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武冰

  作者简介:武冰(1988.11-),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会计学院。
  摘 要:互联网金融业的快速扩张,从单纯的支付业务向转账汇款、跨境结算、小额信贷、现金管理、资产管理等传统银行业务领域渗透,已使商业银行倍感压力。但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速度过快,没有现成法规可循,往往游离于银监会和央行监管之外,加上互联网的开放性,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本文在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目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的监管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与互联网技术共同作用的结果,狭义上来说,其就是计算机连接终端和互联网服务平台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相结合而形成的虚拟金融市场,广义上来说,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的实体金融机构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也包括在内。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快速发展,不得不说的是,互联网金融的虚拟化、跨国界经营、高技术装备水平、法律缺位等问题也日益突出,这显然比传统金融的风险管理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加大了监管难度,威胁着我国的金融安全防范体系乃至经济安全。
  二、互联网金融中的主要风险分析
  (一)操作风险。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大缺陷而导致的潜在损失的可能性导致了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来自于多方面,互联网金融客户的疏忽,互联网金融安全系统及其产品的设计缺陷与操作失误等多因素都会导致其发生。此外,还包括了涉及到互联网金融账户的授权使用、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系统、互联网金融机构和客户间的信息交流、真假电子货币的识别等的操作风险。
  (二)交易风险。交易风险是指投机者利用利率、汇率等市场价格的手段与相关的利益方进行交易,给金融资产的持有者带来不利的的风险。由于互联网信息传递的快捷和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互联网金融利用其放大传统金融风险,导致市场价格波动、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频繁的突然的发生,而且其传染性很强,危害也很大。
  (三)信息风险。信息风险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完全会使得互联网银行面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引发的业务风险。互联网金融处于一种虚拟的空间中,一切金融往来都是以数字化在互联网上得以进行,这就导致了互联网市场上商业银行与客户间信息不对称的严重状态,客户会获得更多的有利于总觉得而对互联网银行不利的信息,给银行带来风险。。
  (四)信誉风险。信誉风险是指互联网金融交易者的一方不诚实,没有如约履行其义务的风险。这个风险,同样产生于互联网金融虚拟性,传统金融的物理结构和建筑的重要性比金融机构比重大,其风险相对较低,而互联网交易双方不见面,交易双方的身份,是否真实都是有待验证的方面,而且就我国的情况而言,互联网金融中的信用风险还不仅是来自于其虚拟的服务,更存在着由于社会信用系统不完善而出现的违约性。
  (五)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来源于违反法律、规章的危险,如果交易的双方各自的法律权利不明确,出现问题就可能无法通过法律来解决,也得不到法律的保护。由于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型的事物,相关的法律还没有完善,这就极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而出现法律风险,另一方面,如果银行是通过互联网在其他国家开展业务,也很可能由于对当地的法律法规不了解,进而导致从法律风险的发生。
  除了以金融机构常有的风险外,互联网金融还会出现一些新的风险:
  (一)业务扩张风险难免。现在很多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游走于“合法”和“非法”之间,稍有不慎就可能会触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非法集资”的高压线。目前,互联网金融主要包括理财模式、支付模式和融资模式三类。就理财模式而言,目前“余额宝”主要将资金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等,风险较低,收益也不算高。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安全性要较银行账户低,被盗风险大,由“支付宝”等第三方机构出具的电子存款凭证,存在由互联网安全问题造成资金损失的风险。而互联网借贷行业基本处在无门槛、无标准、无监管的“三无状态”。一些P2P公司大搞线下业务,违规发行理财产品,信息不透明,期限错配,风险突出。仅2012年一年,国内就已发生多起互联网信贷公司“跑路”事件。
  (二)系统安全性风险难控。将金融与互联网绑定在一起,风险问题也变得不可小觑。以往银行网站遭遇黑客袭击、个人金融信息被盗取的事情并不少见,而互联网金融本身就是以技术为支撑,如果技术不过关,网贷平台遭攻击,那么,互联网金融的资金安全和正常运作就会受到影响。今年7月6日,中财在线自己开发的系统遭遇黑客攻击,部分用户数据泄露,出现挤兑现象。而最近,铜都贷等网站也受到流量攻击,有些网贷平台还受到了黑客的敲诈勒索。
  (三)监管缺失风险必显。由于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没有明确的监管与法律约束,整个行业都在摸索前进,其中不乏个别公司违规经营,大搞线下业务,违规发行理财产品,甚至触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的底线,累积了不可小觑的金融风险。由此看来,随着监管政策逐步明晰,行业优胜劣汰以及规范整顿或将在所难免。
  参考文献
  [1] 车志红.我国网上银行的风险与监管研究[J].厦门大学,2009
  [2] 陈光春.网络金融风险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20)
  [3] 冯静生.网络金融风险:我国的监管状况及完善对策[J]. 中国改革论坛,2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49396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