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解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玲

  摘要:本文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作为出发点,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国有资产绩效评价管理的几点策略,旨在有效防止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流失,实现资产的增值、保值。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绩效评价
  目前我国大多行政事业单位都意识到了维护国有资产的重要意义,一些单位也已陆续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国有资产管理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得到完善,促进了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向着更加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但是,就目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现状上看,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管理措施上,还需进一步完善[1]。引入绩效评价考核机制能够客观反映出国有资产的使用及管理情况,为资产管理决策提供客观公正的评价信息,进而促进国有资产的管理实效。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评价原则概述
  (一)全面性和特殊性原则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资源配置、为行政事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等。对国有资产绩效评价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要真实可靠的反映出国有资产使用绩效水平。要想实现这一点,就一定要建立一个能够全面反映出这些影响因素的评价体系,这一体系需要能够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定性描述和定量计算相结合原则
  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使用上,采用绩效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这主要是因为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国有资产的使用没能被量化。例如,国有资产使用过后,公众对其的满意程度、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等缺少量化过程。因此,在进行绩效评价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指标既要包含定量的评价因素,同时还要包括定性评价因素,并且还要遵从定性描述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原则。
  (三)科学原则
  科学性原则主要指的是进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绩效评价的过程中,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当与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做出的预算相符,同时,与国有资产具备的性质、特征以及关系等相适应。这主要体现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使用过程中,绩效评价本身所具有的正确性、科学性、完备性以及从不同因素上分析的准确性等几个方面。
  (四)动态以及静态相结合原则
  在绩效评价过程中,指标所具备的内涵、数量等部分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且不能进行频繁的变动。但是因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使用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动态特征,仅从静态的角度进行评价不是很全面。因此,为了保证评价方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其评价体系也要根据经济、政策变换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等做出适当的改进和创新,从而使其适应社会发展。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解析
  (一)评价指标的分类分层
  1.分类别设计评价指标
  行政性国有资产管理在绩效评价上,其指标应当更加侧重于反映出行政单位对资产的使用和占有上,同时体现出国有资产的职能和使用效率上,对行政性国有资产中,是否出现浪费以及资金节省上做出评价。然而对于事业性单位的有关评价指标,应当侧重体现国有资产占用时,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上。确定指标标准后,对行政性国有资产进行管理时,应当以“用最小的投资得到最大的产出”作为目标,尽量使行政单位降低成本,特别是在“三公”的支出上[2]。因此,对于行政性国有资产来说,其资产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事业性单位在管理原则上有所不同,不能将其规模用多或少来形容,事业性单位在运行过程中,资金运用的越少越好。图1为层次分析法流程图。
  2.分层次设计评价指标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过程中,采用分层设计的模式,也就是三级指标。要根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所具备的特点、绩效评价的重点等,对指标进行设计。在行政性国有资产管理上,其指标可以被分为资产保障水平、资产运行效率、资产管理、资产管理能力以及资产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效果等。在制定过程中,每个指标又可以被分为两类二级指标。其中资产保证水平可以被分为资产规模、资产质量、占用公平性、资产
  结构等[3]。
  (二)指标内涵与赋值标准
  1.资产保障水平指标
  资产保障水平,主要体现的是行政事业单位所具有的资产信息。通过这个指标,结合当今行政事业单位所存在的资产需求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其中包括,人员构成以及具体的职责等。可以将行政事业性单位所具有的公共职能实现情况和保障工作的程度等,做出充分体现,从而有效评估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公平性。
  2.资产管理能力指标
  资产管理指标主要指的是,能够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运行环境做出反应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利用行政事业性单位,在进行资产管理过程中,对组织建设、信息化程度、人力配备、制度规范等方面进行管理。同时,通过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等工作中的各项能力做出一定的考核。
  3.资产运行效率指标
  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的这一部分,是整个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资产在运行时,其效率指标是整个评价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同样也是能够反映出行政性事业性国有资产使用上做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资产使用效率的评价指标、处置资产效率的评价指标以及在资产收入上的评价指标等。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现状解析
  (一)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合理的国有资产配置以及使用标准
  行政事业单位会根据工作需要依法配置国有资产,但在实际中,却时常出现如闲置资产、资源浪费等问题。例如个别单位配置了超大办公室,其设备十分豪华,但这些资产却并不会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起到任何帮助;又比如一些国有企业中,对公用设备等不够爱惜,造成部分机械设备损坏。在添置设备时,对采购的管理也不够严格,导致大量国有财产流失。行政单位中,对资产的管理更加混乱,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存在坏账和呆账问题。以上这些问题主要都是因缺乏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所导致的。如果单位制定了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从资产采购配置到日常维护等全过程都采取高效的控制办法,势必将大幅减少资源浪费的问题。   2.缺乏有效的资产处置及监督机制
  对国有资产处置不够规范,也是导致国有资产损失的一大原因。在日常工作中,国有资产处置不够规范,不仅不利于开展工作,同时导致大量国有资产被浪费。我国对国有资产的处置有着明确规定,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不按照规定办事,在国有资产处置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监督,造成国有资产浪费;一些单位因管理不善导致资金浪费严重,加上部分工作人员操作不当,致使一些国有资产受到破坏,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严重。还有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采用典型的行政模式即只要相应的设备还在,在账上可以查到,其他的并不重要[4];还有一些单位在行政管理上的模式常年不变,这导致国有资产得不到合理分配。在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资产效益不够重视,国有资产中的一些设备使用时,经常出现只管使用,不管保养等现象。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评价管理的优化实施策略
  1.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管理制度
  为确保绩效评价管理的有效落实,需要具备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除设置专门的绩效评价管理机构外,还应以单位全员作为对象制定完善的制度政策。例如在新资产采购时,必须对原资产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可以继续使用,如果需要修理则评估修理费用,如果修理费用大于重购费用,或修理后的使用剩余寿命所带来的利益过低,可考虑重新购置,由评估人员给出报废凭据后,采购以凭据申请重购资金,资产重购后上交发票及采购余额;在进行大型资产购置时,必须先对采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充分分析,并制定可行性报告,必须确保具备充分的购置价值,才允许通过采购审批。
  2.强化监督,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
  由管理绩效评价机构进行国有资产管理各个阶段的监督工作,同时还应由各个部门进行自检与互检,并严格执行账款分离制度,即采购人员与财务支出等工作不能由同一人执行,类似的如登记与保管等也都不能由一人执行。为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还需要强化落实力度,因此需要在绩效评价管理开展的同时,采取相应的策略以激发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在定期与年终绩效评价工作结束后,需要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如果在某项绩效评价指标中出现问题,需要找出问题所在原因,并根据原因找到责任人,纠其责任,并结合相应的奖惩机制,给予适当惩罚。如果已触犯法律,就必须纠其法律责任,依法处置。
  3.国有资产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
  单位通过预算管理确保资金的高效利用,保证单位的持续发展,这与国有资产绩效评价的管理目标具有一致的方向。基于此单位可尝试将预算管理与国有资产绩效评价进行有机结合,例如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企业可将以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依据,而在制定绩效评价指标时,也可结合单位的预算管理目标。从而使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互利共生与相互制约的关系,共同促进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考核机制,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这样的管理方式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帮助资产管理达到一个较为优质的绩效水平。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大力改革,从而使预算编制制度得到一定的完善,实现产业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 马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管理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3(20):27-33.
  [2] 薛亚省,陶英歌.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4):28-29.
  [3] 王志刚,乔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方法[J].经济问题,2015(9):99-104.
  [4] 郑娟.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问题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8):115-1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194811.htm