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四川地区校企合作新思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薛莉

  又是一年毕业季,随着每年应届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就业问题已成为国家、院校、企业共同研讨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然而,现阶段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模式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新校企合作模式的提出与实施是很多企业与院校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
  随着八月份的临近,中国高校2014届应届毕业生求职季即将结束,也预示着中国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主体将由“90后”构成,“90后”是社会给这一代人赋予的标签, “90后”的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都不其他时代的学生大不相同,特点更加鲜明。201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699万,被称为最难就业年。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达到727万,又增加了28万,可谓更难就业年。
  一、四川地区2013年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根据四川省教育厅统计,2013年,全省95所高校有毕业生34.2万人,其中研究生2.3万余人,本科生16.5万余人,高职高专生15.4万余人。但就业率并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国内市场环境压力大。很多企业针对用人皆采取保守态度,减少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量,以节约人事成本。
  某集团企业在四川地区2010年招聘应届毕业生201人,其中大专学历学生167人,本科生34人;2011年招聘应届毕业生193人,其中大专学历学生148人,本科生25人;2012年招聘应届毕业生140人,其中大专学历学生114人,本科生26人;2013年招聘应届毕业生111人,其中大专学历学生86人,本科生25人。从以上数据中可看出,由于市场经营压力大,该集团在四川地区的招聘应届毕业生数量在逐年减少。
  毕业生就业定位不明晰,职业规划意识弱。《2013年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中的调研数据中得出以下数据:参加过求职活动的样本量占总样本量的 89.67%,但其中 30.64%表示自己“参加过,但只是玩玩,给自己积累点经验”,仅 59.03%表示自己“参加过,做了很多准备,认真对待”。同时,仍有 10.33%的学生表示自己暂时没有找工作的打算,并没有参加过任何求职活劢。应届毕业生的求职紧迫感不足,求职现状堪忧。
  目前很多大学生没有明确的求职意向,而是选择走一步算一步,甚至出现仅以企业薪酬或企业规模作为求职意向的现象。针对目前大学生普遍求职意向不明确的问题,有 50.65%的学生认为主要原因是没有工作过,不知道哪些工作适合自己;甚至有 24.08%的学生表示不了解自己学的与业能做什么;16.96%的学生是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没有想要应该做什么好;而选择“其他”的学生则占 8.3%。这说明目前大学生求职意向不明确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大学生对于工作的认知的不足,不知道自己所掌握的技能能够适应于什么工作,或者不知道某个工作需要何种工作技能,这也说明了企业与学校在这方面的培训仍有所欠缺。
  二、企业如何培养需要的人才
  企业建立可复制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标准培训体系是目前很多中大型企业正在或已经做好的一个项目。例如:苏宁云商在连锁经营行业内的应届毕业生培训培养机制则较为成熟。其主要通过军事化训练、企业文化宣贯、终端见习、优秀经理人“1帮1”的带教等阶段,通过3-5年的培养,将应届毕业生培养成为企业中层管理者(部长、经理层面)。
  第一阶段:企业通过15-30天的军事化培训培养,完成应届毕业生“学生――职业人”的心态与行为转变;其中适应不了的应届毕业生在该阶段就会被淘汰,淘汰率约为5%。
  第二阶段,企业文化宣贯。通过3-5天的企业文化宣贯、企业参观、发展规划讲解。增加应届毕业生对于企业的荣誉度,使其保持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并通过每周、每月、每季度的高管沟通会,使应届毕业生有更高的使命感。此阶段培训会作为一个长期坚持的培训培养过程进行。
  第三阶段:终端实践。将应届毕业生安排至归口终端一线岗位进行工作。培训周期一年。在终端岗位的实践中,使应届毕业生了解熟悉终端,并磨练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工作方式与心态。在此阶段,部分不能吃苦耐劳的应届毕业生会因为无法适应企业而离职,人员流失率约为8%。
  第四阶段,优秀经理人岗位“1带1”的带教培训。通过终端实践后,应届毕业生会安排1名企业内部优秀的经理人进行岗位带教。在接下来的2年时间,将会由该经理人对于应届毕业生进行岗位技能、思想态度、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1对1的带教工作。在此2年的培训周期内,将是应届毕业生快速成长成才的时期。
  第五阶段:考核。通过笔试、360度考评、述职答辩等多种方式完成对于培养培训人员的考评工作。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员工晋升、加薪的重要依据。
  企业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培训培养是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投入精力大、成本高、产出较慢等问题,均是影响应届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但企业培训的优点也显而易见,培训培养成才的应届毕业生对于企业的忠诚度高、能力非常适合企业、愿意与企业共同成长与发展等。
  三、开启校企合作新思路
  2014年5月在成都新会展中心举行的大型应届毕业生招聘会上,共计参展1086家企业,提供12000多个岗位。根据组织方的人员统计,2天应聘者人数约15万人次,就业成功率约8.0%。根据国家教育局统计数据可得出,未来5年中,应届毕业生的数量成增长趋势,就业问题成为国家、院校、企业将共同研讨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然而,现阶段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模式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目前校企合作主要有两种模式:
  院方与企业的合作限于学生毕业实习阶段。该模式主要缺点为:在实习期间,学生初步了解到职场与工作岗位相关知识。但由于实习期结束后,学生与企业的签约率低,故无法引起企业方的兴趣。甚至有企业将大二、大三的学生实习期当做暑期临时用工使用,并没有执行“老带新”的模式。学生真正学到的知识量很少。部分学生在实习期由于自身的想法与现实有很大出入,产生抵触情绪。学生在实习期没有引起重视,认为是单纯的走“过程”,是拿到毕业证的一个必要前提,并没有认为这是一个切身经历的工作经验。因此造成实习期流于形式。
  院方与企业深层次合作,企业在大一或者大二开始介入学生的培养培训,成立某某企业的教学班。该模式主要缺点为:企业方的培训相对与院方的课程较少,且企业内部培训师对于院方学生的授课方式、授课技巧方面较为薄弱,导致授课效果不理想。企业方的培训中,多数为企业文化培训。只有小部分涉及到职场专业技巧的培训,故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进而导致企业班学生毕业后与企业的签约率低。
  新校企合作模式的提出与实施是很多企业与院校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新校区合作要求院方与企业方更深层次的合作,不仅仅是学生的实习、企业班的搭建,更可以院方教师与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之间的互换。
  企业方的中高层管理者有很丰富的实战经验与管理实例,但他们缺乏成系统、成套路的理论知识。院方教师有很丰富的授课经验与理论知识,但缺乏实战经验与管理。可考虑在暑期将院方优秀教师去企业担任归口部门的管理者,亲身经历企业中的工作,积累实战经验与职场经验。同时也可以给企业内部的同事培训理论知识,以满足企业内部员工对于理论知识的需求。进一步,可邀请企业内部优秀的管理者至院方对于学生进行授课,通过管理者的实战经验与管理实例分享,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学到的知识能结合着实战分享中的知识相结合。院方也可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战式培训培养、沙盘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战经验,真正的学以致用。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62725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