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影响分化的成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梁若冰

  摘要:本文基于粤、赣、鲁和江浙五省的出口企业问卷调查数据,根据成本利润等比较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不同行业、不同出口类型以及不同应对策略的出口企业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越是技术密集型企业,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越是灵活运用金融工具的企业越能较好地应对汇率波动风险。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出口企业;分化成因
  中图分类号:F7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12-02
  一、引言
  2005年7月汇改后,人民币升值态势日益显现。至2008年底,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20.7%。虽然2008年下半年后人民币汇率保持窄幅波动,但在2010年9月“二次汇改后”,人民币又重回快速升值通道。虽然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出口企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但也提高了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降低了利润空间。本课题组通过实地走访与发放问卷相结合的方式,着重考察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比较研究其对不同行业、不同出口类型以及不同应对策略企业的不同影响,并据此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国内研究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通过进出口贸易数据测算我国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指数以验证马歇尔一勒纳条件在我国是否成立进而分析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卢向前、戴国强(2005)认为马歇尔一勒纳条件在中国成立,人民币升值可以改善我国贸易收支环境。陈六傅、钱学锋等(2007)通过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估算各类企业长、短期出口需求方程,认为汇率风险对企业出口负面冲击更显著,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改善我国的出口。王根蓓(2008)通过弹性分析方法分析认为汇率变动对出口加工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二是通过对于某个行业,某个省份地区的调研来研究人民币升值对于出口企业的实际影响,如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2007)通过对浙江重点行业600家企业调研,分析了汇率风险对不同企业出口的影响,解释了企业的生存能力。
  上述研究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以及面对人民币升值时采取不同应对策略的出口企业关注仍相对不足,这也就构成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和行文的逻辑起点。
  三、调查概况
  调查时间为2012年8月,问卷共发放200,实际回收153份。问卷投放包括北京、河北、浙江、山东、广东等共计16个省、直辖市。通过问卷了解出口企业的基本情况,以及人民币升值后出口企业成本一利润的变动,并获取出口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办法。
  (一)汇改后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出口企业影响程度
  在被问及“汇改后人民币持续升值对企业影响程度”时,39家企业选择了“非常大”;74家选择了“有但是不大”;6家选择了“没有影响”。可以看出,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并没有给大部分的企业造成持续性伤害,说明在人民币持续升值过程中,各出口商都采取了一定的手段,规避了这种人民币升值对其造成的影响。
  (三)人民币升值后企业出口利润减少数额
  我们调查了各个企业利润因人民币升值而造成的损失(见表1)。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出口企业的利润虽然减少,但相对于其企业规模,考虑到金融危机后的种种贸易环境,利润的减少额还是可以接受的。
  三、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影响的分化成因
  不同企业在面对人民币升值时企业承受能力出现了明显了分化,为了研究分化问题,课题组分别从行业、企业类型、企业应对策略三个角度来展开分析。
  假设企业出口数量不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即数量Q不变,比较不同企业的单位利润差异。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单位利润=单位收入一单位成本,即:
  π=I-C(1)
  其中,π表示单位利润,I表示单位收入,C表示单位成本
  对于出口商品而言,
  I=P*e(2)
  其中,p表示企业出口商品外币价格,e表示汇率
  单位成本又可进一步分为原材料成本C1,劳动力成本C2,财务与管理成本C3,以及其他成本C4,即:
  (一)从行业角度分析
  从行业角度来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当前人民币升值对纺织、服装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较大;对于高新技术类的行业影响较轻;而对于资源类企业的影响不太显著,这与陈学彬等(2007)的研究结论相同。
  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用公式(4)解释为,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进入门槛较低,竞争较充分,可以看作是完全竞争市场,因此,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是价格接受者,即p不变。由于人民币升值导致e不断下降,对于完全竞争市场而言,出口企业产品的成本相对变动较小,也就是说C1,C2,C3,C4变动较小。于是,导致π减小,即企业利润减少。
  对于高新技术类行业来说,用公式(4)解释为,首先通过技术革新,提高产品的科技附加值,从而使得p增大,同时,通过技术改造市场开拓降低了成本c,这就使得π受到的人民币升值影响出现了一定降低。
  对于资源类行业而言,用公式(4)解释为,由于这些企业具有议价能力,所以p可以变动,这样就规避了由于e降低而带来的影响。对于这类大型资源类的企业来说,其企业成本主要需要关注C3,如果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手段,就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成本。
  (二)从企业类型角度分析
  已有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影响是不同的。刘刚(2011)认为由于我国存在廉价劳动力资源这一比较优势,即使人民币升值,加工贸易在世界市场仍具有相对的价格竞争优势,因此,贸易出口仍然增加,如珠三角的加工制造业虽已面临“产量增而利润不增”的困境,但一些出口商仍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弥补人民币升值造成的价格损失。
  本次被调查的企业类型包括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两部分。调查发现一般贸易出口企业与加工贸易出口企业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分化:一般贸易出口的企业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更严重,而加工贸易出口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其一,加工贸易是使用进口料件在国内进行加工,一般贸易出口的原材料和生产要素基本来源于国内,这就导致了(4)中C1出现了很大的差距。对于一般贸易出口企业而言,人民币升值必然导致相对成本的提高,而加工贸易的原材料由于大部分来源于国外,人民币升值会使得其C1更小,从而π出现明显差距。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加工贸易的主力军来源于外商投资,其面对汇率变动时,境外公司根据事先制定的全球贸易战略,适当调整境内企业的进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收购价格,帮助企业有效应对汇率风险。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以下结论:首先,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出口类型企业的影响有较大差异;其次,我国出口企业的产品附加值越高,市场竞争能力越大,抵御汇率风险能力也越强;再次,虽然升值给企业带来了负面影响,但人民币升值一方面有助于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另一方面也为出口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机遇;最后,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应对人民币升值过程中,手段日趋多样化。为了进一步提高应对人民币升值的能力,我国出口企业仍需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议价能力
  没有附加值的产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只能是价格接受者。建议没有议价能力的企业组成商会等,增加其在谈判中的话语权。在生产过程中企业要注重创新,突出自身产品特色,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减少其他国家类似产品的替代效应。
  (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品升级
  出口企业应一方面加强自主研发,增加自有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比重;另一方面,要利用人民币升值有利时机,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技术,消化吸收,使我国出口产品转变为技术含量高、加工程度深的新型产品。
  (三)开拓海外市场,实施多元战略
  人民币升值增强了企业的国际购买力以及对外投资能力,为一部分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创造了良好的投资条件。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可以绕开贸易壁垒,充分利用国外廉价能源以及原材料。企业应合理利用财务杠杠以及金融工具,通过兼并收购等手段,适度加大海外扩张,建立全球化的生产贸易体系。
  参考文献:
  [1]卢向前,戴国强.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5(5):31-39.
  [2]陈六傅,钱学锋,刘厚俊.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风险对我国各类企业出口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7):81-88.
  [3]王根蓓.汇率调整定价模式与出口加工企业盈利能力:汇率调整微观效应的弹性分析[J].世界经济,2008(7):15-25.
  [4]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汇率改革对浙江重点行业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5):65-71.
  [5]陈学彬,李世刚,芦东.中国出口汇率传递率和盯市能力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7(12):106-117.
  [6]刘刚.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的中美博弈与对策[J].亚太经济,2011(2):3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67214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