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欣

  【摘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在其国家竞争优势论中阐述了钻石模型,探讨了影响一个国家某种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将基于钻石模型的四个基本要素及两个辅助要素,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提出提升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 钻石模型 文化产业
  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物质需求的逐渐满足,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趋增加。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程度的高低,越来越成为区域间竞争的关键因素,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不仅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也对国家竞争力的提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一)生产要素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化资源丰富,截止2011年6月,中国已有41处世界遗产。但是中国文化产业基础设施薄弱,人力资源质量不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发掘能力和创新能力却相当缺乏,文化产品创新极少,高级生产要素稀缺。
  (二)中国文化产业的需求市场
  虽然中国文化产业拥有强大的国内需求市场,但是中国经济结构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第三产业的比重过低,文化消费者成熟度偏低,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中国文化产业在品牌塑造和引导国外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方面明显落后于其他竞争对手,使国内文化市场高端消费群体严重流失,成为国外文化产品的忠实消费者。此外,中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差距依然较大,2011年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比为6.7:1。因此,如何发展和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是今后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三)文化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
  中国文化产业的相关产业包括旅游业、信息产业等。中国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近几年,中国凭借丰富的自然及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大批外国游客,同时国内旅游人数在每年法定节假日也是屡创新高。但是,中国的信息业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相比仍然较为落后,中国信息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真正发展起来,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因此,中国文化产业集群比较弱小,这也是制约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中国文化产业的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在这一要素中,中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较弱。2011年,在《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中,中国企业发展这一指标得分仅26.48,远低于平均值46.70。中国文化企业的管理体制仍不健全,技术水平普遍较低,文化资源利用率,市场开发力度不够,虽然也在经营中采取了一些市场营销的策略,但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市场运作模式。另外,自主创新和文化品牌的缺失也制约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机遇
  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奥运会、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也为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的机会。2012年11月成功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也对文化改革发展做出了新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并且在今后的10到20年间,仍将持续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六)政府行为
  近几年,中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多个政策。最近的党的十八大在确立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下,提出了文化增强的新要求和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硬任务:“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综合以上分析,中国文化产业正进入高速发展期,具有发展优势,但是对这些优势的利用不是很充分,并且劣势仍然很多。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仍然较低,比较优势不足。对于提高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提升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一)加强生产要素的升级
  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是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所在,但目前中国对现有生产要素的利用还不是很充分,应该大力建设基础设施,优化资金结构,引导文化资源和要素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培养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要着重发展中国的高级生产要素,既要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也要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二)扩大国内需求市场
  中国城乡消费结构差异巨大,中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很少,在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其对文化的消费是十分重要的,必须提高中国居民对文化的消费意识。正确引导消费者,正确引导舆论,营造宽松的娱乐环境,还要注重文化产权的保护,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三)完善多样化的产业链
  完善的产业链是产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充分挖掘文化产业集群自身的比较优势,培植创意产业,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文化产业集群战略。此外,政府也必须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加强文化产业集群内各个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才能真正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加强品牌的塑造
  应该以国家标志性品牌为核心,全面打造本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企业的战略来说,最重要的是注重塑造文化品牌,用中国元素、中国故事影响国际社会,传播我们的价值观、反映当代社会精神面貌,打造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
  另外,也要培育具有产业示范效应的龙头企业,实现带头效应。利用龙头企业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激活已有的文化资源,使其转化为生产力;还可以积累经验,实现榜样示范作用,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政府除了加大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经费投入外,还可通过鼓励企业文化创新、人才培养、企业聚集等手段促进文化产业长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从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开发重大文化产业战略项目入手,通过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提高中国文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方慧,尚雅楠,基于动态钻石模型的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2(1).
  作者简介:王欣(1990-),女,山西运城人,贵州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兴产业与国际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47529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