求,会计标准和衍生产品交易的集中清算等等。多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使得宏观审慎框架在解决系统风险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是解决时间维度的风险,即降低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二是解决跨行业维度的风险,即降低系统性风险的集中度[5]。
  (三)国际社会对宏观审慎框架改革的进展
  国际清算银行(BIS)、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等机构都在研究宏观审慎的制度和工具。目前,宏观审慎框架的改革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系统性风险识别、政策工具和制度框架等。例如,美国金融部门督查委员会、英国金融稳定理事会和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纷纷成立,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生效,巴塞尔Ⅲ讨论通过等[6]。
  三、积极推进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金融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金融改革迈出重大步伐,金融市场功能进一步发挥,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先后完成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政策性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改革稳步推进。通过改革,金融机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日益完善,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资产质量大为改观,营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显著增强。在对外开放方面,我国与国际金融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深度参与了国际金融监管规则的讨论和制定。
  (二)加快我国宏观审慎框架建设的几点思考
  数十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金融业的实力显著增强。但是,由于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总量中占比很高,信贷波动对经济周期的影响很大,构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框架是推动我国金融改革走向深入的必然选择。
  1.判断周期。2010年以来,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宏观经济周期出现了差异。发达国家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后,复苏仍不强劲,部分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尚未消除。在全球流动性增加、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的背景下,尽管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复苏较快,但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持续加大。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对构建宏观审慎框架提出了挑战,关键要有对宏观经济周期的正确认识。
  2.激励机制。建立宏观审慎框架,还要考虑激励机制问题。如何使那些尽力达到宏观审慎标准的机构得到鼓励,对不能达到标准的机构进行制约和惩罚。仅依靠行政性的激励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国情寻找更多激励手段,推动金融机构走向更高宏观审慎标准。
  3.独立性。宏观审慎政策并不总是受欢迎,比如经济过热时期的信贷规模限制。宏观审慎框架的实施可能会面临诸多压力,保持框架的独立性是非常重要的。
  4.国际协调。金融可持续发展涉及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要充分考虑宏观审慎框架的多边一致性。这里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一致的国际框架下,建立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
  (责任编辑:王艳)
  参考文献:
  [1]Central Banking Lessons From The Crisis[R].IMF Research Report.27 May,2010.
  [2]周小川. 建立更加完善的金融宏观审慎政策框架[J].中国金融,2011(1).
  [3]周小川. 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J].金融研究,2011(1).
  [4]Olivier Blanchard, Giovanni Dell'Ariccia and Paolp Mauro. Rethinking Macroeconomic Policy[R]. IMF Staff Position Note. 12 Feb,2010.
  [5]Bank of England. The Role of Macroprudential Policy[Z]. Discussion Paper. Nov,2009.
  [6]Ben S. Bernanke. Economic Policy-Lessons From History[Z]. Speech at the 43 Annual Alexander Hamilton Awards Dinner. 8 Apr,2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47489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