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聂红艳

  【摘要】现行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大多缺乏系统的管理模式,目前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关注角度为静态、滞后的方法,工程造价的确定是以定额为依据,缺乏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综合管理,严重影响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质量。本文通过引入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思想,系统阐述其形成过程,提出对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工程造价 全过程 控制管理
  一、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目前项目建设的工程造价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重视不够
  很多工程建设存在投资膨胀严重的现象,造成工期越拖越长,工程造价越来越高,原因是缺乏建设前期确定工程造价的有效依据,只能依据专家、决策者们借鉴已完成的项目工程造价进行估算,但又往往因为诸多因素影响,“三超”现象相当普遍,究其原因,一是人为因素造成概算降低,有些项目在申请立项阶段,为了能尽快通过批准,有意压缩工程投资,预留资金缺口。二是在初步设计阶段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深度,存在较多设计上的漏洞,主要设备和材料价格不按市场行情制定。三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提出超过设计标准的过高要求,如房建设施面积增大,装修超标准等。
  (二)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不严
  当前的工程设计实行了招投标制,把对设计阶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作为选择中标单位的主要标准之一。但目前我国大部分设计单位在设计中大多重技术,轻经济,设计人员似乎只对设计工程的质量负责,对工程造价的高低不太关心。以致无法通过编制初步设计概算或施工图预算作为优化设计方案的依据与标准,起到控制总造价的作用。工程设计图的质量和深度等也不够,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错算、漏算、冒算,使招投标工作的质量难以保证,因而也无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三)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不够
  施工阶段保证工程质量与工期是必然的,但很多建设管理单位过分追求质量与工期的进展,完全无视合同管理的深入分析与研究,往往先干后变,造成投资的浪费,各类设计变更、现场变更分类不明确,控制不严格,造价审核环节把关不到位,损害建设单位自身的利益。
  (四)工程竣工决算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不力
  大多数工程项目在工程竣工决算时,施工方在竣工结算时普遍多算,建设单位千方百计乱砍一通,扯皮现象严重,工程决算一拖再拖,有的一拖就是几年,大大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使用和建设工程造价的确认。
  二、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思想及形成
  20世纪80年代,许多新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被借鉴到工程成本管理中来。为进一步做好成本的系统性分析与控制,在一些行业,包括工业、商业、信息业等都陆续提出了类似的思想,当时被称作全面成本管理――TCM。在这个阶段,由于对工程造价管理和造价工程师的工作内容理解的不全面性,致使绝大多数人认为造价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就是估算造价(编制概预算)和控制造价,是一种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所以对于工程项目这样一个需要深入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的对象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1991年,美国工程造价管理组织(The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st Engineering,简称AACE)在西雅图年会上提出了“全面造价管理”(Total Cost Management for Engineering Project――TCMEP)这一全新的概念。AACE认为在当前日益加剧的竞争环境下,全面造价管理原则和实践所体现的效益是商业和公司关心和需要的。全面造价管理主要是指有效地利用专业的、技术的专长与方法去计划和控制资源、造价、利润和风险。
  AACE认为全面造价管理是一个更好地描述当今造价管理专业的范畴、多样性和深度的提法,是一个更好地描述不同行业的所有经理实际所需要的造价管理的说法。在这种概念的延伸下,形成了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目前,所谓的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就是有效地使用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去计划和控制资源、造价、盈利和风险。简单地说,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是一种管理各种企业、工作、设施、项目产品或服务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的系统方法。这是通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以造价工程和造价管理的原理、已获验证的方法和最新技术来作判断而得以实现的。
  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工程实践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工程经验和判断与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相结合,以解决经营管理和工作计划、造价预算、经济和财务分析、造价工程、工作与项目管理、计划与排产以及造价与进度情况的度量与变更控制。
  三、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
  (一)转变观念,严格程序,这是做好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
  为了合理确定造价,必须在建设全过程进行多次性计价,即按基本建设程序合理确定不同阶段的造价,以充分体现造价的合理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设项目的程序化是合理确定造价的基本前提。同时,还要求我们更新观念,在掌握完整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方法的同时,将造价控制重点转移到项目建设的前期阶段上来,确保建设项目的程序化,并作为合理确定造价的基本前提。
  (二)突出重点,抓好设计,这是做好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
  工程造价应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但必须突出重点。显然,建设项目一旦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应放在设计阶段。
  要有效地控制造价,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实行前期阶段的监理制度。应该说这是一种较为客观公正的方法。通过设计监理的监督,使设计趋于合理,造价控制在限额范围内。反过来,也促使设计单位改善管理,优化结构,提高水平,真正做到“量体裁衣”。二是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制度。这是控制设计阶段造价的另一有效途径。实际上这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更准确地说是一个技术问题。按结构的部位或功能的不同,将资金分为若干单元,设计人员根据限制的额度进行设计。三是重视多方案比较。日常生活中,顾客购买商品都要货比三家,然后选择自己满意的商品。同样,设计成果的满意与否,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确定下来,多方案比较是衡量其经济性、实用性、可行性的有效手段。   (三)多角度推进,组技经结合,这是做好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方法
  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从组织、技术、经济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从组织上采取措施,包括明确项目组织结构,明确造价控制者及其任务,以使造价有专人负责。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包括严格检查监督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从经济上采取措施,包括动态地比较造价的计划值与实际值,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等。
  工程建设领域,技术与经济相分离。技术人员缺乏经济观念,设计思想保守,使设计成果的经济性得不到充分体现。而财会、预算人员往往只根据财务制度办事,由于不熟悉工程技术,也较少地了解工程进展中的各种关系,往往单纯地按财务制度来审核费用支出,难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因此,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以提高工程造价效益为目的,在工程建设过程将组织、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经济分析、技术比较及效果评价,正确处理先进技术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
  (四)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发挥造价人才优势,这是做好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力保障
  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造价控制应由造价工程师来完成。FIDIC条款中赋予了监理工程师和造价工程师计量与支付的权利。因此,造价工程师必须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招标文件和合同协议书,抓住工程量清单和计量支付这个关键环节,认真审核承包商的每一笔支付申请,使资金能得到合理控制和正常流动。由于FIDIC条款的推行,项目实施阶段的监理已日臻完善。但目前尚无造价工程师这一专职人员,使得造价控制不尽人意,目前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造价控制只停留在工程结算这个环节上。因此,需要加强造价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造价专门人才,通过不断工作实践和专业培训,不断提升造价人才专业素质,充分发挥造价工程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五)注重项目过程,实行动态控制,这是做好工程造价管理的必然要求
  全过程工作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市场为中心对造价进行动态控制和管理。项目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计价的多次性,与基本建设过程相对应的各阶段造价也是动态地反映了项目的总造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也是动态的。特别是在工程实施阶段,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设计阶段未考虑到的因素往往暴露出来,导致设计及造价变更。这就需要造价工程师对造价计划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分析,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使目标得以顺利实现。这一阶段是造价动态控制最集中的体现。
  参考文献
  [1]褚一伟.工程项目目标成本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9): 92-93.
  [2]黄志勇.试议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4(1): 82-84.
  作者简介:聂红艳,女,汉族,新疆人,本科,工程师。
  (责任编辑:陈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59879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