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巨额M2与通货膨胀、房价上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丁锐

  摘要:我国M2过百万亿引发全社会对货币超发、通货膨胀、房价高涨的担忧。我国的巨额M2主要来源于信贷扩张、外汇占款增加和资本货币化。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M2、M2/GDP等指标,发现我国并不存在“货币超发”现象。巨额M2也不一定能诱发通胀、推高房价。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完善金融市场,防范巨额M2带来潜在经济风险。
  关键词:广义货币供给量M2通货膨胀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10-02
  一、引言
  2013年3月,中国M2首次突破100万亿,高达103.61万亿人民币,居世界第一。2013年4月M2同比增长16.1%,远高于年初13%的设定目标,对货币超发的担忧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农产品价格频繁暴涨,房价也是一路走高,这些现象不可避免地与巨额M2联系在一起。如此之多的M2从何而来?是否存在央行主导的货币超发现象?会不会诱发通胀、推高房价?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并探讨如何防范巨额M2带来的风险。
  二、影响M2快速增长的因素
  (一)信贷大规模扩张
  信贷有派生存款、创造货币的功能。我国信贷需求十分旺盛,大量融资通过银行信贷完成,创造出多倍存款,带动M2增加。金融危机后,我国出台“四万亿”一揽子刺激经济的计划,信贷规模大幅度扩张,2009年贷款增速高达31.74%,2010年贷款增速为19.89%,虽然有所放缓,但仍远高于2000年-2008年的年均贷款增速14.02%。与此对应的是,2009&[ZM2增速高达28.42%,高于2000年-2008年的年均M2增速16.55%。我国M2增速与贷款增速同步变动。
  (二)外汇占款增加
  2000年后中国长期处于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局面,央行被迫为此大量购买外汇。截至2013年3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44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央行向银行体系投放了等值3.44万亿美元的人民币。按照2013年5月31日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6.13换算,这等同于我国103.6万亿人民币的M2中,有大概21.09万亿是由国际收支不平衡带来的。外汇占款以存款的形式存放在银行中,增加银行存款,银行留出存款准备金后,剩余的存款可用来放贷,提高了银行信贷投放的能力,银行能够派生的存款增加,M2也会随之增加。
  (三)资产货币化的需求
  资产货币化指非货币资产向货币资产转化。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一些原本不被市场认可的非货币资产,如红酒、土地、房地产、收藏品等,通过交易逐渐货币化,这些非货币资产货币化的过程需要大量货币,无形中拉动了M2的需求。以房地产为例,房地产市场化之前,居民住房主要采用自建和单位分配,并且单位分配的房产不能交易;房地产市场化之后,房产可以自由买卖,居民住房也主要以购房为主,并且房价持续上涨,购房往往需要大量的货币,这就增加了对货币资金的需求。
  三、M2与货币超发
  我国居民储蓄率高于发达经济体,也远高于有储蓄传统的东亚国家,而且间接融资比重过高,产生大量银行存款,使得M2也多。但各国M2统计口径不一,单纯以M2判断货币超发有失公允,因此许多学者采用M2/GDP来衡量。由于货币供给应与经济增长相匹配,M2/GDP应该是大致稳定的,一旦M2/GDP持续走高,那就说明存在货币超发。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M2/GDP接近200%,中国“货币超发”论喧嚣而上。但德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M2/GDP都高于中国。对于M2/GDP畸高的原因,麦金农(1993)认为是由金融深化导致的。易纲(1996)认为高M2/GDP由经济货币化引起。张杰(2006)认为政府对银行体系的控制是造成M2/GDP高企的制度成因。吴建军(2007)认为是体制缺陷的外在表现。张文(2008)认为生产要素的货币化会在长期内持续推高M2/GDP。都星汉等(2009)认为货币供应的无限增长与实体经济运行所需的货币不断下降是M2/GDP增长的根本原因。因此,无论是从M2还是从M2/GDP来考量都不能断定中国存在“货币超发”现象。
  M2对通胀、房价的影响
  (一)M2与通货膨胀
  当流动性增加时,如果产能不足,需求过剩,物价就会由于需求大于供给而上涨,形成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但目前我国内需不足,难以出现需求拉动型通胀,但可能因为工资水平提高带来成本推动型通胀。M2过高短期内可能在局部发生农产品价格短期炒作,但大宗商品价格并不会因此出现普遍的大规模上涨。在世界范围内,日本多年来一直推行量化宽松,投入大量流动性,但由于经济持续低迷,不仅没有出现通货膨胀,反而一直处于通缩状态。德国2011年M2/GDP约为180%,但CPI仅为2.5%左右;印度M2/GDP分别为76.74%、,但其CPI高达8.86%。可见高M2/GDP并不能代表高通胀,这一“货币消失”现象被麦金农(1996)称为“中国之谜”。究其原因,货币供应的内生性、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以及虚拟经济的发展都使巨额M2向通货膨胀的传导渠道受到钳制。
  (二)M2与房价
  一些学者都认为货币供应量对房价的影响十分明显和强烈(马柯、黄明,2008,徐忠等,2012),巨额货币存量会推动房价上涨。但从1998年-2008年的数据可以观察到,我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与M2的变动并无明显的相关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也表明,M2不是房屋销售价格的Granger原因,房屋销售价格也不是M2的Granger原因。M2存量增多能否推高房价,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投资预期影响。如果消费者产生房价上涨的预期,就会用持有的货币买进房地产,推动房地产的价格上涨。由于广义货币供给量M2是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中介目标,央行就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调控房价,避免M2过多对房地产价格造成冲击。而且我国拥有较强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央行的货币政策对市场的引导力极为深远,可以强力影响社会资金的投放方向,改变消费者对房价上涨的预期,影响房地产价格的走势,最大程度减少M2过多对房价等资产价格的冲击。   四、防范巨额M2引发潜在经济风险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粗放型发展方式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实现。今后应逐渐将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不要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是将重点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经济结构,及时淘汰落后产能,致力发展新兴产业、开发新市场,争取谋求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上的优势位置。慎重使用扩大投资的方式刺激经济、推动信贷和M2增长。
  (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金融危机后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我国M2激增的主要原因。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应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宏观经济的变化相机选择货币政策,适当收紧银根,控制信贷规模,避免M2过度增长。在外汇占款大幅下降前,维持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同时由于金融危机后,全球普遍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主要经济体都维持较低的利率,此时我国利率水平不宜过高,以免热钱流入,诱发通胀。
  (三)不断完善金融市场
  目前我国融资主要采用银行信贷方式,并因此引起M2大幅增长。今后我国应致力发展金融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优化信贷结构,降低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中的比重,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同时,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减少外汇占款,从根本上减少M2增长动力。同时,金融业要采取有效方式扩大消费,提高生产力水平,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尽力避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参考文献:
  [1]麦金农.经济自由化的顺序――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金融控制[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16-18.
  [2]易纲.中国的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1984-1993[M].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24-151.
  [3]张杰.中国的高货币化之谜[J].经济研究,2006(6):59-69.
  [4]吴建军.中国M2/GDP过高――基于IS-LM模型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7(5):40-48.
  [5]张文.经济货币化进程与内生性货币供给――中国高M2/GDP比率的货币分析[J].金融研究,2008(2):13-32.
  [6]都星汉,卢瑶,匡敏.全球M2/GDP水平与趋势探讨[J].上海金融,2009(1):14-18.
  [7]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次序(中译本)[M].上海三联书店,1996.
  [8]谢家智,张明.中国的物价上涨是货币超发引发的吗[J].经济管理,2012(2):1-10.
  [9]马柯,黄明.中国货币政策对房价作用时滞的实证分析[J].海南金融,2008(11):9-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67214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