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旅游世界中的消费行为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婧等

  摘 要:旅游因为其异地性和暂时性两个基本特征而与日常生活区别开来。本文用生活世界和旅游世界两个概念分析了旅游的特殊性。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表明,情境会对人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那么在旅游世界这个特殊的情境,人们的消费行为会哪些特殊性呢?本文从和生活世界的对比中得出两个结论,在旅游世界中消费通常会出现攀高的现象,但是随着穷游的出现,在旅游世界中消费也会出现攀低的现象。
  关键词:旅游世界;生活世界;消费攀高;消费攀低
  一、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
  旅游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现象,根据常识,我们也可以对旅游有一个简单的认识。旅游者总是离开日常生活的地方到异地去,过一段时间还会回到生活地。这表明旅游有两个基本特征:异地性和暂时性。这两个特征表明旅游是与日常生活相异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有可能和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不同。为了把旅游现象和日常生活现象区分开来,凸显旅游的特征,有学者(谢彦君,谢中田)提出了旅游世界和生活世界两个概念。“生活世界”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现象学的世界观。谢彦君教授对现象学中的“生活世界”做了小小的、仅仅表现在外延上的修正,他所指的生活世界,是专指相对于旅游世界的日常生活世界,由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一些偶然事件所构成。本文中生活世界即指潜在旅游者未出游时日常所居的世界。它包含了构成潜在旅游者日常生活的所有事件的总和,但唯独不包含(或充其量仅仅局部地包含或重叠于)旅游世界的事件。而旅游世界将是不同于日常生活世界的一个崭新世界。首先,在空间上,旅游世界总是生活世界的一种暂时的隔离,先是离开它,然后再回归它。其次,在时间上,旅游者在异地所度过的时间,相对于生活世界所拥有的完整的时间而言,都将是一种逸出,并且是短暂的。这也充分体现了旅游的两个特征:异地性和暂时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与生活世界比较旅游世界存在明显的特殊性。在消费者行为学中大量的研究表明情境会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那么,在旅游世界这个特殊的情境下人们的消费行为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二、旅游世界中的消费攀高
  在旅游世界的情境中,人们脱离了日常生活世界中各种规则的限制,谢彦君教授认为此时人们就会出现个人对自身责任约束松弛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具有明显的挥霍倾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旅游世界中的消费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所有消费,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各个要素上的消费,也可以说旅游者消费包括购买旅游产品(可以供人审美、寻求愉悦)、旅游媒介产品(与旅游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旅游用品和旅游纪念品(非日常性的特殊用品)的消费,还包括满足旅游过程中基本生活需要的一般消费品。旅游者虽然对整个旅游过程的整体消费会有个大体的预算,但是面对旅游世界中复杂的消费对象,再加上,在这个新奇的旅游世界看到的多是陌生的、新颖的东西时,购买欲望自然会油然而生,因此,在旅游世界中包含大量的冲动型购买,所以在消费支出上通常会缺乏理智。即,这些冲动购买通常都是感性消费,也可以说是非功利消费,而在生活世界中更多的是理性消费,也就是功利性消费。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平时很节俭的人在旅游世界中消费也有攀高的倾向。这种消费攀高来源于对新奇陌生事物的好奇的冲动型购买。
  旅游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可炫耀的资本,有很多旅游者,他们在乎的只是“我去旅游了”这个事实,至于旅游的休闲体验并不重要。对于这些旅游者来说外出旅游的目的就是获得一种尊重感,因此他们心甘情愿的花很多的钱,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他们获得并享受这种尊重,心理上得到满足,心甘情愿的进行消费。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就要购买当地的纪念品以作留念,以便给周围的亲人朋友同事展示,而且东西越贵就更愿意购买,这就促进了旅游世界中对奢侈品的消费。一些出境旅游者在外国旅游购物花费令人咋舌,也正是这个原因。他们在旅游世界中的消费,大多是炫耀性消费,他们认为消费是财富的象征,炫富当然是为自己挣得面子、赢得尊重的事情。在生活世界中,人们受到各种有形的或者无形的规则限制,消费行为也会受到约束,而在旅游世界中,这种种的约束都不存在了,人们便可以随着自己的性子大手笔的挥霍。这种挥霍正是炫耀性消费,是人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的消费。
  三、旅游世界中的消费攀低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人们在旅游世界中的消费会因为冲动型购买和炫耀性消费而出现攀高的倾向。但是并不是所有人在旅游世界中的消费都会出现攀高的现象,还可能会出现攀低的情况。
  马克思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生存性需要、享受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生存性需要基本都可以得到满足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寻求享受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的满足。而旅游正是满足这种高级需要的很好的方式,所以人们的旅游意识越来越强,旅游成了现代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已经不再只属于有钱人,现代社会出现了“穷游”族。
  “穷游”,并不是因为穷而穷游,而是一种观念,一种不同的行走方式,一种理想的、潇洒的路上生活――背上行囊,清清爽爽地上路,风餐露宿,简朴行走,心灵自由。所谓“穷游”,有两层意思:一是穷在资金少,花销小;二是穷在景色,天涯海角,最好穷尽。虽然“穷游”是一种新理念,穷游者也宣称和“有钱”“没钱”没有关系,穷游者也可能是有钱人,但是如何在享受自助旅游带来的尽心和自由的同时做到最大限度的省钱却一直是穷游的核心主题。他们立志花最少的钱,最少的时间,靠自己的力量自助游遍整个世界。穷游的首要含义,就是花最少的钱。
  穷游者的原则就是用最少的钱、最深度地游玩最多的地方,他们的理念是“我省钱,我快乐”!穷游者都会精心的规划自己的路线,在旅游世界中的每一项消费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比在生活世界中更要理性,我们可以称之为超理性消费。这种消费当然是越低越好,所以对穷游者来说,他们在旅游世界中的消费是攀低的。
  四、结论
  消费者的行为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在旅游世界这个不同于生活世界的特殊的情境中,人们的消费行为自然会发生一些变化。由于在旅游世界中脱离了生活世界中各种规则的限制,使得人们会对自身责任约束松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常常会出现冲动型购买,为挣得面子、满足心理上的需要而进行炫耀性消费,这些消费都是非理性的,也是非功利性的,从而导致在旅游世界中消费攀高的现象。但是旅游世界中同样会出现消费攀低的现象。随着人们旅游意识的提高,人们不再只是关注“我去旅游了”这一事实,而是更加注重在旅游世界中的深度体验。随着穷游的越来越盛行,在旅游世界中省钱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因为省钱是穷游的核心思想,那么在享受到旅游的愉悦的同时,省钱也是另外一种愉悦,所以,穷游的出现使得在旅游世界中出现超理性的消费攀低现象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
  [2]荣晓华,孙喜林.消费者行为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谢彦君,谢中田.现象世界的旅游体验: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J].旅游学刊,2006(4):13-18.
  [4]龙江智,卢昌崇.从生活世界到旅游世界:心境的跨越[J].旅游学刊,2010(6):25-31.
  [5]王茹,黄安民.浅析面子文化对中国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69-73.
  [6]林增学.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21-24.
  [7]张卫.旅游消费行为分析[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0785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